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6)
- 2023(16445)
- 2022(13741)
- 2021(12564)
- 2020(10362)
- 2019(22875)
- 2018(22515)
- 2017(43247)
- 2016(23139)
- 2015(25806)
- 2014(25620)
- 2013(25376)
- 2012(23749)
- 2011(21569)
- 2010(22374)
- 2009(21516)
- 2008(21335)
- 2007(19842)
- 2006(18135)
- 2005(16830)
- 学科
- 济(121596)
- 经济(121461)
- 业(93611)
- 管理(76996)
- 企(75105)
- 企业(75105)
- 农(48118)
- 方法(41043)
- 业经(34621)
- 农业(32162)
- 数学(31932)
- 中国(31762)
- 数学方法(31645)
- 财(30475)
- 地方(28783)
- 制(23379)
- 务(19762)
- 财务(19729)
- 财务管理(19691)
- 技术(19623)
- 贸(19305)
- 贸易(19287)
- 学(18663)
- 企业财务(18624)
- 易(18613)
- 策(18268)
- 融(18038)
- 金融(18037)
- 银(17729)
- 银行(17713)
- 机构
- 学院(345304)
- 大学(336531)
- 济(157022)
- 经济(154060)
- 管理(134136)
- 研究(117695)
- 理学(113471)
- 理学院(112340)
- 管理学(110816)
- 管理学院(110172)
- 中国(95493)
- 财(72533)
- 京(70717)
- 科学(66134)
- 农(64725)
- 所(59341)
- 财经(55922)
- 江(55311)
- 中心(54485)
- 研究所(52417)
- 经(50481)
- 农业(49217)
- 业大(48780)
- 经济学(47871)
- 北京(44653)
- 州(43686)
- 经济学院(42758)
- 范(42740)
- 师范(42378)
- 院(40994)
- 基金
- 项目(211474)
- 科学(168238)
- 研究(160594)
- 基金(153776)
- 家(131065)
- 国家(129755)
- 科学基金(113043)
- 社会(106321)
- 社会科(100539)
- 社会科学(100513)
- 省(84367)
- 基金项目(80303)
- 教育(71466)
- 自然(68615)
- 划(67790)
- 自然科(67073)
- 自然科学(67058)
- 自然科学基金(65900)
- 编号(65897)
- 资助(62321)
- 成果(53061)
- 发(50931)
- 部(46906)
- 重点(46613)
- 创(46112)
- 课题(44967)
- 国家社会(44139)
- 业(42852)
- 创新(42407)
- 发展(42238)
- 期刊
- 济(197772)
- 经济(197772)
- 研究(108386)
- 中国(75540)
- 农(66116)
- 财(58572)
- 管理(54838)
- 科学(46337)
- 学报(46073)
- 农业(44176)
- 融(40444)
- 金融(40444)
- 大学(36891)
- 业经(35604)
- 学学(35249)
- 教育(32921)
- 技术(32060)
- 经济研究(30369)
- 财经(29290)
- 经(25470)
- 问题(25216)
- 业(23281)
- 技术经济(20778)
- 世界(20083)
- 贸(19248)
- 商业(17537)
- 现代(17139)
- 国际(16979)
- 经济问题(16714)
- 版(16164)
共检索到553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卫龙宝
为了解决或缓解本国的农业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均根据其独特的国情和理念,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可以从经济活动的个人评价和社会评价两者之间的差别上去理解。按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当个人为挣得最大可能利润或收入而对价格作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培志 顾焕章
政府·市场·农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王培志,顾焕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农业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民对国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并成为其增长的基础和波动的起点。正如李鹏总理最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那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万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如何扶植教育产业的发展呢 ?本文提出如下观点 :转变政府公共投资重点 ,在财政支出中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力度 ;现阶段 ,政府要想在其储蓄率不可能提高以及财政税收收入增幅趋于下降的情况下扩大对教育产业的投资力度 ,就不能单纯依靠过去那种财政直接投资的方式 ,而是应当积极介入到金融资本市场中 ,加大债务融资的力度 ,利用各种金融手段来为教育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对教育产业项目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划分的基础上 ,合理地选择教育产业投资主体 ;在公共教育产品的供给上 ,应根据其所含公共性范围的大小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明确的权责划分 ;在提供教育产品方式的选...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教育产业 教育财政 生产方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海锋
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20多年中,图书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梳理和探析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很有必要。本文立足于图书馆新的发展环境,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公关与协调作用、鼓励图书馆创新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和图书馆之间的协调作用三个大的方面对政府对图书馆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政府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体,在做好宏观主体的基础上要管办分离、简政和放权,积极利用市场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优势,充分释放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活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学云 曾建国 李学初 王金莲 吕济熙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唐学云,曾建国,李学初,王金莲,吕济熙一、现状农业这一弱质产业,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和难点:(一)来自农业生产主体的不利因素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译芙
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正处于WTO后过渡期。此时,既是对企业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政府在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经济能力的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应对工作。
关键词:
市场机制 产业结构 政府职能干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华诚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华诚(贵州省经济委员会贵阳550000)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也应该尽快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由传统单一的“温饱农业”、原料型的“生产农业”,向“商品农业”、原料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已经确立,创办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正在实施。迎接市场的挑战,推动向国有商业银行逐步转变,农业信贷必须作出灵敏、协调、有效的反应,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作出理智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海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样面临着一个根本的转折,即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由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们在处理农业现代化这种资源配置时有不同之处,因此,这种转折就意味着今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准则,或者说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规律来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通过对市场经济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选择问题的分析,认为要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发展,必须尽快进行三个重要转变:(1)农业技术选择主体由政府决策者向农民转变;(2)农业技术选择方式由主观判断模式向要素稀缺诱导模式的转变;(3)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由直接的行政控制向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间接宏观调控的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乃武 杨瑞龙
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功能性缺陷”,资源配置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政府干预仍是必要的。但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政府干预必须适度化。需要强调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干预和计划体制下的行政干预有着本质的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泽红
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农产品供求弹性不均衡等特点,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和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此,国家必须扩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平抑农产品市场风险等。
关键词:
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供求弹性,市场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旭初 王益松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欧阳旭初,王益松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在农村,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成了市场的行为主体。与之相适应,政府减少了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直接干预和控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赵昌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不仅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而且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种基础地位和作用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但不会也不应该有丝毫的削弱。相反,需要政府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加强。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不会导致农业的基础产业作用发生实质性变化,但作为一个根本性的体制变革过程,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然产生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农业发展形成一些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新的产业特点。这些新的产业特点,则是政府进行新的农业政策选择的基本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卫龙宝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传统农业计划管理模式逐渐失效, 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宏观调控新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在简要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中政府干预三种典型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中国与美、日、德等国农业发展条件的综合比较, 结合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中政府干预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中国农业发展 政府干预 模式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