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0)
- 2023(17646)
- 2022(14817)
- 2021(13384)
- 2020(11202)
- 2019(24974)
- 2018(24620)
- 2017(47738)
- 2016(25764)
- 2015(28755)
- 2014(28446)
- 2013(28253)
- 2012(26162)
- 2011(23841)
- 2010(24496)
- 2009(23492)
- 2008(23304)
- 2007(21526)
- 2006(19766)
- 2005(18196)
- 学科
- 济(130342)
- 经济(130210)
- 业(100019)
- 管理(85854)
- 企(81136)
- 企业(81136)
- 农(49842)
- 方法(48446)
- 数学(39178)
- 数学方法(38810)
- 业经(35232)
- 财(35005)
- 农业(32559)
- 中国(30785)
- 地方(26450)
- 制(25251)
- 学(22005)
- 贸(21672)
- 贸易(21656)
- 策(21525)
- 务(21514)
- 财务(21480)
- 财务管理(21448)
- 易(20969)
- 企业财务(20311)
- 技术(19760)
- 理论(19284)
- 体(18925)
- 融(18335)
- 金融(18333)
- 机构
- 学院(385098)
- 大学(377923)
- 济(175700)
- 经济(172465)
- 管理(149172)
- 研究(131661)
- 理学(127070)
- 理学院(125851)
- 管理学(123996)
- 管理学院(123318)
- 中国(105481)
- 财(81044)
- 京(78093)
- 科学(74841)
- 农(74182)
- 所(67115)
- 财经(63191)
- 江(61472)
- 中心(59850)
- 研究所(59732)
- 经(57235)
- 农业(57161)
- 业大(56302)
- 经济学(54040)
- 北京(48968)
- 经济学院(48303)
- 州(47605)
- 范(46718)
- 师范(46283)
- 财经大学(46129)
- 基金
- 项目(240231)
- 科学(191213)
- 研究(178957)
- 基金(176266)
- 家(152122)
- 国家(150675)
- 科学基金(130335)
- 社会(118385)
- 社会科(112073)
- 社会科学(112042)
- 省(94600)
- 基金项目(91212)
- 自然(81242)
- 教育(80471)
- 自然科(79414)
- 自然科学(79389)
- 自然科学基金(78051)
- 划(77396)
- 资助(72710)
- 编号(72087)
- 成果(58459)
- 部(54024)
- 发(53852)
- 重点(53565)
- 创(52001)
- 课题(49616)
- 国家社会(49215)
- 创新(48080)
- 业(47650)
- 教育部(46715)
- 期刊
- 济(213152)
- 经济(213152)
- 研究(120328)
- 中国(78928)
- 农(73694)
- 财(64090)
- 管理(60294)
- 学报(54986)
- 科学(53912)
- 农业(49546)
- 融(43527)
- 金融(43527)
- 大学(43267)
- 学学(41444)
- 业经(37261)
- 教育(34536)
- 技术(33990)
- 经济研究(33576)
- 财经(33538)
- 经(29124)
- 问题(27411)
- 业(26510)
- 技术经济(22731)
- 世界(22288)
- 贸(21430)
- 国际(18958)
- 商业(18777)
- 现代(18773)
- 版(18500)
- 理论(18419)
共检索到606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炳生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或者双轨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伟大历史变革过程中。这种转变将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改革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新的,而是原来就存在的,只不过由于在原来的体制中还有着更为严重的问题,使得这些问题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改革将会解决那些原来很为严重的问题,从而使得原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问题相对地变得突出起来,从隐性变为显性,从次要变为主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辛翔飞 张怡 王济民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客观全面评价当前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2013年我国2000多个县的面板数据,从县域粮食生产和农民两个角度实证分析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实证分析结果肯定了粮食补贴政策对我国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积极促进作用。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使产粮大县粮食产量提高了6.81%,使非产粮大县粮食产量提高了3.40%;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使产粮大县农民收入提高了9.63%,使非产粮大县农民收入提高了6.01%。
关键词:
粮食补贴 政策评价 粮食生产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赵昌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不仅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而且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种基础地位和作用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不会也不应该有丝毫的削弱。相反,需要政府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加强。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不会导致农业的基础产业作用发生实质性变化,但作为一个根本性的体制变革过程,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然产生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农业发展形成一些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新的产业特点。这些新的产业特点,则是政府进行新的农业政策选择的基本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雅鹏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生产及保护问题王雅鹏一、粮食市场调节所引发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一)引导土地资源从粮食生产向其它生产流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种粮食的信条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即种粮越多,自己余粮越多,经济剩余规律促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柏
小农经济条件下的日本粮食供给战略与农业政策胡柏战后日本的粮食生产可以由两个似乎相互矛盾的变化过程予以概括。从生产总量上看,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由扩大(六十年代以前)到缩小(六十年代以后)的过程,即所谓衰退过程。而从经济结构上看,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范庆泉 高铁梅
