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1)
- 2023(12646)
- 2022(10822)
- 2021(9706)
- 2020(8294)
- 2019(19053)
- 2018(18840)
- 2017(36240)
- 2016(19930)
- 2015(22944)
- 2014(23469)
- 2013(23155)
- 2012(21905)
- 2011(20181)
- 2010(20543)
- 2009(19550)
- 2008(19366)
- 2007(18025)
- 2006(15957)
- 2005(14811)
- 学科
- 济(101506)
- 经济(101388)
- 管理(61197)
- 业(53968)
- 企(44515)
- 企业(44515)
- 方法(38591)
- 数学(33929)
- 数学方法(33675)
- 财(24213)
- 中国(23739)
- 农(22955)
- 地方(22028)
- 制(21901)
- 学(20028)
- 业经(19544)
- 体(16062)
- 融(16035)
- 金融(16027)
- 银(15875)
- 银行(15841)
- 贸(15375)
- 贸易(15366)
- 行(15171)
- 易(14811)
- 农业(14427)
- 务(14371)
- 财务(14329)
- 财务管理(14290)
- 地方经济(14040)
- 机构
- 大学(302610)
- 学院(301634)
- 济(134937)
- 经济(132080)
- 管理(111369)
- 研究(106378)
- 理学(94098)
- 理学院(93077)
- 管理学(91572)
- 管理学院(91015)
- 中国(82512)
- 财(64467)
- 京(63897)
- 科学(61686)
- 所(54911)
- 农(50562)
- 财经(50090)
- 研究所(49064)
- 中心(48591)
- 江(47725)
- 经(45092)
- 经济学(43057)
- 业大(42648)
- 北京(40566)
- 农业(39641)
- 经济学院(38491)
- 范(37629)
- 院(37465)
- 师范(37230)
- 州(36943)
- 基金
- 项目(188806)
- 科学(147845)
- 研究(138857)
- 基金(136578)
- 家(118259)
- 国家(117297)
- 科学基金(99650)
- 社会(89149)
- 社会科(84456)
- 社会科学(84430)
- 省(73665)
- 基金项目(71520)
- 教育(64076)
- 自然(62238)
- 划(61511)
- 自然科(60769)
- 自然科学(60748)
- 自然科学基金(59673)
- 资助(56549)
- 编号(56317)
- 成果(47369)
- 重点(42863)
- 部(42705)
- 发(41161)
- 课题(39835)
- 创(38584)
- 制(38068)
- 国家社会(37061)
- 教育部(36754)
- 创新(36298)
- 期刊
- 济(159550)
- 经济(159550)
- 研究(94894)
- 中国(63588)
- 财(52525)
- 学报(46447)
- 农(46370)
- 管理(42522)
- 科学(41820)
- 大学(35302)
- 学学(33490)
- 融(32711)
- 金融(32711)
- 农业(30248)
- 教育(29612)
- 技术(27022)
- 财经(26857)
- 经济研究(26082)
- 业经(23437)
- 经(23165)
- 问题(20543)
- 技术经济(16506)
- 贸(16423)
- 业(15715)
- 统计(15167)
- 理论(15014)
- 世界(14567)
- 国际(14260)
- 版(14139)
- 商业(14028)
共检索到47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节礼 吴健明
市场经济是指一种由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基本经济领域起基础调节作用的经济组织形式。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其表现就是商品经济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普遍形式)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中的表现形式。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不同含义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体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顺福 何文君
中日市场体制建立在世界经济演变过程中,两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演进均有着某种相似,而在借鉴基础上与本国现实进行的兼容又决定了两国市场体制的重大差异。但市场体制对经济的一致有效激励使两国在20世纪都创下了世界经济奇迹。
关键词:
体制兼容 后发优势 资源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福仁
本文从理论上对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属性与特征、市场与市场的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揭示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效率性的本质属性,描述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生全 谢卫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中的关键问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在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具有怎样的职能,以及为实现这一职能而应该拥有的调控手段和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则
对传统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剖析宋则当人们发现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非尽善尽美而着手改变它的时候,一个反思性的问题总是萦绕不散,这就是:当初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时间先后、国土大小为什么都选择了产品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温故而知新。在我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校企合作存在着政策制度、运行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现实基础、问题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宋永生
入世在即 ,我国保险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加速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的改革创新 ,在选人上宁缺勿滥 ,用人各尽其才 ,做好精确的岗位描述和职位预测 ,组建招募人才快速反应小组 ,建立任前公示制 ,设立后备人才库 ,重用“顶尖”人才 ,优待专业骨干 ,发展员工职业生涯 ,稳定人才队伍 ,建立累积性福利待遇制 ,使公司员工尽其所能为公司作出最大贡献 ,从而发展壮大我国保险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新立 陈文志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从这一目标出发,当前实行的外贸运作机制必须进行重大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外贸运作机制,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外贸的间接行政管理机制、自主运营机制、中观协调机制和法制监督机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外贸运作机制》一文,对这四个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值得一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蓉
新税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刘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按照统一、公平、简化、规范的原则,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税制。本文拟就新税制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及意义作一些分析。一、新税制与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宝安
本文总结分析西方工业化的的基本经验和体制条件,探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基本含义 体制条件 制度保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常奎虎 王淑秀 李卫平 吴跃 陈丽蓉 李益天 谢华汇 张林寿 张文智 何发存 曾波 唐国华 郑桂森 张延风 李开彬 赵建国
建国以来,我国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随着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几经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978年以前的"统存统贷"管理体制;1979年至1984年的"差额包干"管理体制;1985年以来的"实贷实存"管理体制,并从1989年起在"实贷实存"的基础上把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了"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管理体制。随着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作为宏观金融调控具体形式的信贷资金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如何构造?这个问题引起了广大经济金融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他们从实践感受出发,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发表了很有价值的意见,现选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国家界定政府职能的市场失灵法、政府失灵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和社会因素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考察了西方国家对政府一般经济职能和特殊经济职能的界定;这些考察对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旭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