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1)
- 2023(8365)
- 2022(6977)
- 2021(6184)
- 2020(4804)
- 2019(10872)
- 2018(10620)
- 2017(20470)
- 2016(10668)
- 2015(12061)
- 2014(12274)
- 2013(12495)
- 2012(12220)
- 2011(11544)
- 2010(12015)
- 2009(11332)
- 2008(11004)
- 2007(10156)
- 2006(9589)
- 2005(9286)
- 学科
- 济(75990)
- 经济(75937)
- 管理(27631)
- 业(25769)
- 地方(23676)
- 中国(20863)
- 方法(19846)
- 企(18606)
- 企业(18606)
- 数学(17396)
- 数学方法(17336)
- 农(15677)
- 地方经济(15250)
- 业经(14799)
- 融(12811)
- 金融(12811)
- 学(11816)
- 银(11729)
- 银行(11721)
- 行(11539)
- 制(11312)
- 发(11097)
- 农业(10686)
- 贸(10155)
- 贸易(10142)
- 环境(9823)
- 财(9738)
- 易(9629)
- 产业(8284)
- 经济学(8202)
- 机构
- 学院(168542)
- 大学(166642)
- 济(85643)
- 经济(84057)
- 研究(67540)
- 管理(59399)
- 中国(53788)
- 理学(48562)
- 理学院(47974)
- 管理学(47421)
- 管理学院(47096)
- 财(38096)
- 京(36455)
- 科学(36233)
- 所(34702)
- 研究所(30558)
- 中心(29556)
- 财经(28999)
- 经济学(27897)
- 江(27294)
- 经(26151)
- 农(25137)
- 经济学院(24631)
- 北京(24377)
- 院(23714)
- 范(22639)
- 师范(22456)
- 州(21967)
- 财经大学(21184)
- 科学院(20390)
- 基金
- 项目(96644)
- 科学(76337)
- 研究(73953)
- 基金(69196)
- 家(58966)
- 国家(58450)
- 科学基金(49724)
- 社会(49484)
- 社会科(47065)
- 社会科学(47055)
- 省(37686)
- 基金项目(35358)
- 教育(32234)
- 划(30942)
- 编号(29095)
- 资助(28905)
- 自然(28413)
- 发(28258)
- 自然科(27716)
- 自然科学(27711)
- 自然科学基金(27214)
- 成果(24409)
- 发展(23757)
- 展(23366)
- 重点(22037)
- 课题(21581)
- 部(21372)
- 国家社会(20813)
- 创(19604)
- 性(18847)
- 期刊
- 济(112698)
- 经济(112698)
- 研究(62762)
- 中国(40433)
- 财(27817)
- 管理(25753)
- 农(24822)
- 融(24685)
- 金融(24685)
- 科学(21296)
- 学报(20749)
- 经济研究(19287)
- 业经(17210)
- 教育(16726)
- 农业(16702)
- 大学(16429)
- 财经(16091)
- 技术(15588)
- 学学(15519)
- 问题(14111)
- 经(14084)
- 贸(11219)
- 世界(10843)
- 国际(10690)
- 技术经济(10554)
- 商业(9482)
- 经济问题(9166)
- 经济管理(8952)
- 改革(8679)
- 革(8679)
共检索到291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
制定和实施《物权法》,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等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物权法》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关配套立法的支持和具体化,需要通过有关司法解释来明确和补充自身规定的不足。《物权法》出台之后,为加强对国有财产的保护,还需要及时制定国有资产保护法。
关键词:
物权法 物权 立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茵 赵玲
当今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十分关注,这种关注出自人们各种各样的情感,集中表现为对社会的忧虑感,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感,对土地、淡水资源滥用的危机感等等,使得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未来感到困惑和恐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全球共同遵循的生态道德理念,对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生态环境 道德理念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尚清 陈清泰 王仕元 邓鸿勋 杨启先 塞风 魏杰 陆百甫 张卓元 李琮 严瑞珍 杨纪珂
1994年,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经济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展,同期,经济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尤其是财政、税收外汇等项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为了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本刊特邀请一批国家著名专家学者,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深化改革及改善改革环境,世界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并希望能以此推进对以上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金鷟
近年来,我们对本地区的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基本区情的认识。具体说来,我区有以下四大区情特征。一是历史悠久,零陵因舜帝葬于境内九嶷山而得名。古代经济曾一度比较繁荣。这里有历史文化名城永州,有全国和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二是资源丰富,是发展水稻、蔬菜、烤烟、柑桔、油茶和用材林的最佳地带。已探明的矿藏有60多种,其中,锰、钨、稀土等矿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三是区位优势明显,零陵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省际边界线长达800多公里。是全国唯一既与广东接壤、又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岳阳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论断和部署。本次论坛的与会学者以此为前提,对国有经济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涉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取向与途径,中国国有经济的功能与当前任务的认知,中国国有经济分类改革的探索,中国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完善四个方面,学者对改革的一些争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创建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经济 混合所有制 分类改革 企业治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海生 季令
作为市场经济的纽带,铁路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首先提出了要有一个超前发展的战略思想,大力建设铁路;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确保铁路建设资金;第三,大力兴建合资、独资铁路,加快地方铁路建设;第四,大力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随着铁路网络的完善不断欣欣向荣,并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市场经济,铁路,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海生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文化经济区概念提出,有助于揭示区域文化、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朝文化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文化经济区 文化经济一体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寿根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地方的经济决策权限,这既是县级经济自主决策的广阔空间,也是县级经济自我发展的历史责任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运行的经济体制在我国早已成为过去,向地方和企业逐步放权,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管理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地方政府包括县一级政府都扩大了经济自主决策权限,这是县级经济决策越来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经过22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改革并没有完全完成,任务还很艰巨,面临的困难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正确认识改革的可行性和艰巨性,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一词已正式写进了我国的《宪法》。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国际化的客观需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方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实现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合理配置,就必须改变旧经济体制下以计划作为主要手段的方式,而应依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祁德友
市场是商品消费与商品生产的中介,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消费状态和生产状态的血压表。消费与生产的起落,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是消费的增长与商品生产的扩大。前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后者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保证。要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须鼓励现代生活消费与促进现代商品生产。商品消费是进行商品生产的前提,没有商品消费就不需要进行商品生产,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也就没有必要存在,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消费状况决定着市场状况,消费水平愈低,市场需求愈小;消费水平愈高,市场愈要发达。换言之,没有消费需求的增长,就没有市场的发展。反之,市场不发达,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明 贾向桐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基于市场经济的视角,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不完善导致资源有效产出率低下,市场失灵使自然环境遭到过度开发和破坏,政府缺位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生态治理和保护不足,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生态负面效应。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统一,需要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克服市场失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生态困境 生态和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奚淑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1982年宪法规定在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明确了审计监督的宪法地位。十几年来,审计监督工作在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市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产生于研究需要的人性假设应该是一个动态概念,因为任何一个人性假设都是随着一定的时间、地点为转移的。随着市场经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已经有了所谓"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等不同的理论假设。本研究旨在从这些不同的理论假设及其理论研究结果进行历史和逻辑的分析,以探讨管理学的创新问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少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经济迅猛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是摆在各级木材检查站面前的1个严肃课题。 木材运输检查监督管理工作(简称木检)必须尽快地适应改革开放的步伐,这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才能向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及各种林产品,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为此,木检改革的措施应结合本行业的实际,在法律范围内进行。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依法管理。木检工作既要有效地打击不法分子偷伐盗运木材和其他非法运输木材,堵塞偷漏国家税收和林业基金的犯罪行为,促使林区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采伐计划,又要为促进木材流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