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9)
2023(9788)
2022(8019)
2021(7317)
2020(5854)
2019(13644)
2018(13337)
2017(26137)
2016(13499)
2015(15514)
2014(15732)
2013(15739)
2012(14702)
2011(13715)
2010(14373)
2009(13726)
2008(13135)
2007(12252)
2006(11145)
2005(9771)
作者
(40126)
(33656)
(33639)
(32022)
(21727)
(16063)
(15250)
(13207)
(12809)
(12278)
(11711)
(11666)
(11079)
(10757)
(10491)
(10330)
(9970)
(9772)
(9728)
(9146)
(8620)
(8244)
(8186)
(7999)
(7741)
(7716)
(7383)
(7026)
(6952)
(6489)
学科
(89570)
经济(89416)
(35607)
管理(34469)
方法(33491)
(28981)
数学(28968)
数学方法(28475)
(25824)
企业(25824)
地方(22411)
中国(19799)
业经(19788)
农业(19029)
(14401)
地方经济(13541)
(12861)
(12687)
理论(11669)
(11259)
金融(11257)
(10963)
(10838)
(10013)
银行(10012)
环境(9731)
(9723)
(9648)
贸易(9637)
(9322)
机构
学院(211410)
大学(208239)
(99810)
经济(97870)
管理(81782)
研究(72868)
理学(70023)
理学院(69288)
管理学(67921)
管理学院(67529)
中国(57030)
(43177)
(42919)
科学(40268)
(37301)
(35709)
财经(33954)
中心(33613)
(33483)
经济学(31955)
研究所(31907)
(30618)
经济学院(28305)
业大(27925)
(27317)
师范(27102)
北京(26427)
(25657)
(25233)
财经大学(24842)
基金
项目(133996)
科学(107113)
研究(99984)
基金(98457)
(83628)
国家(82909)
科学基金(72546)
社会(68797)
社会科(64093)
社会科学(64068)
(53372)
基金项目(51139)
教育(45356)
自然(44306)
自然科(43311)
自然科学(43305)
(42567)
自然科学基金(42512)
资助(41390)
编号(40381)
成果(32459)
(30127)
重点(29822)
(29807)
课题(28220)
国家社会(27979)
(26810)
教育部(26169)
人文(26036)
大学(25196)
期刊
(124747)
经济(124747)
研究(66016)
中国(43365)
(35968)
(31553)
管理(31335)
科学(28438)
学报(27224)
(24292)
金融(24292)
农业(23316)
大学(22430)
学学(21523)
业经(21212)
经济研究(19859)
技术(19810)
教育(18483)
财经(18378)
(15886)
问题(15337)
统计(13974)
技术经济(12772)
(12231)
决策(11288)
世界(10829)
商业(10751)
经济问题(10414)
农村(9959)
(9959)
共检索到32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惠雄  
市场经济与“三农”问题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浙江“三农”发展为此提供了最好的答案。浙江农民紧跟市场发展经济 ,已经有一半农民离开土地 ,一半土地离开了单纯粮食生产 ,使得浙江农民的就业观、生产观、环境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果是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教育倍受重视 ,生态环境日益变好。浙江农村已经形成了一种和谐乡村社会模式。 2 0 0 1年 1 0月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国内率先以地方法规形式颁布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使农民生活得到基本的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立军  王祖强  杨志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烈  
和谐社会的涵义是相当广泛的,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制度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葛振林  缪卓然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土地闲置、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生产形式单一、乡村文明失落等一系列"农村空心化"问题。本文选取宁海县南岭村、双林村、峡山村等3个典型村作为调研对象,对村集体、村民、企业、政府部门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总结提出了"政府全力支持,引进企业社会资本,鼓励村民主体参与,村集体协调"的"PPVC"发展模式。并基于村民满意度和幸福感等评价指标,实证分析了该模式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强力支持、村集体发挥积极作用、致富带头人的带动、外来企业投资促进、农民具备职业技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力  丁宗彦  
市场经济从产生以后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它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防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发挥计划经济的优势,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正面效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采取的形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兰岳云   陈觉   胡超  
浙江省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提升农村收入的重要策略。文章以浙江长兴县水口乡的旅游产业集群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经历了从自组织型到政府主导型,最终发展为多元协作型的转变。在这一演进过程中,集群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协商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四种类型。在自组织型模式阶段,由行业协会负责决策和协调工作,这一阶段的治理机制尚未成熟,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随着治理模式向政府主导型转变,政府成为决策的主导者,行业协会则提供协助。在这一阶段,政府推动了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的变革,但激励机制的发展仍显不足。进入多元协作治理模式阶段,不仅引入了激励机制,还对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优化。研究结果强调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治理策略的重要性,以确保治理机制与集群发展需求相匹配,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郎富平  
有效、公平的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择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富阳市东洲街道黄公望村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基层组织引导、企业(景区)带动、社区主导三种典型社区参与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共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多元化;社区参与内容较为单一,参与层次浅;社区参与的程度依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社区受益主要源自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教育机会的提供等。总体而言,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公平性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俞雅乖  高建慧  
生态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生态新农村的特征在于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乡村案例馆的宁波滕头村,其成功实践展示了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创新举措。生态新农村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落脚点,形成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良性循环,目的在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慧娟  吴雪飞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业态资源;为浙江乡村生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态的丰富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也正是乡村生态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盘活农业资源、做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文明素质,真正实现了旅游产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巧云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重点,加强法制建设是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是保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绍文  罗峦  
从阿马蒂亚·森的视角和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完善的市场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效率与公平的并重,本文分析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结果,二者是相容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振杰  盖玉妍  
为揭示员工和谐心智模式与创新绩效、组织公平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对浙江服务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与分析,证实了员工和谐心智模式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而且组织公平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相对于调节效应,和谐心智模式对创新绩效的解释力更强,而高、低两种和谐心智模式水平的员工对于组织公平有迥异的创新绩效,高水平和谐心智模式的员工在高组织公平情境下会有更佳的创新绩效表现,而同样条件下低和谐心智模式的员工则有较低的创新绩效。这对管理的启示是:通常情况下,提高员工的和谐心智模式对创新绩效管理很重要,而对于高和谐心智模式的员工,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新易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假设基础分析入手,比较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二者在主体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跨度、表现状态、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最后认为,市场经济不必然导致和谐社会,它也不等于和谐社会。这对于那些热衷于将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挂钩议事的人们,提出了一个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永新  
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中总是表现为人们对于个体生命处境的关照以及对于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追求,是真诚和真情转化为人性美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缺失就意味着人们失去了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操守。这种缺失与经济的市场化和诸如官本位等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有关。人文关怀对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