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1)
2023(8416)
2022(7012)
2021(6126)
2020(5116)
2019(11606)
2018(11232)
2017(21678)
2016(11502)
2015(13066)
2014(13195)
2013(13066)
2012(12437)
2011(11588)
2010(11934)
2009(11530)
2008(11240)
2007(10423)
2006(9550)
2005(9072)
作者
(35086)
(29574)
(29494)
(28159)
(18841)
(13919)
(13267)
(11250)
(11208)
(10593)
(10366)
(9852)
(9767)
(9563)
(9553)
(9090)
(8654)
(8628)
(8511)
(8223)
(7586)
(7193)
(7143)
(6836)
(6679)
(6677)
(6577)
(6257)
(6040)
(5751)
学科
(72835)
经济(72754)
管理(39629)
(32386)
(27577)
企业(27577)
方法(22877)
数学(20298)
数学方法(20172)
地方(16787)
(15633)
中国(15024)
(14976)
业经(13460)
(13143)
(12462)
地方经济(12244)
(11693)
(11280)
金融(11277)
(10405)
银行(10388)
(10040)
环境(9899)
体制(9038)
(8908)
贸易(8899)
(8549)
(8548)
财务(8527)
机构
大学(182367)
学院(181308)
(90735)
经济(89135)
管理(67134)
研究(66530)
理学(56490)
理学院(55887)
管理学(55191)
管理学院(54842)
中国(52513)
(43446)
(37860)
科学(35516)
财经(33609)
(33442)
(30337)
经济学(30203)
研究所(29513)
中心(29360)
(28094)
经济学院(26691)
(25971)
财经大学(24865)
北京(24334)
(23603)
业大(22715)
(21518)
(20655)
师范(20470)
基金
项目(111873)
科学(88962)
基金(83712)
研究(81516)
(72306)
国家(71787)
科学基金(61803)
社会(55971)
社会科(53244)
社会科学(53231)
基金项目(43352)
(41764)
自然(37892)
自然科(36983)
自然科学(36972)
教育(36431)
自然科学基金(36339)
(34727)
资助(34639)
编号(30434)
(26204)
(25647)
重点(25518)
成果(25414)
(24708)
国家社会(24275)
(22775)
教育部(22683)
课题(21982)
人文(21893)
期刊
(111248)
经济(111248)
研究(62131)
中国(37164)
(34757)
管理(28649)
学报(25528)
科学(24645)
(24124)
(22672)
金融(22672)
大学(20536)
学学(19875)
财经(19141)
经济研究(18802)
(16594)
技术(15322)
农业(15287)
业经(14736)
问题(14024)
教育(11999)
(11133)
技术经济(10739)
世界(10239)
国际(10092)
统计(9113)
理论(8889)
经济问题(8809)
经济管理(8683)
改革(8662)
共检索到29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钱友山  文化  
市场经济与种植制度钱友山,文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100081)1农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分析据国家统计资料:199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44275.8万吨,全国人口为117171万人,人均占有粮食377.8公斤。从同年全国畜产品推算,年需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建飞  
系统分析了太湖地区种植制度的演变过程 ,即从一年一熟水稻向麦稻两熟演变 ,麦稻两熟制向麦稻及经济作物多熟制发展 ,双季稻的发展和稻田种植多样化的形成 ,归纳出若干对当前种植结构调整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汉艮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以优化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为出发点,着重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来研究种植制度设计的知识表达体系,在系统收集和分析种植制度设计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定量解析种植制度指标与生态环境、品种类型、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动态关系,创建了种植制度设计知识模型;充分利用软构件的技术特点,在VisualC++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数字化和组件化的种植制度知识模型系统,实现了适宜作物选择、作物搭配、作物布局设计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本研究克服了传统种植制度专家系统地域性强和广适性弱的不足,为实现种植制度设计的定量化和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海  沈俊儒  邵岩  卢秀萍  曾建敏  杨雪彪  谭永红  程多福  
以津巴布韦马绍兰烟草公司和中国天泽公司合同种植计划为蓝本,从合同种植目标、农户分级、产前投入资助、农艺技术服务、合同签订、合同种植管理、债务回收、烟叶购买等方面介绍津巴布韦的烟草合同种植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陶洪斌  王璞  吕丽华  张雅杰  
为解决华北平原当前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水资源供求不平衡和氮肥残留过高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在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中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设置了水氮优化措施下3种种植制度: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制和春玉米一年一熟制轮作体系,2年的大田对比试验,以在同一水氮供应标准下对不同种植制度的产量和水氮效应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制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2年总产量为28 78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但耗水量过大,仍有27.1%的耗水需由地下水补充,氮肥利用效率仅为78 kg/(kg/hm2),显著低于其他2种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制减少了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光  刘志娟  陈阜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分为2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后一时段气候变暖对全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双季稻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的可能影响,以及由于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对作物产量可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和双季稻种植北界指标以及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的降水量指标,采用公认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使用ArcGIS分别绘出1950s—1980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克南  杨晓光  刘志娟  王文峰  陈阜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以及北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界限变动情况。