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8)
2023(11178)
2022(9320)
2021(8430)
2020(6956)
2019(15438)
2018(15006)
2017(28509)
2016(15499)
2015(17790)
2014(18108)
2013(17800)
2012(16660)
2011(15138)
2010(15571)
2009(14936)
2008(14633)
2007(13517)
2006(12155)
2005(11458)
作者
(45114)
(37676)
(37552)
(35969)
(24052)
(17659)
(17102)
(14306)
(14198)
(13614)
(12940)
(12543)
(12350)
(12192)
(12170)
(11592)
(11142)
(10938)
(10730)
(10611)
(9640)
(9148)
(9057)
(8826)
(8476)
(8427)
(8373)
(8197)
(7684)
(7344)
学科
(81814)
经济(81714)
管理(54843)
(43453)
(37619)
企业(37619)
(30825)
方法(25989)
数学(22535)
数学方法(22402)
中国(20526)
(20110)
地方(19986)
(16432)
业经(15902)
(15363)
(15294)
(15197)
财务(15165)
财务管理(15119)
企业财务(14424)
财政(14213)
(13518)
金融(13511)
(13433)
银行(13416)
地方经济(12854)
(12790)
(11525)
体制(11464)
机构
大学(230444)
学院(229903)
(106564)
经济(104408)
管理(84719)
研究(81507)
理学(70975)
理学院(70252)
管理学(69335)
管理学院(68889)
中国(64815)
(60314)
(48199)
科学(43679)
财经(43250)
(40791)
(38914)
(36828)
中心(36668)
研究所(35658)
经济学(34993)
(32000)
财经大学(31607)
经济学院(31057)
北京(30597)
(29076)
(28206)
业大(27705)
(27211)
师范(26929)
基金
项目(140508)
科学(110699)
研究(106519)
基金(102561)
(87695)
国家(86991)
科学基金(74714)
社会(70613)
社会科(66975)
社会科学(66959)
(53816)
基金项目(52718)
教育(48389)
自然(44306)
(44222)
自然科(43264)
自然科学(43251)
编号(42649)
自然科学基金(42472)
资助(42157)
成果(36989)
(32052)
(31841)
重点(31800)
课题(30446)
(30233)
国家社会(30198)
(28662)
(28561)
教育部(28267)
期刊
(131684)
经济(131684)
研究(79327)
(53189)
中国(52315)
管理(34602)
学报(31845)
(29600)
科学(28980)
(27184)
金融(27184)
大学(25397)
财经(24302)
学学(24221)
经济研究(22384)
教育(21763)
(20978)
技术(19960)
农业(18936)
业经(17766)
问题(16338)
(12840)
技术经济(12121)
会计(11849)
世界(11564)
财会(11526)
国际(11180)
理论(11014)
统计(10772)
经济管理(10339)
共检索到377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高培勇  
国家财政的职能范围同其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直接相关。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循着完全不同的思路来界定的。我国现存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从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财政就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按照这种思路,国家财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莉  
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当前国内对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财政是否除应执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这三方面的“公共财政”的职能,还应执行作为其个性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得出了“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的结论,并对我国目前的财政职能应如何向这一目标模式转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乐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分配体系总体框架胡乐亭财政作为国家政府的经济行为,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政策和政府活动范围。财政分配体系的界定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界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树海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整个经济活动基本或主要由市场交换关系自发调节,国家辅以宏观间接调控而运转的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传统的直接计划安排转向国家宏观间接调控。这在财政支出方面,首先产生影响的是财政支出应当按照怎样的原则来进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巫建国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巫建国一、浅析确立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财政改革是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的必然反映,而财政职能作为财政本质的具体体现,往往会随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而适时调整。鉴于此,确立财政职能的逻辑出发点,则在于科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论我国财政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李达昌王映松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的主要特征(一)预算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特性表现为高度的集中统一。——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权限都集中在中央。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国家林改委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设想》,为市场经济体制设计出一个基本框架。这个连“总则”在内共十五部分的《总体设想》,提出用二、三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在这个《总体设想》中有四个方面的新举措:一是利益主体多元化,打破过去由国家集中统管的单一化格局,二是产权逐渐明晰化;三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源配置市场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尚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能斌  陈定华  
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调控机制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调控机制有本质区别。前者的调控作用途径是市场机制;调控方式为间接调控,即通过影响市场信号调节经济主体行为;调节手段主要的是经济参数;调控效应信号主要来自于市场。新时期的财政宏观调控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调控方式以参数化的间接调控为主;调控目标须兼顾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短期稳定;调控手段应灵活多样。作者指出,要保证财政调控机制的正常运作,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体系,包括:财政改革体系、财政政策手段体系、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本文精辟地分析了当前经济大发展中存在的尖锐矛盾,认为这些矛盾既不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错误,也不能归咎于计划经济,而是源于对市场经济一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性的认识不足,诸如将产权与所有权、法人代表和法人所有等混为一谈,作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澄清了上述一些基本理论,并指出要解决国民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必须从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入手,重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措施,强化财政职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根据"经济决定财政"的原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理论应有重新认识。在财政理论中,最重要的是财政职能,它是财政理论确立的基础。因此,对财政职能的认识是构建新的财政理论的起点。本文主要探讨财政职能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两大内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克崮  
14年来财政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但是,现行财政体制、财力状况和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财政体制和政策体系,强化财政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高速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瑞新  
一、东西方财政分配原则的内容差别 财政分配原则总体上可分为财政收入原则与财政支出原则。从财政收入原则来看,我国财政分配理论把它归纳为四点,即要求财政收入的组织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即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资金的内部积累,以国外资金的筹集作为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坚持降低成本,广开财源,提高效率的原则(即使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率的提高的基础之上);坚持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所谓区别地待就是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而区别对待,对于不同收入的经济单位与个人实行区别对待。区别对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