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8)
- 2023(13342)
- 2022(11063)
- 2021(10379)
- 2020(8505)
- 2019(19847)
- 2018(19236)
- 2017(36877)
- 2016(19650)
- 2015(22528)
- 2014(22514)
- 2013(22819)
- 2012(21769)
- 2011(20113)
- 2010(20275)
- 2009(19239)
- 2008(19101)
- 2007(17502)
- 2006(15725)
- 2005(14409)
- 学科
- 济(112445)
- 经济(112362)
- 业(56551)
- 农(50955)
- 管理(48874)
- 方法(40602)
- 数学(36730)
- 数学方法(36530)
- 企(33914)
- 企业(33914)
- 农业(33587)
- 中国(28233)
- 业经(24793)
- 地方(24652)
- 财(19778)
- 贸(19532)
- 贸易(19519)
- 学(19344)
- 制(19258)
- 易(18971)
- 融(15810)
- 金融(15808)
- 发(15646)
- 银(15625)
- 银行(15602)
- 行(15107)
- 环境(14190)
- 体(13996)
- 地方经济(13655)
- 策(12941)
- 机构
- 学院(303309)
- 大学(301846)
- 济(146480)
- 经济(143948)
- 管理(113191)
- 研究(112189)
- 理学(96880)
- 理学院(95777)
- 管理学(94437)
- 管理学院(93873)
- 中国(89242)
- 农(66764)
- 科学(64050)
- 京(63242)
- 财(62040)
- 所(57538)
- 研究所(51869)
- 农业(51303)
- 中心(51094)
- 财经(49371)
- 业大(47178)
- 经济学(46919)
- 江(45142)
- 经(44948)
- 经济学院(42229)
- 北京(40410)
- 院(38242)
- 范(38206)
- 师范(37916)
- 财经大学(36097)
- 基金
- 项目(192854)
- 科学(152593)
- 基金(143012)
- 研究(142416)
- 家(124181)
- 国家(123116)
- 科学基金(104578)
- 社会(95280)
- 社会科(90045)
- 社会科学(90018)
- 基金项目(75255)
- 省(73007)
- 自然(63780)
- 教育(62626)
- 自然科(62303)
- 自然科学(62282)
- 自然科学基金(61218)
- 划(60930)
- 资助(58013)
- 编号(56296)
- 成果(45557)
- 部(44825)
- 发(44362)
- 重点(43238)
- 国家社会(40948)
- 创(39455)
- 课题(38467)
- 教育部(38288)
- 中国(37249)
- 人文(37123)
- 期刊
- 济(172914)
- 经济(172914)
- 研究(94765)
- 农(69691)
- 中国(61154)
- 农业(47184)
- 学报(46803)
- 财(45712)
- 科学(44991)
- 管理(38138)
- 大学(36369)
- 融(35295)
- 金融(35295)
- 学学(34832)
- 业经(30450)
- 经济研究(27235)
- 财经(25862)
- 技术(24072)
- 问题(23751)
- 业(22864)
- 经(22430)
- 教育(22110)
- 世界(20071)
- 贸(18800)
- 技术经济(17459)
- 国际(16628)
- 版(16001)
- 经济问题(15996)
- 农村(15770)
- 村(15770)
共检索到47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金善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就是人们所说的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我国目前出现的“三农”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市场经济对中国农村的侵蚀作用日益明显,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在于寻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给予农业、农村、农民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B.S.格蘭特
美国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中,提出了防止水库被泥沙充填的问题。水库被充填是由于侵蚀作用急剧增强(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所引起的。美国曾于1953年设立了水土保持所(службаохраныпочв)以便进行防止土壤侵蚀的各种研究工作。分水界上并已划定自然植被及表土层的保持区。目前共有2500个这种保持区,其总面积为6百万平方公里。但光靠这些措施还是不够的,现已提出有关组织调节径流的综合措施及研究水库沉积过程的问题。在格林(Γрин)河和西达尔(сидар)河流域已进行过一些方法不同的试验工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该文研究山西西南部黄土区小流域的泥沙来源 .从实验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地貌部位来看 ,沟谷地 (沟头、沟道和沟坡 )大于沟间地 (坡面、梁峁坡 ) ,沟谷地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 60 %以上 ,沟谷地侵蚀模数是沟间地的 1 2 8~2 48倍 .坡面无水土保持措施的陡坡耕地是坡面侵蚀产沙的主要地类 .根据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林地防治土壤侵蚀的作用 ,在生物量达到 1 4 51t hm2 时 ,林地就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效益 .所分析的林地 (乔木、灌木及乔灌混交林 )和草地均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 ,林地覆盖度达到 40 %以上具有明显的防蚀效果 ,林地活地被物和枯枝落叶物具有较好的防...
