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1)
- 2023(7832)
- 2022(6367)
- 2021(6145)
- 2020(4727)
- 2019(11162)
- 2018(11087)
- 2017(19302)
- 2016(11529)
- 2015(13001)
- 2014(13359)
- 2013(12605)
- 2012(11844)
- 2011(10821)
- 2010(11505)
- 2009(10630)
- 2008(10556)
- 2007(9536)
- 2006(9018)
- 2005(8519)
- 学科
- 济(62777)
- 经济(62732)
- 管理(29859)
- 财(23722)
- 业(22158)
- 中国(20739)
- 教育(19581)
- 企(19225)
- 企业(19225)
- 方法(17868)
- 地方(17140)
- 数学(16209)
- 数学方法(16110)
- 制(13591)
- 财政(12955)
- 地方经济(11916)
- 学(11473)
- 体(11007)
- 政(10485)
- 业经(10469)
- 农(10277)
- 理论(10254)
- 务(9642)
- 财务(9638)
- 财务管理(9596)
- 融(9488)
- 金融(9488)
- 企业财务(9207)
- 银(8837)
- 银行(8837)
- 机构
- 大学(159898)
- 学院(155480)
- 济(73746)
- 经济(72253)
- 研究(62712)
- 管理(49679)
- 中国(44111)
- 财(43285)
- 理学(40908)
- 理学院(40389)
- 管理学(39814)
- 管理学院(39476)
- 京(34702)
- 所(31163)
- 科学(30709)
- 财经(29550)
- 范(29127)
- 师范(29028)
- 教育(28297)
- 研究所(27065)
- 经(26696)
- 江(26071)
- 中心(25816)
- 经济学(25000)
- 师范大学(24013)
- 北京(23790)
- 经济学院(22064)
- 院(21780)
- 财经大学(21485)
- 州(19614)
- 基金
- 项目(84607)
- 研究(72768)
- 科学(68106)
- 基金(58591)
- 家(48166)
- 国家(47605)
- 社会(46302)
- 社会科(43698)
- 社会科学(43686)
- 教育(41259)
- 科学基金(40464)
- 省(32703)
- 编号(31172)
- 成果(29333)
- 基金项目(28876)
- 划(28655)
- 课题(25578)
- 资助(24493)
- 年(21602)
- 部(21460)
- 自然(21026)
- 性(20997)
- 重点(20534)
- 自然科(20511)
- 自然科学(20506)
- 发(20359)
- 自然科学基金(20127)
- 教育部(20005)
- 规划(19359)
- 项目编号(18790)
共检索到27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鸣和
现代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教育具有外部经济溢出效益和缺乏灵敏的价格信号,市场不能或不完全能解决与教育有关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承担大部分教育经费,并对资源配置予以必要的干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和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都支持这一基本观点。 伴随我国经济的体制转换,教育财政正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廷星 梁宝柱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走向新阶段的显著标志。正确认识国家财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意义重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重塑财政理论,转换财政职能,更新理财思路,建立新型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庆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了长足进展,也面临多重困难。应该确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着眼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机制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此,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财政体制改革入手的,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关键阶段。深化财政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是当前财政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兴益 吴东胜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个目标,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也相应地要从集权型的、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转向政企分开、中央和省两级调控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在这个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这程中,财政和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财政和银行如何改革,尤其是两者在改革中确立什么样的关系,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大课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如玉
包括财政改革在内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财政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综合部门,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为它以国家身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它还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政改革是我国完整的经济体制改革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镜泉
一、财政必须通过改革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轨道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财政是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财政改革,大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转变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本身所固有的,它虽然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发展,但其基本职能是不会改变的。这里所说的转变职能,既不是要扩大其职能,更不是要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娅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在高等教育拔款体制、高等学校经费使用制度、经费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符合透明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的三项基本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将会不断深化 ,不断完善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高等教育 财政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贵华 柯小星
最近,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和运作中,财政的理论观点、职能作用、政策调控方式及手段如何更新转轨,这是财政经济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交流思想,本刊编辑部与全国中青年财政理论研究会于9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政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者,共25人.与会同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财政职能的转换、深化财政改革的对策思路等发表了意见.现将发言和书面材料整理如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深化财税改革的必要性魏革军: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新一届政府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方面作出了很多部署。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今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而财税改革是其中的重点。那么您认为,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有哪些重要意义?贾康: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维壮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给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提供了许多加速发展的机遇 ,同时也提出许多严峻的考验和要求。其中最集中最突出的 ,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适应入世的形势 ,如何建立一个高效、职能规范的政府 ,是当前面临的最迫切的政治任务之一。本文仅想从市场经济、廉政建设与财政监督这几个方面谈些想法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廉政建设 财政监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祥云 范丽萍
计划体制下的基础教育财政制度低效运行是1985年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的直接诱因。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农村经济体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构成了此次基础教育财政预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后基础教育财政制度运行绩效要明显优于改革前,分权化改革达到了制度设计者的预期目标——增加基础教育投入以扩充儿童入学的机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基础教育财政 分权化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一飞 许一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问题──再读许毅《改革十年的经济与财政》范一飞,许一鸣〔编者按〕今年适逢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界元老许毅教授80寿诞兼从事学术活动55周年。值此之际,本刊特发表范一飞、许一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问题》一文,以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杨之刚
一、财政困境与改革成本过去14年里,中国的财政制度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令人不安的是,这种变动似乎并没有带来一个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新的财政框架,而且导致了日益恶化的财政赤字。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有其必然性。改革前的中国经济体制若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刻画其特征,可概括成“财政主导”型。那时的财政收支囊括了政府和企业的主要收支,甚至包含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