- 年份
- 2024(7578)
- 2023(10925)
- 2022(9271)
- 2021(8351)
- 2020(6847)
- 2019(15255)
- 2018(15068)
- 2017(29889)
- 2016(15674)
- 2015(17503)
- 2014(17116)
- 2013(17193)
- 2012(15798)
- 2011(14564)
- 2010(14977)
- 2009(14260)
- 2008(13639)
- 2007(12796)
- 2006(11847)
- 2005(10789)
- 学科
- 济(91848)
- 经济(91790)
- 业(49950)
- 农(46512)
- 管理(39453)
- 农业(30858)
- 企(28836)
- 企业(28836)
- 方法(27754)
- 数学(24745)
- 数学方法(24573)
- 地方(22455)
- 业经(20930)
- 中国(20638)
- 财(17090)
- 制(15471)
- 贸(13481)
- 学(13472)
- 贸易(13470)
- 地方经济(13454)
- 易(13026)
- 发(12525)
- 策(12286)
- 融(12127)
- 金融(12125)
- 银(12021)
- 银行(12014)
- 收入(12008)
- 体(11731)
- 行(11644)
- 机构
- 学院(233578)
- 大学(225294)
- 济(115170)
- 经济(113194)
- 管理(88817)
- 研究(82107)
- 理学(76038)
- 理学院(75347)
- 管理学(74334)
- 管理学院(73905)
- 中国(65659)
- 农(52396)
- 财(48769)
- 京(45231)
- 科学(44472)
- 所(40936)
- 农业(39705)
- 财经(38359)
- 中心(37757)
- 研究所(36390)
- 经济学(35835)
- 江(35834)
- 业大(35469)
- 经(34793)
- 经济学院(31979)
- 北京(28068)
- 州(28068)
- 范(27978)
- 财经大学(27795)
- 院(27790)
- 基金
- 项目(144776)
- 科学(114922)
- 研究(110997)
- 基金(105841)
- 家(90261)
- 国家(89425)
- 科学基金(77185)
- 社会(74440)
- 社会科(70300)
- 社会科学(70284)
- 省(56935)
- 基金项目(54825)
- 教育(48878)
- 编号(46370)
- 自然(45617)
- 划(45545)
- 自然科(44567)
- 自然科学(44559)
- 自然科学基金(43769)
- 资助(43124)
- 成果(36858)
- 发(34389)
- 部(32823)
- 重点(32048)
- 国家社会(31330)
- 课题(30964)
- 农(30367)
- 创(29885)
- 性(29350)
- 发展(29033)
- 期刊
- 济(142921)
- 经济(142921)
- 研究(73791)
- 农(56649)
- 中国(46893)
- 农业(37862)
- 财(35888)
- 管理(31759)
- 科学(30933)
- 学报(30043)
- 融(28718)
- 金融(28718)
- 业经(27006)
- 大学(24521)
- 学学(23824)
- 经济研究(22541)
- 财经(20030)
- 技术(19917)
- 问题(19023)
- 业(17960)
- 教育(17750)
- 经(17425)
- 世界(15705)
- 农村(14816)
- 村(14816)
- 农业经济(14473)
- 技术经济(13693)
- 经济问题(13337)
- 贸(13046)
- 商业(11845)
共检索到36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书勤 王法亮 郝丹丹
改革1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牧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被贫困、温饱问题困扰的千万农牧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正起步迈向小康。但必须看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农牧民收入,自“七五”时期则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增长速度下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开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云平 李靖靖 冯玉龙
一、问题的提出"十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95.6亿元,年均增长17.1%,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速度7.6个百分点;2000年全区人均GDP6502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91.8%,到2005年全区人均GDP达到16331元,已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2倍,全区人均GDP五年平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亮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问题一直牵挂着温家宝总理的心,如何摆脱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在2010年使甘肃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7年全国的平均水平,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甘肃农牧民收入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甘肃 民族地区 农牧民收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凌 查伟雄
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列车运营收益的策略研究是提高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增加旅客列车运营收益为目标进行分析,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建立定价模型和计算公式,为客票定价调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从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晓蓉 李辉霞
本文是在对西藏农牧民收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人均收入较高的日土县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发现畜牧业是该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日土县畜牧业现状特点 ,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类似该地区的高原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
西藏 日土县 农牧民收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师学萍 宋连久 龚红梅 何燕
本文对西藏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特征进行了分析。从产业结构层面、家庭收入层面及政策层面三方面,分析了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十二.五"西藏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应从农牧民转变思想、完善家庭收入结构、建立帮扶措施和构建集中连片致富模式;政府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一产业投资力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保障措施配套增收奖励、带头人负责制、保险机制及完善社保制度等保障机制三个层面进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满喜 王桂霞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产值的关系,认为农业产值增长缓慢是制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人均纯收入 统计分析 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丁文龙 黄菊英
[目的]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是,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文章力求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为了对西藏农牧民收入进行定量研究,该文就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5个因素1998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丁文龙 黄菊英
[目的]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是,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文章力求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为了对西藏农牧民收入进行定量研究,该文就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5个因素1998~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作为解释变量,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消除共线性带来的影响。而后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模型通过了t检验,F检验,Dubin-Watson经验,拟合优度较高。[结果]结合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得出农牧民收入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关键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可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作用较为显著,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第三产业产值每提高1%,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提高5.643 362%,第二产业产值每提高1%,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提高10.815 5%。回归结果与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现状及农牧民收入实际状况较为吻合。通过实证分析,并结合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状况,在该文最后对提高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严思勃
"三农"工作是西藏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发挥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货币政策的作用,促进农牧民增收,已成为西藏金融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西藏农牧民收入概况入手阐述了西藏金融业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农牧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金融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农牧民增收 西藏 研究报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简小鹰
传统农业技术概念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应状况,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分离,制约着农业技术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应该包括处于不同层次并相互关联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在农业技术进步由政府供给主导型向农户需求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应成为农业技术市场运行的主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小文 朱新林
贫困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发生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或民族中。西藏是中国西部自然条件恶劣、人类生存难度大、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贫困现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切实改善西藏生态环境,解决农牧民的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如若不能很好解决,会严重影响西藏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西藏环境资源与农牧民贫困关系的研究,认为恶劣的环境条件是导致西藏农牧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对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将西藏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农牧民
关键词:
环境资源 贫困陷阱 反贫困 生态移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蕴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西藏也开启了新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一圈三带两点一线"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农牧民实现非农就业成为西藏城镇化的关键,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的高低对就业质量起着本质上的作用。本文在对西藏农牧民进行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非农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西藏农牧民目前非农就业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并进一步研究农牧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