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0)
2023(4903)
2022(4034)
2021(3445)
2019(6178)
2018(5833)
2017(11903)
2016(5943)
2015(6914)
2014(7158)
2013(7226)
2012(7100)
2011(6615)
2010(6832)
2009(6614)
2008(6326)
2007(5966)
2006(5517)
2005(5327)
2004(4947)
作者
(18437)
(15538)
(15343)
(14676)
(10069)
(7208)
(7050)
(5965)
(5787)
(5567)
(5504)
(5136)
(5081)
(4994)
(4863)
(4746)
(4516)
(4488)
(4436)
(3979)
(3918)
(3770)
(3672)
(3594)
(3576)
(3545)
(3312)
(3179)
(3024)
(2992)
学科
(56244)
经济(56220)
方法(16755)
管理(16015)
地方(15174)
数学(14192)
数学方法(14153)
(12299)
地方经济(11555)
(10826)
企业(10826)
中国(10366)
业经(9385)
(8120)
(7114)
金融(7113)
(6951)
经济学(6733)
产业(6667)
(6405)
(5919)
环境(5840)
(5736)
银行(5736)
(5636)
(5575)
贸易(5568)
(5544)
市场(5502)
(5430)
机构
大学(102132)
学院(101920)
(57954)
经济(57015)
研究(38504)
管理(36705)
理学(30559)
中国(30524)
理学院(30214)
管理学(29897)
管理学院(29682)
(24489)
(20798)
经济学(20177)
财经(19557)
(18862)
科学(18384)
经济学院(17767)
(17694)
中心(16672)
研究所(16508)
(15277)
财经大学(14454)
北京(13619)
(13013)
(12647)
师范(12584)
(12121)
社会(11810)
科学院(11416)
基金
项目(57375)
科学(45968)
研究(43740)
基金(43017)
(35898)
国家(35609)
社会(31634)
科学基金(30948)
社会科(30137)
社会科学(30128)
基金项目(21761)
(20923)
教育(18906)
资助(18241)
自然(17150)
(16932)
自然科(16764)
自然科学(16761)
自然科学基金(16473)
编号(16377)
(13966)
成果(13767)
国家社会(13650)
(13573)
经济(13461)
(13216)
重点(12765)
发展(12241)
(12084)
教育部(12049)
期刊
(74633)
经济(74633)
研究(38562)
中国(18810)
(18422)
管理(16511)
(13952)
金融(13952)
经济研究(13340)
财经(12035)
科学(11838)
学报(11156)
(10619)
(9829)
大学(9389)
问题(9333)
业经(9205)
学学(9048)
技术(8721)
(7346)
技术经济(7334)
世界(6874)
国际(6741)
统计(6407)
农业(6221)
教育(6152)
经济问题(5976)
商业(5971)
经济管理(5763)
改革(5452)
共检索到17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蔚华  
任何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必将震荡某一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要求文化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变革,植根于最古老的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受着最严重的挑战。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成为当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深入研究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批判地吸收、改造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合理的因素,对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促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同样,也引起了文化反思。社会灿烂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之间有无共性?二者能否结合?它们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怎样互补,相辅相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功能?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玉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 ,它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 ,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形成“有中国特色”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念  
从经济学上讲,对健康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外在正效益,即是说人们对这种健康的文化消费,不仅是消费者本身从中获得效用,同时其他人也可能因此而获得效用,消费者的利益外在化了。就一社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必将会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等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文化结构和功能变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日斯,巴音吉日嗄拉  
市场经济不仅有其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而且必须以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剖析蒙古国传统文化特质、传统文化网络与作用机制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等对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将蒙古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现代市场经济原则融为一体,作为当今蒙古国市场经济的文化与伦理道德基础,从这种新发展观所产生出来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不同于西方式的,也不同于日本式的市场经济,它的性质将由现代市场经济原则与蒙古国文化特质的相互作用、影响所决定。本文把它称为“蒙古国礼法型市场经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斌  
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亟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理想信念。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正能量、正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四个全面”布局,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造有为政府;“守诚信、崇正义”的思想有助于建立有效市场,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型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基于上述结论,建议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统筹处理“守”与“变”和“中”与“外”两组关系,抓好中小企业人员、基层官员、青年学生等三个“重点群体”,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丕让  
传统文化与当代经济伦理张丕让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任何一个重大历史变革,其背后必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精神力量在导引着事变的演进,而这种精神力量又必然与一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历史渊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春玉  张志坤  张闯  
现有研究发现边界人员私人关系能够抑制渠道投机行为,但对于如何增强以上治理效果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尤其缺乏本土语境下的研究。本研究遵从双重伦理格局,即传统文化伦理和市场经济伦理的引导,依据制度理论和渠道治理理论,分别在企业外部制度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层面,探索私人关系抑制投机行为的有利情境。通过收集双边匹配一手调查数据以及二手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在企业领导对边界人员支持力度较大的企业中,私人关系抑制投机行为的效果会增强。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儒家思想影响增强私人关系对投机行为抑制作用的效果愈发明显。本研究为双重伦理格局对私人关系抑制投机行为效果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回应了与私人关系治理机制相关的学术争论,有助于丰富本土语境下的渠道治理机制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韦森  
本文旨在考察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行程中道德伦理与市场秩序变迁的内在关联机制。通过评介 Greif教授基于 1 1至 1 2世纪地中海周边两大“商贸社会”文化信念的差异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形式和变迁的历史博弈分析 ,本文发现 ,讲诚信、美德和良善的集体主义或社群主义社会 ,往往静滞于一种习俗经济而难以导致一个发达的现代商业体系 ,而不讲诚信道德且自私自利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社会 ,却容易衍生出一个法治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诚信”问题的今天 ,这一历史博弈结果和演进机制发人深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军  
经济交易:传统经济与市场经济刘军一、对传统经济与市场经济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在本文中,市场经济一词是与传统经济对应的。这种划分方法包含着时间维向,而从时间维向看,应将传统经济定义为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前的经济。纵观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则在本文所说的传统经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风  
市场经济与精神文化卢风二十世纪的历史给人类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是:亚当·斯密所阐述的市场经济理论是不可以轻易加以抛弃的,市场经济是现阶段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超越的经济运行模式。在亚当·斯密看来,人们的贪婪或发财致富的冲动通过市场以物化的、似乎自动的方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雅琳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认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阶层即观念人力资本,而观念人力资本阶层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指出传统文化作为观念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的来源之一,内生化并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在传统文化积淀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