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0)
2023(10599)
2022(9021)
2021(8115)
2020(6906)
2019(16060)
2018(15514)
2017(30243)
2016(16410)
2015(18884)
2014(19258)
2013(19300)
2012(18372)
2011(17134)
2010(17452)
2009(16489)
2008(16296)
2007(15022)
2006(13349)
2005(12274)
作者
(51857)
(43665)
(43530)
(41722)
(27840)
(20902)
(19907)
(16962)
(16385)
(15550)
(14982)
(14608)
(13977)
(13853)
(13762)
(13750)
(12905)
(12891)
(12610)
(12606)
(11059)
(10714)
(10656)
(9976)
(9961)
(9816)
(9499)
(9405)
(8981)
(8604)
学科
(96085)
经济(96019)
管理(44835)
(42358)
方法(39089)
数学(34388)
数学方法(34124)
(33192)
企业(33192)
地方(20659)
(20458)
中国(20237)
(19394)
业经(17252)
(17030)
(14338)
贸易(14330)
(13857)
(13744)
地方经济(13660)
农业(13597)
(12771)
金融(12769)
理论(12527)
(12215)
环境(12111)
(11948)
银行(11910)
(11437)
(10116)
机构
大学(261665)
学院(259216)
(120357)
经济(118023)
管理(96462)
研究(93700)
理学(82641)
理学院(81619)
管理学(80239)
管理学院(79729)
中国(70603)
科学(55902)
(54985)
(52213)
(48975)
(46087)
研究所(44395)
财经(42021)
中心(41524)
(39372)
经济学(39118)
业大(38591)
(38035)
农业(36425)
经济学院(35062)
北京(34825)
(33422)
师范(33106)
(32421)
财经大学(31053)
基金
项目(164642)
科学(129341)
基金(120694)
研究(117331)
(105892)
国家(105052)
科学基金(88988)
社会(76518)
社会科(72638)
社会科学(72612)
基金项目(63267)
(63112)
自然(56850)
自然科(55544)
自然科学(55527)
自然科学基金(54599)
教育(53686)
(53366)
资助(50344)
编号(46198)
成果(37839)
重点(37497)
(37205)
(36629)
(33373)
国家社会(32273)
课题(32070)
教育部(31811)
科研(31473)
创新(31350)
期刊
(137978)
经济(137978)
研究(80407)
中国(48223)
学报(41622)
(40803)
(40571)
科学(38360)
管理(34970)
大学(31021)
学学(29530)
农业(27198)
(25045)
金融(25045)
经济研究(23250)
财经(22687)
技术(22155)
教育(21872)
(19746)
业经(19425)
问题(18175)
技术经济(15568)
(14888)
(14487)
统计(14426)
世界(13048)
商业(12724)
理论(12689)
(12459)
国际(12218)
共检索到393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发曾  
只要计划经济的指导性不变,我国地理学就能够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布局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平衡协调地布局生产力……”。当前,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实践的发展要求认识深化,经济地理学的生产布局理论面临急待更新局面。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我国传统的生产布局理论,如生产布局的条件、规律和原则等,没有把市场因素摆在应有的位置,即使涉及,也只是笼统地提到“生产布局要适应市场需要,接近消费区”。长期落后于实践的理论,不仅会失去理论的指导意义,更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叶  吴浩波  
从早期的评介与比较到后来的应用与吸收,国内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仍处在追赶与模仿阶段,能理论建模的虽不少,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却鲜有耳闻。经历了早期的“火爆”到“因其局限性而感到失望”的阶段后,约从2008年开始,国内外新经济地理学在反思、完善中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依据思想、方法和技巧,这些进展主要体现在6个方向上:城市与城市体系、异质性、运输成本、标定、与地理学融合,以及公共政策。在这些方向中,城市与城市体系理论、异质性的深化、运输成本内生化、公共政策可以成为未来主攻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安国  杨开忠  
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志丁  葛岳静  徐建伟  曹原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长期以来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地理学对于空间的认识由于受到多学科的影响和启示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其中哲学和社会学对空间的理解对地理科学的影响极为深刻。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短短百年历史就经历了数次研究思潮的变迁和学科地位的崛起。这一切都离不开经济地理扎根于空间。空间是经济地理理论创新的源泉。本文通过对地理学中的空间概念与经济地理发展脉络的对应阐释,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同时,本文指出空间不能被沦落到和地方、区位、区域等概念并列的地位,空间包含着后者,须进一步强化空间的第一位性。但是也不能忽略经济地理学中的方法论的创新,每一次空间理解的突破都伴随着研究方法的创新,但是方法的创新始终是第二位的。因为方法创新的背后隐含着空间理解的改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亚斌  黄吉林  曾铮  
借助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通过对中心城市的出现、城市群的形成以及区域“圈层”经济形态演变的研究,本文将一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涉及的“微观主体”、“中观层面”和“宏观整体”融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得出如下结论:一国产业结构升级首先应在区域“圈层”经济内部实现产业企业的合理转移、分工和技术扩散来提升“圈层”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再通过产业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合理布局实现不同“圈层”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协同升级,并最终达到提升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文,陈宗兴  
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的一部力著──初评《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布局》姚文,陈宗兴(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069)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多年来,在指导生产实践,合理地进行生产布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枭吟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认为,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局限性是过分依赖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等假设条件,大量运用抽象数学模型,缺乏实证检验。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会不断取得新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威  
