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3)
- 2023(7921)
- 2022(5957)
- 2021(5105)
- 2020(3959)
- 2019(8963)
- 2018(8691)
- 2017(17398)
- 2016(9004)
- 2015(10336)
- 2014(10635)
- 2013(10465)
- 2012(9617)
- 2011(8986)
- 2010(9265)
- 2009(9004)
- 2008(8751)
- 2007(8238)
- 2006(7884)
- 2005(7723)
- 学科
- 济(71430)
- 经济(71387)
- 管理(25945)
- 业(24694)
- 企(21981)
- 企业(21981)
- 方法(19765)
- 数学(17481)
- 地方(17479)
- 数学方法(17437)
- 业经(16038)
- 中国(15601)
- 制(12999)
- 地方经济(12220)
- 农(12074)
- 银(11858)
- 银行(11853)
- 行(11135)
- 学(9973)
- 融(9811)
- 金融(9811)
- 财(9165)
- 体(8772)
- 发(8506)
- 产业(8170)
- 农业(7978)
- 贸(7705)
- 贸易(7693)
- 环境(7470)
- 经济学(7427)
- 机构
- 学院(146172)
- 大学(146054)
- 济(78229)
- 经济(76931)
- 研究(54044)
- 管理(53809)
- 中国(45743)
- 理学(44687)
- 理学院(44234)
- 管理学(43691)
- 管理学院(43409)
- 财(34731)
- 京(30503)
- 科学(27458)
- 财经(27422)
- 所(26817)
- 经济学(26720)
- 经(24809)
- 中心(23815)
- 研究所(23666)
- 经济学院(23640)
- 江(22921)
- 财经大学(20301)
- 北京(19888)
- 农(19355)
- 院(18637)
- 州(18259)
- 范(16950)
- 师范(16824)
- 银(16373)
- 基金
- 项目(85042)
- 科学(68212)
- 研究(63762)
- 基金(63718)
- 家(54120)
- 国家(53707)
- 科学基金(46776)
- 社会(44987)
- 社会科(42805)
- 社会科学(42791)
- 基金项目(32563)
- 省(31641)
- 教育(27686)
- 自然(27001)
- 自然科(26407)
- 自然科学(26402)
- 资助(26171)
- 自然科学基金(25968)
- 划(25663)
- 编号(24229)
- 发(20081)
- 国家社会(19786)
- 成果(19771)
- 重点(19184)
- 部(19102)
- 发展(17298)
- 济(17163)
- 教育部(17091)
- 课题(17074)
- 展(17065)
共检索到242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采庆
国有企业民营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趋势。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实行各种制度的国家的国营经济,虽范围不同,速度不等,但都呈现了民营化浪潮。近14年来我国进行的企业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个民营化过程。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下,怎样理解民营化,其有无必然性,如何推动实施?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峰
国有商业是我国商业的主体。国有商业的改革,是整个商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14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逐步削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地强化、扩大、发展。而与这一进程同步,在商业领域中,国有商业的经济实力在削弱,市场份额在缩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艳 王浣尘
基于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实背景,本文将产品市场开放和国有企业民营化置于一个框架内进行分析,探讨在政府、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多方博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民营化可能导致本国企业降低产量,其原因在于产权变化后的企业在决定产量时较少考虑维持就业等非利润因素,同时由于国外企业参与了竞争,减少了其垄断利润。接下来分析了技术创新、税率等因素的变化对均衡产出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本文结论所蕴涵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民营化 WTO 市场开放 产业竞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欧瑞秋 李捷瑜 李广众 李杰
本文在社会福利视角下运用混合寡头模型对国有企业及部分民营化的国有企业研究发现:在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保持完全国有是国有企业作为领导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对国有企业进行部分民营化是同步产量博弈和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的最优选择。在上述三种博弈中,国有企业作为跟随者的序贯产量博弈实现的社会福利水平最高。这些结论不仅揭示了部分民营化策略的重要价值,同时强调了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须伴随着国有企业定位的改变,即国有企业须从主导市场供应的领导者角色向补充市场供应的跟随者角色转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部分民营化 混合寡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义中 李丹
本文利用投资组合理论效用分析方法 ,结合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 ,在分析国有资本投资和民营化效用的基础上 ,提出 :国有企业改革应不断地推进民营化的进程 ,使国有股份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 ,从而提高企业的预期收益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关键词:
投资组合 效用理论 民营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上国
区域开放强化了产品和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推进了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一方面 ,区域开放使国有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增加民营化的净收益 ,促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另一方面 ,区域开放将吸引更多的跨区域并购主体来参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造。入世后 ,民营化将可能进一步向一些垄断行业和大中型企业扩展 ,同时 ,外资并购也会增多。
关键词:
开放 国有企业 民营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广子 刘力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民营化数据,考察了原国有控股股东在民营化后上市公司中持股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发现,民营企业获取政治联系的动机是原国有控股股东在民营化后的上市公司中持有股份的重要原因。政治联系对于民营企业的价值越大,原国有控股股东在民营化后的公司中持有股份的可能性越高,持股比例也会越高,同时在上市公司股东中,越是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进一步的证据表明,当原国有控股股东在民营化后的上市公司中持有股份时,上市公司民营化后贷款占比下降幅度显著降低,说明这种政治联系为上市公司带来了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满城
本文采用非关税壁垒作为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指标,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作为经济改革的指标,在一个两阶段的古诺数量竞争分析框架下,探讨了非关税壁垒变动与国有企业民营化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一定会促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这也验证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改革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严若森
本文结合国外既有相关研究,重点从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外部推力、内生机制、最优均衡模型以及超产权论与最优经济转轨路径等五大方面,对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既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并指出,就中国经济转轨及中国经济重构的绩效而言,国有企业民营化其实只是一个相对表面的初始变量,如何基于市场竞争结构与相关制度供求的变化而将国有企业民营化整合于企业治理优化的控制系统中,才是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经济转轨 国有企业民营化 企业治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万立明
本文分析认为韩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民营化大致经历了大型商业银行的民营化、专业银行的民营化、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先国有化后民营化以及借助外资力量进行民营化几个阶段。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深化;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和引导;产权私有化不等于经营自主化;借助外资加速民营化的进程。
关键词:
韩国 国有商业银行 民营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庆学
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孟庆学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它已经进入高速成长阶段,社会需求、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要求社会资源重新配置;另一方面,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资源配置方式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悦
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李悦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汤谷良 戴璐
本文通过武昌鱼的案例,从国有上市公司部分民营化后国有法人大股东的高管和民营大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出发,揭示武昌鱼重组之后业绩恶化的公司治理因素,并对两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合谋掏空现象,从制度背景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部分民营化 重组 掏空 代理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艳 孙培源 杨忠直
结合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实背景,研究了产品市场开放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问题,探讨了政府、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各方参与主体的策略博弈,分析了转移定价、民营化水平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变化对企业产出和利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本文结论所蕴涵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民营化 WTO 市场开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采庆 李殿平
商业部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通过我国14年来的商业改革,已经基本实现。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企业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国有民营问题重新成为舆论界、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一。这里谈点我们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