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8)
2023(9063)
2022(7674)
2021(6849)
2020(5737)
2019(13023)
2018(12633)
2017(24749)
2016(13249)
2015(15157)
2014(15487)
2013(15329)
2012(14587)
2011(13463)
2010(13975)
2009(13616)
2008(13409)
2007(12489)
2006(11613)
2005(11143)
作者
(39429)
(33072)
(32930)
(31611)
(21070)
(15576)
(14873)
(12613)
(12607)
(11975)
(11557)
(10969)
(10854)
(10716)
(10556)
(10231)
(9736)
(9663)
(9483)
(9160)
(8529)
(8003)
(7979)
(7736)
(7416)
(7389)
(7384)
(7033)
(6743)
(6376)
学科
(78842)
经济(78746)
管理(45736)
(38125)
(32425)
企业(32425)
方法(24612)
数学(21463)
数学方法(21230)
(18167)
地方(18162)
(18007)
中国(17907)
业经(15296)
(15194)
(13327)
(12953)
(12838)
金融(12836)
地方经济(12677)
(12499)
银行(12492)
(12015)
(10632)
贸易(10621)
环境(10570)
(10372)
财务(10338)
财务管理(10310)
(10224)
机构
大学(207739)
学院(206237)
(100617)
经济(98640)
管理(76280)
研究(74275)
理学(63519)
理学院(62832)
管理学(61945)
管理学院(61543)
中国(60098)
(50258)
(43408)
科学(38701)
财经(38298)
(37349)
(34439)
中心(33446)
经济学(33026)
(32928)
研究所(32440)
经济学院(29161)
北京(28326)
财经大学(28159)
(26791)
(26144)
(25783)
(25442)
师范(25277)
业大(23469)
基金
项目(121224)
科学(96712)
研究(91633)
基金(89978)
(76376)
国家(75776)
科学基金(65449)
社会(62197)
社会科(59054)
社会科学(59039)
基金项目(46104)
(45361)
教育(41663)
自然(39081)
自然科(38161)
自然科学(38153)
(37749)
资助(37650)
自然科学基金(37483)
编号(35447)
成果(30984)
(28420)
(28156)
重点(27441)
(26717)
国家社会(26341)
课题(25733)
教育部(25166)
(24586)
(24465)
期刊
(127146)
经济(127146)
研究(73734)
中国(43867)
(40633)
管理(32961)
(27714)
金融(27714)
科学(25733)
(25687)
学报(25617)
财经(21659)
大学(20942)
经济研究(20644)
学学(19851)
(18789)
教育(18226)
技术(17732)
业经(17533)
问题(16391)
农业(16076)
(13317)
国际(11986)
技术经济(11838)
世界(11372)
理论(10680)
统计(10581)
经济问题(10200)
经济管理(9953)
改革(9840)
共检索到342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瑛  牟婉祯  
自中国确立推行市场经济的宏观政策方向以来,如何正确认识处理效率与公平、市场与制度的关系始终是困扰改革的关键问题,从本质上来讲,这些矛盾均源自于"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冲突,即所谓"斯密问题"。不同于以往单纯强调悖论对立双方的"结合"以取得某种貌似"完满"效果的做法,从制度伦理视角入手,立足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领域原则划分的根本框架,明确提出将诸多矛盾加以"分治",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国家整体"消解"和"平衡"的作用,努力维持二者"动态"边界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晓橹  
"斯密问题"最早是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于19世纪中叶提出。"经济科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将道德行为的动机归之为同情或利他,提出人性论是利他主义的;而在《国富论》中将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为利己的,提出人性论是利己主义的,由此造成了伦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对立,反映了斯密前后思想上的碰撞和矛盾。这一从人的本性角度对斯密两大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登永  
Economists hold that an economy of market has a trend forward equilibrium if the eco-nomy of the society is continuously revolving- However, different balanced method is relativeto the fairness and welfare of the market behavior subject. Therefore, this is relative to theproblem of human ...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邓云洲  张人杰  杨美怡  
对市场经济伦理的道德审视●邓云洲张人杰杨美怡构建新型道德风貌,需要对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价值前提或道德标准的评价。理论研究如不去探索这种前提的话,既无法区别经济制度的利弊,也不可能提出一种与经济制度相对应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只可能就事论事。因此,讨论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庆霞  
市场经济活动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体,既体现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条件设定,也具有规范商业秩序和建设商业文明等社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伦理建设有其独特性,本文在综合分析商业伦理与市场经济契合原则的基础上,梳理了商业伦理的内涵、影响作用与体系建立途径,以期能够对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秩序和提升商业道德提供帮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天聪  
