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1)
- 2023(17802)
- 2022(15192)
- 2021(13866)
- 2020(11886)
- 2019(26777)
- 2018(26565)
- 2017(51049)
- 2016(27952)
- 2015(31630)
- 2014(31630)
- 2013(31024)
- 2012(28965)
- 2011(26324)
- 2010(26679)
- 2009(25266)
- 2008(24859)
- 2007(23037)
- 2006(20723)
- 2005(18973)
- 学科
- 济(128985)
- 经济(128847)
- 业(78896)
- 管理(77682)
- 企(56604)
- 企业(56604)
- 农(50284)
- 方法(47425)
- 数学(41575)
- 数学方法(41218)
- 中国(33412)
- 农业(33148)
- 财(32720)
- 业经(29329)
- 地方(29164)
- 制(28041)
- 学(25787)
- 银(21019)
- 银行(20978)
- 贸(20778)
- 贸易(20764)
- 融(20360)
- 金融(20352)
- 易(20100)
- 行(20096)
- 体(19953)
- 环境(17852)
- 务(17533)
- 财务(17481)
- 财务管理(17435)
- 机构
- 学院(403864)
- 大学(399980)
- 济(174957)
- 经济(171285)
- 管理(149506)
- 研究(140969)
- 理学(127129)
- 理学院(125784)
- 管理学(123571)
- 管理学院(122845)
- 中国(110351)
- 京(84140)
- 科学(84136)
- 财(82310)
- 农(81599)
- 所(72616)
- 中心(66296)
- 研究所(65054)
- 江(64783)
- 财经(63756)
- 农业(63086)
- 业大(62370)
- 经(57618)
- 经济学(54500)
- 北京(52536)
- 范(51865)
- 师范(51333)
- 州(50111)
- 院(49401)
- 经济学院(48865)
- 基金
- 项目(259451)
- 科学(203332)
- 研究(192242)
- 基金(186771)
- 家(162076)
- 国家(160655)
- 科学基金(136827)
- 社会(122910)
- 社会科(116130)
- 社会科学(116099)
- 省(103779)
- 基金项目(98126)
- 教育(87789)
- 自然(85558)
- 划(85032)
- 自然科(83565)
- 自然科学(83538)
- 自然科学基金(82001)
- 编号(79789)
- 资助(76201)
- 成果(65901)
- 重点(58659)
- 部(57635)
- 发(57249)
- 课题(55177)
- 创(53442)
- 国家社会(50919)
- 制(50403)
- 创新(50065)
- 科研(49236)
- 期刊
- 济(207588)
- 经济(207588)
- 研究(123096)
- 中国(87226)
- 农(80103)
- 财(65107)
- 学报(63987)
- 科学(57745)
- 管理(53630)
- 农业(53419)
- 大学(48973)
- 学学(46500)
- 融(45175)
- 金融(45175)
- 教育(41342)
- 业经(35596)
- 技术(35173)
- 财经(32752)
- 经济研究(32432)
- 经(28278)
- 问题(27400)
- 业(27044)
- 世界(20919)
- 版(20871)
- 技术经济(20724)
- 贸(20158)
- 统计(19872)
- 理论(19391)
- 经济问题(18161)
- 商业(17874)
共检索到62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善平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的家庭属性、户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属性对家庭现金收入、自营工商业的行为、就业选择(就业天数和非农就业)以及工资决定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本文提出的以下几个假说得到了有力的统计支持。第一,农户的现金收入取决于农户是否自营工商业和非农就业的多少;第二,农户是否自己经营收入较高的工商业、家庭成员是专门从事工商业还是兼业,受其家庭属性和个人属性的影响;第三,拥有较多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之所以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得到较为合理的配置,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业已健全,拥有较多的资本便可以得到较多的回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上述机制的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洪远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研究框架 1.农村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的现状 经济改革意味着在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农村经济改革使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农村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作用明显增强。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使农户变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确立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和财产支配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庆海 李锐
本文采用中国977个样本农户2003-2009年的调查数据,运用面板动态二元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和非农投行为的影响因素,解决了以往文献所忽视的内生性问题,同时考察了投资行为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农户上期投资规模、期初投资规模和投资回报对于农户投资规模影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德弟 沈月季 李兰英 程云行 徐秀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毓圭
成本总是相对于特定的利益主体而言的,即利益主体为特定目的所发生的耗费。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而典型意义上的成本是企业成本,成本管理即指企业的成本管理。然而,现代经济活动已大大超出了企业的范围和层次,而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即成本行为和结果已远远不是企业的事。而是超出了企业范围,具有了社会意义。比如,企业的成本补偿标准就涉及到企业与包括国家在内的各方面分配关系;所有企业成本的总和,反映了全社会的耗费水平,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产生潜在影响。为此,国家作为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必然要参与成本管理,从而形成了宏观成本管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申曙光
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建立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使整个农业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新的农业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要以控制农村社会总需求为核心,以经济计划作为依据,以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作为基础,以经济社会政策作为主要手段,以经济信息作为传递媒介,以法制和教育作为保证,建立包括决策控制、政策调节、信息反馈和监督保证等4个子系统的大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藏立新
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直接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农村资金投入的主体之一。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如何选准贷款投向,用好资金,更好地为强化农业基础服务,笔者认为应重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支持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应重点支持建立科技网络体系,有效地引进、试验、推广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支持“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等农业开发建设;支持良种培育、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立体种植、丰产速生等先进实用技术等,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二是支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首先保证粮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泽霁
作者认为,在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是必要的,但同时农民自己必须组织起来,去影响市场,进行自我保护。市场经济越发达,农民就越需要有自己的组织。我们希望这一观点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希望大家能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顺福 何文君
中日市场体制建立在世界经济演变过程中,两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演进均有着某种相似,而在借鉴基础上与本国现实进行的兼容又决定了两国市场体制的重大差异。但市场体制对经济的一致有效激励使两国在20世纪都创下了世界经济奇迹。
关键词:
体制兼容 后发优势 资源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福仁
本文从理论上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属性与特征、市场与市场的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揭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效率性的本质属性,描述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黄焕文
家庭承包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农民逐步获得自由权和平等权 ,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稳定土地承包制是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 ,要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 ,就必须防止所有权对承包权的侵袭 ,将土地承包权赋予物权的法律意义。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家庭承包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荣善
农业微观经济体制的反思与前瞻卢荣善中国农村体制改革以来,一个作为定论命题───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如今有无从根本上重新认识的必要?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包括: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否得益于双层经营?它能否作为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经勇
199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科学总结我国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对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内涵,作了重新界定。这具体表现在以下论述的几个方面。一、用家庭承包经营取代家庭联产承包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前,无论是理论界,或者是中央有关文件,都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节礼 吴健明
市场经济是指一种由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基本经济领域起基础调节作用的经济组织形式。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其表现就是商品经济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普遍形式)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中的表现形式。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不同含义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培韬
论加快建立我国县级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叶培韬(湖北省洪湖市农委433200)县级(含县级市)农村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经济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发展农村经济,县级是重点,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其着力点应放在县级。县级包含三个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