农业政策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政策的实施环境,更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政策刺激反应的强烈程度。为分析我国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利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农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分别估计了农业政策对小麦、稻谷、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单位产量及总产量的影响,并对我国粮食生产调整能力及农业政策影响的长期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调整能力逐渐增强,各项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农业支出政策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最重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其友 万大艳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得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粮食价格,同时上涨,部分或者完全抵消了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国家试图提高农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粮食价格、农民收入分别是农业生产成本的Granger原因。为此,政府必须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改善农村物流现状,规范农资市场的经营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铭恩 温思美
本文认为广东省财政农业投资具有三个目标 ,其优先序依次为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和粮食生产。因为农业科研、农业灌溉、农村基础设施等财政农业投资介质对实现上述目标的影响各不相同 ,所以广东省财政农业投资应在明确其作用机制基础之上 ,对其投资方向与结构不断予以优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晓河 周婉冰
新时期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200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度实际水平、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观测期内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耦合协调关系呈稳定上升趋势,至2021年已达到优质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呈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阶梯形态;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内部有明显差异,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耦合协调在观测期内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在新时期,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度,推动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兼顾农民增收,以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为重点导向,全面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立足当前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将既能增产又能增收的农业政策措施作为落脚点,同时注重缩小、弥合区域间差距。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民收入 耦合协调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靖 姜学勤
近年来我国粮食处于较好的安全状态。但是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农收入和利益,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从而影响粮食安全。本文从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目标出发,分别对农民收入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与保障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粮食安全 影响因素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君英 何蒲明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虽然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并非粮食增产带来的;相反,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国家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虽然在不断加大,但由于方式和方向存在一定偏差,对农民收入影响甚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控制农资价格,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国家财政对农民转移支付的方式和方向,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农民收入 双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乔
一、引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提出了许多重新改造世界金融制度的构想。今年以来,德国、法国和日本曾多次正式地建议在三种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之间设立汇率目标区,试图将这三种货币的双边汇率固定在一定的范围(目标区)内,以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智 何蒲明
利用2005年~2017年我国15个粮食主产区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粮食价格、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价格、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具体来说,粮食价格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转移性收入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不明显;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用"小麦价格"替换"粮食价格",用"农业现代化水平"替换"农业技术进步"发现计量结论一致且具有较好稳健性。据此,提出加大农村转移性支付力度,重视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到农业稳定、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南省固始县为研究对象,构建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协调性指数模型,探讨了固始县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分析了协调性过低的主要原因。应重构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粮食补偿政策要与时俱进,增加对新型种粮主体补贴,注重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合作组织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绿色粮食生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晋洪涛
政府"要粮"和农民"要钱"目标不一致的实质是粮食生产问题上政府社会效率与农民私人效率之间的矛盾。笔者通过对1995年~2010年河南农村固定观察户粮食生产数据的计量分析,证明政府追求粮食增产和农民追求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矛盾。研究表明,小规模农地流转不能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户增收的统一,而降低农户耕地细碎化程度、提高粮食生产市场化程度更有利于同时实现上述两个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