关键词:
黄土区 小流域 侵蚀 泥沙来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后20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这两个20年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特点鲜明的历史阶段。其前者的失误与后者的成功相比较,具有理论上与实践上的经典意义。对这一经典意义的认识和总结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盖尔.约翰逊 杜晓山
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近来迈向市场经济的另一步骤是决定大量缩减由中央政府控制价格的商品数目。本文的目的是想概括指出:如要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给中国人民带来好处,中国应采取哪些新步骤。读罢此文,读者将会明白,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在一些必要的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侧重于农村经济而不是整个国民经济,当然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变化对农村也是重要的。市场经济下的大多数原理或方针对农业和农村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后20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这两个20年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特点鲜明的历史阶段。后者的成功与其前者的失误相比较,具有理论上与实践上的经典意义。回顾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如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荣 张蕾
为研究土壤侵蚀对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的影响,以华北地区京、津、冀、晋四省市的418个土系的典型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统计处于不同地形部位的诊断表层类型、诊断表下层类型和土纲类型的数量,并分析不同地形坡度和侵蚀程度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诊断表层以淡薄表层为主要类型,所占比例82.06%,主要分布在海拔低的山地中、上坡,这里易发生侵蚀;2)诊断表下层以雏形层所占比例最高,高于60%,多分布于山地中部区域和土壤侵蚀搬运物质堆积的平原区;黏化层所占比例很小;418个土系归属的土纲是雏形土最多,新成土次之,淋溶土最少;3)不同坡度和侵蚀程度对土壤类型的影响表现在坡度处于0°~5°和微度侵蚀中的土系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51.7%和59.1%。因此,山地多、地形坡度大、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土壤侵蚀的自然背景条件,而开垦坡地等人为因素加速了土壤侵蚀;山地土壤的侵蚀和平原的冲积物沉积作用是造成雏形土和新成土广泛分布的成因。建议土壤地理学教材应增加土壤侵蚀作用对于土壤发生、分类和类型分布影响的章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国行 杨春 杨晓明 张玉书
为深入探讨草灌植被消减降雨侵蚀作用机理,提高其生态防护效益,2005~2008年,选择路基边坡不同土壤类型和草灌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径流小区法和数据分析,探讨了边坡草灌植被消减降雨侵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降雨侵蚀力被草灌植被消减效果得到量化,植被覆盖度越大,效果越好;(2)降雨侵蚀力R值与土壤流失量正相关,建立了二者幂函数关系式;(3)边坡植被保持水土效果:砂姜黑土:紫花苜蓿93.1%,高羊茅92.3%,紫穗槐91.8%,狗牙根88.0%,小叶扶芳藤77.9%;黄粘土:紫穗槐96.6%,紫花苜蓿95.8%,高羊茅95.4%,小叶扶芳藤94.6%,狗牙根89.1%;粉砂土:高羊茅91....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龙翠红
文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选取1985—2005年间的有关农村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人力资本在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农民纯收入水平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有效增加农户收入;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较高,对农村产出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对农村产出的贡献率较低。文章进一步对上述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原因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户收入 农村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邱辉 钱敏
曾经,税务问题很大程度上只是各国政府的内部问题。但在今天,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程度的加剧,特别是其利用传统国际税收原则造成的税务处理不一致,并通过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的方式实现全球税负最小化的现象,使得税务问题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复杂性高于以往任何时候。加强国家间的税务合作,协调制定应对跨国公司避税的国际税务规则和行动计划,已经成为二十国集团(G20)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共识。2013年2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展 张太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晓,朱农
文章从基本经济理论出发,首先使用微观调查数据,计算各种层次教育的回报率,在此基础上测量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然后使用1989~1995年29个省的宏观数据,将人力资本引入到生产函数中,研究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产出的作用。计量经济学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特别明显。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人力资本 农村经济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迟福林 孙秀平 朱华友
以市场化为目标加快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迟福林,孙秀平,朱华友9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关键是以加快市场化为目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再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改革粮棉购销体制,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需要的宏观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海龙 刘俊英
农村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基于此 ,本文诠释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研究的理论前提 ,回顾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市场化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信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