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0)
- 2023(9654)
- 2022(8087)
- 2021(7249)
- 2020(5796)
- 2019(13216)
- 2018(13011)
- 2017(24874)
- 2016(13335)
- 2015(15145)
- 2014(15355)
- 2013(15491)
- 2012(14858)
- 2011(13813)
- 2010(14290)
- 2009(13352)
- 2008(12840)
- 2007(11716)
- 2006(11029)
- 2005(10534)
- 学科
- 济(84402)
- 经济(84342)
- 业(31991)
- 管理(31152)
- 地方(28017)
- 中国(24976)
- 方法(22738)
- 农(22199)
- 企(20875)
- 企业(20875)
- 数学(20001)
- 数学方法(19917)
- 业经(16628)
- 地方经济(16156)
- 农业(15683)
- 学(14483)
- 融(13581)
- 金融(13579)
- 发(13415)
- 制(12470)
- 银(12236)
- 银行(12228)
- 行(12047)
- 环境(11426)
- 财(11091)
- 贸(11016)
- 贸易(11001)
- 易(10411)
- 发展(10015)
- 展(9993)
- 机构
- 学院(199802)
- 大学(197598)
- 济(97190)
- 经济(95381)
- 研究(80962)
- 管理(71229)
- 中国(62800)
- 理学(58688)
- 理学院(57936)
- 管理学(57155)
- 管理学院(56760)
- 科学(45066)
- 京(43812)
- 财(42243)
- 所(41645)
- 江(37681)
- 研究所(37014)
- 中心(36198)
- 农(33862)
- 财经(32282)
- 经济学(31249)
- 州(29050)
- 经(29031)
- 院(28831)
- 范(28347)
- 师范(28081)
- 北京(28050)
- 经济学院(27685)
- 省(26289)
- 业大(25926)
- 基金
- 项目(121695)
- 科学(96115)
- 研究(92368)
- 基金(86809)
- 家(74556)
- 国家(73858)
- 科学基金(62630)
- 社会(61101)
- 社会科(57876)
- 社会科学(57864)
- 省(49044)
- 基金项目(45099)
- 教育(40682)
- 划(39845)
- 自然(36966)
- 编号(36879)
- 资助(36032)
- 自然科(36008)
- 自然科学(35997)
- 自然科学基金(35343)
- 发(33826)
- 成果(30668)
- 发展(28141)
- 重点(28107)
- 展(27686)
- 课题(27525)
- 部(27000)
- 国家社会(25237)
- 创(24531)
- 性(23340)
- 期刊
- 济(127331)
- 经济(127331)
- 研究(71413)
- 中国(49503)
- 农(32631)
- 财(30213)
- 管理(29044)
- 融(27398)
- 金融(27398)
- 科学(26959)
- 学报(26505)
- 农业(21650)
- 教育(21362)
- 经济研究(20628)
- 大学(20516)
- 业经(20078)
- 学学(19288)
- 技术(18453)
- 财经(17409)
- 问题(16304)
- 经(15168)
- 世界(12307)
- 贸(11975)
- 技术经济(11823)
- 国际(11035)
- 业(10991)
- 经济问题(10612)
- 商业(10471)
- 资源(10218)
- 统计(10069)
共检索到342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红宇 王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花永剑
新型小城镇是农村向现代化城市转变的过渡形态,既能使本地居民享受到便利的各种服务,又能较好地避免各种"大城市病"。产城融合对于新型小城镇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从产城融合所需的要素切入,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城乡统筹规划、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应落在发展小城镇上。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必须坚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科学建设小城镇。应该不断强化县域核心主导功能,加快发展小城镇。同时还要以统筹城乡为指导,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制度改革。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 统筹城乡 县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双玲 杨青山 刘继斌
运用新区域地理学研究区域问题的地方性体系框架,从“人”、“社会结构”及其演变的角度解析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兴起与发展问题。认为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发展得益于其地方历史及由此形成的地方文化传统、社会网络,地方个体行为者的手工技能和经商能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产业发展的优越制度和市场环境空隙;并且认为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发展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个历史地理过程。
关键词:
温州市 产业发展 地方性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广忠
山东省孙耿镇、昌城镇和浙江省钟管镇、大唐镇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索了非农产业与城镇建设统一发展的路子。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发现 ,在农村工业企业高度分散的现实条件下 ,企业集中布局固然是解决乡镇企业分散布局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简单的企业集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而通过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培育有生命力的创新空间 ,对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企业布局 产业集聚 小城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杭州大学地理系小城镇调查组
1978年,浙江省建委组织我系部分师生参加了当时绍兴县城关镇的总体规划,1979年国务院批准将该城关镇设置绍兴市,1980年,又决定撤县并市,使绍兴市的范围扩大到与原来的县界相一致。这样,就使绍兴市总体规划的设想更需要考虑到全市的区域因素。在目前没有区域规划的情况下,至少对本市城镇情况需要有全面的了解和轮廓性的设想;同时,由于近年来社队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小城镇出现了新的面貌。因此,及时开展小城镇的调查研究,对合理地发展绍兴中心城市,加强周围小城镇建设,繁荣城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裕增 徐少君
浙江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必须适应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 ,结合浙江特点 ,迎接城市化战略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树立科学发展观 ,同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坚持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制度创新 ,加强竞争与合作 ,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壮大综合实力 ,逐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活力充沛、潜力无穷的小城市和区域重点城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学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立胜
城镇是市场经济的载体。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如何真正发挥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和加快小城镇发展,是一个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打破乡镇和城域界限,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逐步向重点镇集中,努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大力培植城镇第三产业,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华
当前小城镇的畸形发展,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错误理解所致,地方政府的错误决策导致小城镇发展一哄而上,重点不突出,并且其态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认为加强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的规划意识教育;进一步深化规划和尊重规划的法律地位;吸纳广大居民参与、监督城镇建设;健全相关法规,确实加强对建设发展的管理,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发展小城镇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小城镇发展 决策失误 政府职责 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费孝通
一、小城镇的由来 小城镇在当前中国的语言里已成了一个通用的名词,它指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社区。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社区里,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由农民以亲属关系组成的农户。若干农户聚居在一地构成一个村落。各地村落的大小不同,少至几户,多至几百户。这些由客观条件形成聚居的村落,称作自然村。为了行政上的便利,常把若干较小的自然村合在一个行政系统里称作行政村(在公社时期一个行政村相当于一个生产大队)。若干行政村组成一个称作乡的行政单位(在公社时期乡相当于一个公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阳红
本文针对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三方面的土地问题 ,即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短缺与小城镇发展的矛盾、土地制度对发挥小城镇集聚效益的影响等 ,提出了包括要正确处理土地规划与其他各类规划的关系、通过土地整理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和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发展 土地问题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