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对于中职学生的资助是追求教育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中职学生资助制度体系就成为关键环节。责任伦理以其独特的视角为研究中职学生资助制度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范式与实践操作范式。通过责任伦理的视角重新审视中职学生的资助问题,剖析中职学生资助的现代伦理困境,厘清中职学生资助主客体的伦理责任,最终有助于构建出合乎伦理的中职学生资助制度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锦伟  
李伏明博士的《制度、伦理与经济发展——明清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研究(1500—1840)》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从制度和伦理视角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杰作。它特点突出,主要表现为敢于质疑、见解独到,史料翔实、论据充分,立意新颖、独具慧眼等,该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培华  
1996年8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编辑部组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了会议。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定位问题 张晓明认为,(1)经济伦理学必须在对自身的哲学前提的反思中形成理论基础。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认为经济人逐利愿望最大化的同时,可自动实现社会发展的最适度。这与功利主义伦理传统相连。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建文  
政府制度行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认同、尊重和保护市场经济活动中每个主体的合法利益,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制度伦理有失公正,制度所体现的伦理精神有违社会道德的合理性目的,这是造成现阶段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运行中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性问题,就必须在政府制度行为中贯彻落实必要的伦理精神,使政府制度行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合目的性要求;明确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原则;建立规范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保障系统,以便从外在着手制约政府制度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尚卫红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过程中 ,经济体制运行方式和经济组成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而急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经济体制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人们的道德行为和社会伦理规范对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市场经济与伦理观念、规范和制度是无法分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如何 ,怎样使市场经济得到规范和完善 ,成为当今理论上和实践上迫切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吕寿伟  姜先亮  
教师轮岗制度因其正义的价值诉求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支持,它所改变的不仅是公共教育发展的价值灵魂,同时提高了民众对公共教育的可靠信任度。教师轮岗制度是在"公共善优先于个体善"的价值逻辑下被强制执行的制度,尽管获得了社会性的支持,却并没有得到教师群体的普遍"同意",于是便引发教师轮岗制度的正当性悖论。同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权力—权利"冲突,使教师轮岗制度面临着权力寻租、老实人吃亏、德福矛盾等诸多伦理风险。教师轮岗制度是有着重要价值、但存在潜在风险的制度,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国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念与学校德育●龚国勤广东省顺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市(县)之一。在市场经济发育日趋成熟的社会氛围中,顺德正在不断探索学校德育新的发展道路。一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改革开放以来,顺德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奇迹般地发展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孟繁英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管理的道德因素作为一项主观和弹性的指标,客观地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折射出管理制度的先天不足。管理的伦理化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行为需要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同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偿机制,弥补普通管理方式的带来的一些不足和不利影响,提高管理的前瞻性,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种有利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谷  黄英  冯勤  
一、经济伦理特性与经济秩序样式 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又称“意识形态”。用诺斯教授的话说,是一种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的行为方式。它的主要作用表现为:有效率的经济伦理或意识形态,具有确认并强化现行秩序符合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替代或辅助产权界定,以克服经济秩序运行中的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现象。 一致的有效率的伦理基础,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正是在这个立场上,日本政府在1884年经济白皮书中强调了伦理精神使资本和法规运转起来的重要性,指出:“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