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0)
- 2023(8022)
- 2022(6819)
- 2021(5956)
- 2020(5050)
- 2019(11591)
- 2018(11121)
- 2017(20737)
- 2016(11186)
- 2015(12782)
- 2014(12518)
- 2013(12523)
- 2012(12031)
- 2011(11359)
- 2010(11720)
- 2009(10940)
- 2008(10634)
- 2007(9776)
- 2006(9097)
- 2005(8717)
- 学科
- 济(70072)
- 经济(70018)
- 管理(27385)
- 业(23200)
- 方法(21825)
- 数学(19333)
- 数学方法(19118)
- 企(18638)
- 企业(18638)
- 地方(17111)
- 中国(15473)
- 学(14623)
- 地方经济(12595)
- 农(11799)
- 业经(11318)
- 财(10054)
- 制(10048)
- 理论(9781)
- 融(9660)
- 金融(9659)
- 贸(8675)
- 贸易(8665)
- 银(8233)
- 银行(8194)
- 易(8191)
- 行(8002)
- 体(7930)
- 经济学(7781)
- 环境(7730)
- 农业(7539)
- 机构
- 大学(172916)
- 学院(170303)
- 济(80256)
- 经济(78730)
- 研究(70431)
- 管理(56420)
- 中国(52596)
- 理学(47068)
- 理学院(46451)
- 管理学(45455)
- 管理学院(45128)
- 科学(40989)
- 京(37924)
- 所(37719)
- 财(35714)
- 研究所(33853)
- 农(32193)
- 中心(29689)
- 江(27988)
- 财经(27775)
- 经济学(26675)
- 院(25451)
- 农业(25293)
- 经(25241)
- 业大(25061)
- 北京(24916)
- 经济学院(23537)
- 范(22082)
- 师范(21765)
- 省(21535)
- 基金
- 项目(105541)
- 科学(81237)
- 基金(75589)
- 研究(74371)
- 家(68253)
- 国家(67727)
- 科学基金(55693)
- 社会(47111)
- 社会科(44561)
- 社会科学(44543)
- 省(40561)
- 基金项目(37945)
- 自然(36007)
- 教育(35373)
- 自然科(35213)
- 自然科学(35197)
- 划(34751)
- 自然科学基金(34574)
- 资助(33394)
- 编号(27892)
- 重点(25003)
- 发(23785)
- 成果(23783)
- 部(23530)
- 课题(21935)
- 创(21224)
- 教育部(20033)
- 科研(20029)
- 国家社会(19991)
- 大学(19981)
共检索到286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本文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培养人才教育模式的异同。指出德国教育既注重培养学术尖子,又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而中国教育则主要培养理论与实用尽可能结合的人才。德国模式为其经济发展和学术成就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模式对中国的发展也功不可灭。然而,当今中国教育改革,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又不丢掉“象牙之塔”,要培养高尖学术人才。中国的发展,既应是个经济强国,也应是个学术大国。因此,应借鉴吸取德国教育模式的长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面对经济向市场转轨的挑战,教育的根本迎战措施是培养人。但在当今功利与实用的氛围中,我们的教育在力求大幅度改革以培养大批实用人才时,还要不要培养少数高尖学术人才?或者说,在抓住“市场”的同时,要不要丢掉“象牙塔”?中国的未来是向日本那样,成为经济的巨人、学术的矮子,还是向德国美国一样,成为经济、学术双重强国?笔者试图通过德中两国教育模式的比较,为寻求上述答案提供部分参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束婷婷 陈佑清
学科育人目标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即以培养"专业人"为取向的"学科专业育人目标"和以培养"普通人"为取向的"学科普通育人目标"。我国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偏离了应以学科普通育人目标为主,而表现出过于突出学科专业育人目标的倾向,导致学科教学发生以下偏差:教学过于关注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相对忽视一般发展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遵从学科自身逻辑,偏离学生发展逻辑;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学术性认识活动为主,缺乏日常性认识活动。要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由专业育人向普通育人的回归,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一般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身心素质发展要求,挖掘学科在其中的特定功能与价值,并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金光照 郭亚隆
与以往由外生事件催生的人口负增长不同,受长期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延长驱动的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将成为未来新的重要人口现象。从人口学意义来看,与外生性人口负增长相比,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出现之前往往已经积累了较长时间的负增长惯性,而且一旦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伴随着人口结构老化,回到正增长域的难度和挑战更大,实现回归后人口正增长的可持续性较低。从经济影响来看,两种人口负增长均存在总量效应,但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有明确的结构效应和相对稳定的预期效应,并且两者在长波效应上存在差异。