【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30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热量和降水资源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趋势。结合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分析从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情况。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化敏感地带选择典型站点,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由一年一熟春玉米、春小麦及冬小麦种植模式改变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结果】(1)中国北方地区气温普遍升高,≥0℃积温带北移西扩,温度上升的累积效应十分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锦  杨晓光  刘志娟  成迪芳  王文峰  陈阜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种植制度一级区种植界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单位面积周年产量的可能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南方15个省(市、自治区)281个站点自建站至200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20世纪50年代至今分为两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后一时段≥0℃积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根据热量指标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地区种植制度零级带的变化,综合考虑热量和降水两个指标研究了种植制度一级区界限的变化,并利用2000-2007年各省粮食产量分析了种植制度界限变化敏感区域粮食产量变化情况。结果(1)南方地区≥0℃积温整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60.1℃·d/10a,≥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光  刘志娟  陈阜  
【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指标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指标,采用经典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分析与1950s—1980年相比,未来30年(2011—2040年)及本世纪中叶(2041—2050年)全国种植制度界限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的种植北界的变化。【结果】(1)与19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田  曲辉辉  杨晓光  张晓煜  李茂松  
【目的】研究自然降水对四川省农业生态区作物需水的满足程度及其保证指数,为各区域充分合理利用降水资源,选择防旱避灾种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气温、海拔、干燥度、地形地势、地理位置等特点,将四川农业生态区划分为8个不同类型区,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订正各区域主要作物及其主要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初始生长期作物系数(Kcini)、生育中期作物系数(Kcmid)和成熟期作物系数(Kcend)),计算并比较各区域代表性站点的常见种植模式、主要作物、作物主要生育阶段自然降水对作物需水的满足度及其保证指数,选出各区域防旱避灾最优种植模式。【结果】①各种作物的Kcmi...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智敏  田小海  鄢圣芝  黄永平  
采用了系统工程、生态农业、农业气象、作物栽培、技术经济等原理,通过对江汉平原涝渍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性能解析、现有种植制度与新拓高效农业模式分析评价、高效优化机理的探讨,从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业结构调优,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筛选归纳了四类适宜的高效种植(养)模式,即“稳粮兴油”增值型;“稳棉机动”增值型;“粮经、粮饲兼顾”饲养型;“种地与养地”结合型。上述高效农业模式具有产品优化功能、结构优化功能、缓和大范围洪涝和自我调控补偿功能,它们既自成体系,各显特色;又互成体系,构成粮、经、饲、肥“四元”种植结构。必须实行有序高效模式自身水旱轮作,高效模式与传统耕作制度之间轮作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卞新民  冯金侠  
针对90年代种植制度变革的新特点,分析了间套作、复种及复种指数的意义,讨论了区别间套作的共生期标准、作物标准熟期与熟数系数以及面积系数等概念,提出了多样化的多元多熟种植条件下复种指数的计算规则和方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美青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嘉兴市种植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嘉兴市粮食产需平衡,略有节余目标的中心是改革种植制度,并就具体生产措施进行了论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金深  孙丽敏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 194 9~ 1998年河北省种植制度变化轨迹 ,结果表明 :①种植结构变化与作物比较效益直接相关 ,90年代以来全省棉花面积下降、大豆和蔬菜面积上升都是比较效益作用的结果。②全省稳定了以一年两熟为主体的熟制体系 ,种植模式向复合、高效发展 ,种植指数提高 ,相当于比 1952年扩大播种面积 151 1万hm2 。③今后河北省种植业发展的方向是优质、高效 ,并注重高产 ,目标是提高生产系统的复合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婷  赵文利  王哲怡  陆星彤  卢珊  
【目的】利用1986和1996年的十天合成NOAA-AVHRR-NDVI数据以及2000年SPOT-VEGETATION-NDVI数据对中国主要的种植制度(熟制)分布进行制图,对比二次差分法和离散傅里叶转换法对熟制信息提取的有效性;比较中国多年熟制分布图,研究中国近些年的熟制变化,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影响熟制变化的可能因素,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利用欧空局全球陆地覆盖数据(ESA Glob Cover),提取中国农业植被区域。其次,使用ENVI和Arc GIS软件,分别利用二次差分法和傅里叶变换法对1986年的植被指数数据进行农业熟制的分布提取,并以中国科学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