从空间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方面阐述对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就企业、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经济地理学理论层面的思考;论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矿业城市发展目标的调整,提出矿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学兵  
保罗·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其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分支之一,标志着区位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近年来,新经济学不仅在理论上深入发展,而且产生了一系列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在回顾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演进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实证研究成果,最后在分析新经济地理学实证研究困难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文  安虎森  
文章通过细分国内各税种、内生化税收和财政支出并纳入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构建了一个2×3×2的新经济地理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认为,转移支付政策难以显著缩小区域差距,而税收政策则有明显的效果。此外,所得税对实际GDP的影响非中性,其中个人所得税的影响机制与流转税相似。当区域间贸易开放度较高时,降低流转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并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增加总税收和(或)整个经济系统的实际GD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宁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突出的问题,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提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因素;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甘肃县域经济的空间差异分布与集聚情况;通过引入空间矩阵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正相关性;相对市场规模、知识存量、产业份额、城镇化水平、贸易自由度及资本投入均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晓莉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1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研发强度、本地市场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特征仍较为明显;扩大资本投资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东部地区资本投资引致的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凸显;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均较为显著,且东部地区的收入增长引起的本地市场效应最为突出;研发强度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呈现负向关系,仍存在逆周期特征,研发经费支出强度不足和区域分化特征是制约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毕秀晶  汪明峰  宁越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软件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信息服务业的核心内容。软件服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软件产业全球生产网络日益复杂。软件产业不断成为政府以及学者们研究的新热点,经济地理学视角的软件产业研究也不断涌现,但研究对象主要以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少数新兴软件国家为主,对中国软件产业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尚比较缺乏。基于此,文章综述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总结研究方法、探寻一般研究思路,以期为中国区域及城市的软件产业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共同丰富与充实软件产业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从软件产业空间分布及演变、软件产业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力机制、软件产业集群、软件产业全球生产网络4个方面,对国外学者关于软件产业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总结软件产业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提出对国内软件产业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壮  
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扩大和发挥市场的作用,不断发展市场建设,使我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和经济布局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如下:①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如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边境贸易口岸城市,以及那些社会上商品经济意识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近年来,演化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日益受到重视,这可能是因为演化思想为分析产业空间集中的出现和经济的空间差异提供了有益的模型和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分析了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演化,但却忽视了其空间特性,这正是经济地理学者所关注的领域。经济地理学吸收演化经济学的有关养料后,分析了这些空间特性对企业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将本地生产系统、根植性和区域学习过程等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用演化思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规律,试图在经济地理学中全面引入演化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