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3)
2023(4380)
2022(3588)
2021(3079)
2019(5562)
2018(5155)
2017(10438)
2016(5295)
2015(6210)
2014(6329)
2013(6426)
2012(6350)
2011(6165)
2010(6484)
2009(6160)
2008(5787)
2007(5534)
2006(5303)
2005(5120)
2004(4751)
作者
(16767)
(14247)
(14068)
(13511)
(9215)
(6580)
(6373)
(5497)
(5344)
(5087)
(4990)
(4738)
(4644)
(4577)
(4522)
(4451)
(4148)
(4110)
(4099)
(3682)
(3551)
(3438)
(3344)
(3310)
(3260)
(3254)
(3063)
(2942)
(2751)
(2725)
学科
(53812)
经济(53790)
方法(15110)
管理(15061)
地方(14294)
数学(13888)
数学方法(13862)
地方经济(11483)
(10976)
中国(9678)
(8646)
企业(8646)
(7665)
业经(7653)
(6893)
金融(6893)
经济学(6693)
(6267)
(6036)
环境(5703)
(5462)
银行(5462)
(5364)
(5225)
(5128)
(5117)
贸易(5109)
产业(4923)
(4917)
(4810)
机构
大学(93670)
学院(92176)
(55406)
经济(54561)
研究(36741)
管理(33225)
中国(28699)
理学(27631)
理学院(27307)
管理学(27083)
管理学院(26868)
(23120)
经济学(19489)
(19214)
财经(18425)
(18259)
科学(17289)
经济学院(17165)
(16682)
研究所(16021)
中心(15700)
(13974)
财经大学(13624)
北京(12794)
(12381)
(11848)
师范(11798)
社会(10980)
(10836)
经济研究(10710)
基金
项目(51189)
科学(41427)
研究(38989)
基金(38859)
(32544)
国家(32300)
社会(28208)
科学基金(28060)
社会科(26908)
社会科学(26900)
基金项目(19462)
(18306)
教育(17539)
资助(16798)
自然(15669)
自然科(15316)
自然科学(15313)
(15179)
自然科学基金(15054)
编号(14076)
(13076)
经济(12972)
(12653)
国家社会(12399)
(12328)
成果(11967)
重点(11550)
教育部(11303)
发展(11174)
(11021)
期刊
(70477)
经济(70477)
研究(37167)
中国(17666)
(17227)
管理(14728)
(13454)
金融(13454)
经济研究(12898)
财经(11313)
科学(10408)
(9954)
学报(9511)
技术(8937)
(8813)
问题(8748)
业经(8310)
大学(8028)
学学(7682)
教育(7458)
技术经济(7034)
(6930)
世界(6573)
国际(6477)
统计(6133)
经济问题(5625)
农业(5549)
经济管理(5361)
商业(5336)
经济学(5231)
共检索到157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贤君  李明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困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目前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则是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基础。 本文根据1993年4月间,广州教科所德育研究室对广州市所属的市区、经济较发达的番禺、经济较落后的从化三个地区,15所不同层次的普通中学,2400多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国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念与学校德育●龚国勤广东省顺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市(县)之一。在市场经济发育日趋成熟的社会氛围中,顺德正在不断探索学校德育新的发展道路。一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改革开放以来,顺德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奇迹般地发展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序潘懋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工作,是当前各级学校,尤其是以接触社会实际较多、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年为培养对象的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小李  
注意力经济是网络时代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态。受注意力经济影响,青少年群体生成了带有鲜明注意力烙印的成长需要,但同时又衍生出了若干不利于其道德成长的"网络症候"。成长需要的正当性以及相关"网络症候"的亟待诊治,正是注意力经济冲击下学校德育所面临的时代挑战。面对此种挑战,学校德育的行动路径只能是:尊重注意力经济冲击下的人性需要,引导和帮助年轻一代做自己注意力的主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檀传宝  
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子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文彦  
20多年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一崭新的历史转型期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它怎样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如何积极改革并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向东  
香港学校德育评介许向东只有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十年创造了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第三黄金市场、第一集装箱港等经济奇迹。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香港政府确立“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开发智力资源以弥补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向阳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 ,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本文对激进的道德主义进行批判和分析 ,并基于一种温和的相对主义观点提出学校德育改革若干建议 :从求同转向求同存异 ,从规范转向规范和描述相兼顾 ,从对抗转向对话 ,从德目教学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行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邱昆树  王小飞  王真  
随着学校德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引下,学校德育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校德育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如道德主体上"自我"的个体化、德育内容上"德性"的边缘化、德育方法上"对话"的形式化等。破解这些困境,学校德育应该居于中道,在"个体"与"关系"之间确立道德主体、在"规则"与"德性"之间确立德育内容、在"灌输"与"对话"之间确立德育方法,并由此融合汇通而逐步积淀形成我国现代德育的文化根基,使学校德育真正地实现其培育整体的"人"的目标和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笔者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喻学林  
学校肩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因此学校德育被赋予了众多的功能,寄予着社会的厚望。但以今日的德育理论研究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和德育的现实状况而论,德育不是万能的。学校德育的有限作用决定了学校德育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层次和水平上对个体品德进行培养,对个体的社会教化只能起引导而不是决定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玉明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在我国大陆已消声匿迹了30多年的私立学校,近几年又“破土”再生。私立学校的再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褒者有,贬者也有,持观望和怀疑态度的也不少。如何看待这一古老而又新生的事物;它究竟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联系;怎样才能将其引入正常轨道,使其健康发展,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力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可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