未来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效应,重点是如何抓住应对窗口期,在消解内生性人口负增长负效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正效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早期的西方大学曾经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逐步走出了“象牙塔”,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同时也使大学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如何既适应社会又崇尚学术 ,怎样才能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同时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时代强烈呼唤大学不仅要走出“象牙塔” ,还要超越“象牙塔” ,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大学与象牙塔在语言指称与意义联系方面存在着许多混乱,诸如大学为何被称为象牙塔、象牙塔有何蕴涵与意义、大学人对象牙塔有何情结。大学与象牙塔之间有着历史渊源,象牙塔是大学的精神家园。但在当代,象牙塔遭遇到了现实危机和重建派、走出派等不同的态度派别。其实,大学的象牙塔取向和向社会开放的取向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冲突,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这一点对于大学而言就意味着要走“内圣外王”之路。
关键词:
象牙塔 大学精神 大学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嘉在《教育评论》第2期撰文指出,作为人类社会创造和创新源泉的大学,面对当前的金融风暴很难置身事外而袖手旁观。大学是否也存在越界现象呢?如果越界,会给大学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耀明
我们常用"象牙塔"一词来比喻和形容大学",象牙塔"意味着大学是那种摆脱外界束缚、放弃暂时利益、保护师生进行知识探索的场所";象牙塔"固守着大学校园中不受外界喧嚣侵扰的那份宁静。但现实中论文剽窃、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沈文明
基于对大学组织及其使命责任的不同认识和追求,大学的行政人和学术人存在明显的价值鸿沟和文化分裂。通过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发现,大学行政人和学术人在多个维度和问题上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表现出"自大傲慢"与"不卑不亢"、"学究"与"世俗"、"个人本位"与"组织本位"等几对相对应的特征。大学管理应该引入文化管理的理念,应该采取多种手段促进两个群体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
行政人 学术人 文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世传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应设置两种价格形式,即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尽管看来这两种价格形式与过去曾经使用过的价格有些共同之处,但在实质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政府定价 这类价格形式被称为政府定价是基于定价的主体而言。政府是制定这类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主体,政府对这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具有直接控制权,即价格由国家制定、统一调整。凡生产和经营该商品和提供劳务的任何企业都必须遵照国家制定的价格从事经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唐龄
(一) 建立让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市场只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力量.市场调节是初次调节,计划调市作为政府调节的主要形式,则是二次调节或再调节.对市场经济的全面理解,是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的同步进程.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认为计划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宗寒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应当区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认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关键词:
两种市场经济 三大差别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谢维和
引语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 ,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 ?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 ,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 ,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 ,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詹连富
当代世界最大的理论课题,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公有制中的联合劳动,以及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中国人民创建社会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江峰
只有澄清价值关系、揭示价值秩序,多元价值观才是不仅可以坚持且能得到辩护的价值立场,也才能提出针对具体实践事务的评价标准。康德确立人格价值在目的王国中的绝对价值之地位,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认识价值秩序的制高点。但其方法是以回避实质价值及其秩序问题为代价的,其人格学说要求在使人成人的意义上把自主和独立作为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必经之路、把德行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来看待。舍勒用现象学方法透视价值秩序,也肯定了人格价值是绝对价值。其人格学说要求把人格理解为行为中枢、爱的中枢、理解为人的价值本质。这个学说也揭示了教育中的恶性竞争、价值欺罔、人格扭曲是如何发生的。它要求看到一切教育都建基于并始终伴随着价值感的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