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2)
- 2023(12352)
- 2022(10232)
- 2021(9185)
- 2020(7575)
- 2019(17104)
- 2018(16895)
- 2017(31947)
- 2016(17148)
- 2015(19174)
- 2014(19369)
- 2013(18658)
- 2012(17359)
- 2011(15986)
- 2010(16606)
- 2009(16198)
- 2008(15086)
- 2007(13887)
- 2006(12803)
- 2005(12163)
- 学科
- 济(86917)
- 经济(86812)
- 管理(53201)
- 业(46272)
- 企(40213)
- 企业(40213)
- 融(28761)
- 金融(28754)
- 中国(27496)
- 方法(26530)
- 银(26516)
- 银行(26499)
- 行(25681)
- 制(23615)
- 数学(23146)
- 财(22997)
- 数学方法(22996)
- 地方(22039)
- 业经(18833)
- 农(17942)
- 体(17210)
- 学(15215)
- 务(13924)
- 财务(13883)
- 财务管理(13854)
- 企业财务(13257)
- 地方经济(13242)
- 体制(13163)
- 理论(12559)
- 贸(11622)
- 机构
- 学院(245443)
- 大学(244751)
- 济(115310)
- 经济(112913)
- 管理(88370)
- 研究(88165)
- 中国(75279)
- 理学(73560)
- 理学院(72812)
- 管理学(71801)
- 管理学院(71331)
- 财(59022)
- 京(51260)
- 科学(46286)
- 财经(44782)
- 所(43816)
- 中心(41526)
- 经(40393)
- 江(39191)
- 研究所(38576)
- 经济学(38127)
- 农(34988)
- 经济学院(33891)
- 财经大学(33103)
- 北京(32927)
- 院(31468)
- 州(30969)
- 范(29922)
- 师范(29600)
- 业大(29368)
- 基金
- 项目(148987)
- 科学(117704)
- 研究(114095)
- 基金(108143)
- 家(92156)
- 国家(91369)
- 科学基金(78699)
- 社会(75289)
- 社会科(71513)
- 社会科学(71497)
- 省(58116)
- 基金项目(55576)
- 教育(52473)
- 划(47599)
- 自然(46416)
- 编号(45659)
- 自然科(45331)
- 自然科学(45318)
- 资助(44557)
- 自然科学基金(44529)
- 成果(39228)
- 重点(34026)
- 部(33739)
- 制(33651)
- 课题(33330)
- 发(33302)
- 国家社会(31929)
- 创(31325)
- 性(30770)
- 教育部(29948)
- 期刊
- 济(140875)
- 经济(140875)
- 研究(86169)
- 中国(57605)
- 财(48065)
- 融(43673)
- 金融(43673)
- 管理(37339)
- 农(32755)
- 学报(32562)
- 科学(30497)
- 教育(27470)
- 大学(26299)
- 学学(24880)
- 财经(24786)
- 经济研究(23723)
- 技术(22165)
- 经(21436)
- 农业(20262)
- 业经(19648)
- 问题(17180)
- 贸(13668)
- 理论(12944)
- 国际(12907)
- 技术经济(12788)
- 世界(12451)
- 改革(11417)
- 革(11417)
- 统计(11386)
- 实践(11075)
共检索到408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杰 张宇
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与高度集中的行政性经济体制相适应,实际上只是作为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庸。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金融活动不具有市场经济性质,二是金融经营与金融调节混为一体,三是金融调节与金融经营都行政化。经过十余年的改革,金融体制虽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仍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斌 廖世兴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无疑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应该说,经过10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面对市场经济这一基础背景,这些改革探索则只能算是初步的、肤浅的。为此,必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思考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问题。一、银行也要转换机制,走向市场。银行(此既指专业银行,也指其他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所经营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一切资金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这使银行成为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的最直接体现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健
中国的金融体制从80年代初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它从传统体制逐步演变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的金融体制。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现在的金融体制是对过去传统的金融体制的扬弃,但是从商品化和货币信用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目前的金融体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许多方面还带有浓厚的旧体制的痕迹。因此,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陆百甫 秦池江 夏斌 谢平 凌涛 朱明春 贾康 刘慧勇
转换银行机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掌管货币发行、信贷资金供应和商品交易结算等职能,没有银行的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无法建立的。然而在银行如何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怎样继续向前发展的问题上,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思路。这两种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发挥几家国有大银行的作用。一种思路认为,这几家国有大银行应该直接掌握在政府手中,当作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经济的机构或工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立,计划管理淡化,各经济单位自主权扩大之后,为了保证整个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必须加强宏观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子耿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我国金融体制构思和操作──谈《中国金融体制论》郑子耿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的周建松同志著的《中国金融体制论》,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和操作思路的宏篇大作。读罢掩卷逻思,深感我国市场经济目标确立后,金融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士海 周洪生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总体目标下,金融作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杠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尽快构建新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已成为人们注目的重要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能泽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路子马能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建立健全社舍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包括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整个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何光辉
现代金融发展越来越重视金融的效率。从提高金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角度看,合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入世”(WTO)的到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必将融入国际潮流,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形势将越来越激烈!中国选择何种金融业经营发展模式去迎接挑战?本文认为,合业经营不仅是国际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中国金融体制变革的基本方向!结合中国国情,从分业经营转向合业经营发展模式可分阶段实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豪 宋陆军
本文提供一种金融体制变革与金融发展分析的新框架。该分析框架不是就金融论金融,也不仅仅从经济论金融,而是把金融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进步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从环境、文化、制度、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视角对金融体制变革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从环境与金融体系互动的角度考察金融功能,强调金融发展的价值导向。该框架对一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问题的分析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体制变革 金融发展 金融功能 新框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培新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现在金融体制已进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年代.我是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四十多年来我在银行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50年代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金融体制转变,第二次变革是8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转变,第三次变革是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彻底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其目的不在于抚今追昔、抒发感慨,而在于让我们从半个世纪的历史跨度,分清楚哪些是为计划体制配套的,哪些是为市场经济配套的,不至于死抱着计划经济年代的金融制度而不敢跨越,从历史角度论证当前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耀先
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耀先一、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十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均GDP增长达9.9%。特别是199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中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注重适时微调,使国民经济逐步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晓英
我国国企改革在投资需求方面 ,没有形成有效的融资机制 ,在经营机制转换方面较为困难。国企改革难题背后隐藏着的金融症结是银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及证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要实现国企改革 ,就必须使银行业市场、证券市场与国企改革三位一体 ,实现国有银行的产权重构 ,全面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同时必须彻底改变国有企业相对单一的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4年8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制定改革路线图,各项改革必须周密设计、精心测算、协调配套、同步推进。通过围绕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加快放宽金融准入改革,围绕降低企业债务率,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等措施,把《决定》提出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