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7)
2023(15509)
2022(13110)
2021(12050)
2020(10028)
2019(21933)
2018(21793)
2017(41089)
2016(22324)
2015(25071)
2014(24980)
2013(24534)
2012(22703)
2011(20794)
2010(21397)
2009(20461)
2008(19811)
2007(18428)
2006(16943)
2005(15688)
作者
(64768)
(54551)
(53918)
(51453)
(34224)
(25912)
(24386)
(20805)
(20591)
(19435)
(18737)
(18179)
(17525)
(17170)
(17165)
(16653)
(15705)
(15701)
(15695)
(15555)
(13755)
(13365)
(13294)
(12735)
(12169)
(12135)
(12130)
(11935)
(11149)
(10589)
学科
(107668)
经济(107535)
(65786)
管理(63181)
(50972)
(43973)
企业(43973)
农业(33802)
方法(32249)
数学(27899)
中国(27736)
数学方法(27571)
业经(27335)
(26354)
地方(26277)
(24767)
(19988)
(18425)
(18208)
银行(18187)
(17493)
(17386)
金融(17378)
(16547)
贸易(16530)
(15993)
(15362)
环境(14752)
地方经济(14219)
(14185)
机构
学院(323130)
大学(317137)
(142981)
经济(139820)
管理(118708)
研究(115546)
理学(99688)
理学院(98619)
管理学(96936)
管理学院(96351)
中国(93332)
(68180)
(67226)
(67130)
科学(65542)
(58860)
中心(54533)
(53267)
研究所(51877)
财经(51578)
农业(51226)
业大(48556)
(46412)
经济学(43621)
北京(42297)
(41402)
(41397)
师范(41015)
(40578)
(39087)
基金
项目(201479)
科学(158273)
研究(153213)
基金(144500)
(124627)
国家(123481)
科学基金(105352)
社会(99026)
社会科(93416)
社会科学(93396)
(80204)
基金项目(75164)
教育(69274)
(65449)
自然(63987)
编号(63781)
自然科(62442)
自然科学(62422)
自然科学基金(61283)
资助(58712)
成果(52942)
重点(45599)
(45489)
课题(44995)
(44897)
(42464)
(41325)
国家社会(40992)
(40090)
创新(38743)
期刊
(181360)
经济(181360)
研究(103636)
中国(77065)
(69538)
(53938)
学报(47670)
农业(46368)
管理(44773)
科学(44641)
(40948)
金融(40948)
大学(37742)
学学(36004)
教育(34793)
业经(31867)
技术(28517)
经济研究(27323)
财经(26902)
问题(23355)
(23336)
(22446)
世界(18121)
(17106)
(16672)
农村(16670)
(16670)
技术经济(16397)
农业经济(15782)
经济问题(15688)
共检索到526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士雪,刘兴柱,袁长海,徐凌中,王舒宏  
农村卫生事业建设一直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1949年,全国农村仅有卫生机构1460个,病床20133张,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仅拥有全国病床的25%。50年代后期,我国普遍建立了县、乡(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60年代又在绝大多数行政村建立了村级卫生机构,70年代,全国基本上建立了以县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据1982年统计,全国共有县医院2363家,病床34万张;农村卫生院55496家,病床75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金承刚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废除人民公社制度的同时,普遍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重大变革使建基于人民公社体制上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受到冲击,在原体制框架下继续维系公共卫生服务面临重重困境。卫生院作为工生服务的提供方要为自身的生存而经营。与此同时,原体制所赋予它的卫生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却在体制转换过程中不断弱化,这必然使乡和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受到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海城市农村防保体制改革实践,提出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为了保证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必须定位政府卫生行政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职能,加强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干预行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群,杨怀楼  
当前,已被变相肢解的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产生的负面效应,给广大农民人为带来的健康损失、经济损失、劳动力损失是很严重的,它的改造与重组迫在眉睫。1 改造与重组1.1 确立改造与重组的基本思路 既不是完全否定原农村三级网的价值地位,也不是标新立异另搞一套。改造是对原三级网不适应新机制部分的改造,重组是在改造基础上的重组。主要依据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手头的活钱多了,“有病找医生”和“用钱买健康”的意识大大增强;农民生产、生活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盈国  
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始建于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以后,这一制度已在全国形成规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萌芽期——鼎盛期——衰落期——恢复期的曲折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将是90年代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培韬  
论加快建立我国县级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叶培韬(湖北省洪湖市农委433200)县级(含县级市)农村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经济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发展农村经济,县级是重点,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其着力点应放在县级。县级包含三个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中一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推进体制转换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如何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农业部门,必须强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观点来看待农村经济形势,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指导农村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搞好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俊山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村级经济组织马俊山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性的要求就是在2000年以前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得到逐步完善。我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国明  
统计工作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已成为众多统计人员关注的焦点。 统计工作的重点在于提供统计信息,这是勿庸置疑的。李鹏总理在1991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说:“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当然,三大职能还是要以提供信息为主,同时提供咨询;实行监督。”统计咨询是建立在大量统计信息的基础上,没有统计信息也无从谈起统计咨询。而统计监督是统计信息的另外一种表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盛洲  
一、深化经营体制改革 进一步培育经营主体 使我国农户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不仅需要大力培育市场,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和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运用经济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完善经营体制,使之更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比如需要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在承包期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以保持农户承包耕地的稳定性,避免土地经营规模不断细化。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使耕地逐步向专业承包队组和种田能手集中,以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群发  雷虹  
文章认为.在目前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着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差,人增地减矛盾突出,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1.培育市场主体。包括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和开拓市场;2.建立市场体系。主要是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大市场预测和信息系统;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其中,主要是加强资金流向的调控、农产品价格保护的调控、政策法规的调控和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穆伟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卫生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在当前卫生改革过程中,对于医疗卫生部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正确处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如何协调医疗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自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与国家要求降低医疗费用,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矛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卫生事业改革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传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流通方式也出现了变化。人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背景下应进一步变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式,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明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流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特点,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及流通变革思路及相应的具体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一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必然要求我们重新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农村信贷资金运行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则筹集,配置和调节农村信贷资金,重组信贷结构。本文拟从十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信贷投向的市场性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农村信贷资金的运行必须适应市场商品经济规律,按市场要求自主决定贷款的投向、投量,并承担其经营后果。农业银行要从过去生产什么支持什么转到按市场需要什么支持什么,从以生产计划作为贷款依据转到以市场需求作为贷款依据;从以所有制原则和指令性计划确定贷款对象转到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确定贷款对象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传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流通方式也出现了变化。人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背景下应进一步变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式,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明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流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特点,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及流通变革思路及相应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