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3)
- 2023(16018)
- 2022(13290)
- 2021(12154)
- 2020(9909)
- 2019(21943)
- 2018(21381)
- 2017(41114)
- 2016(21824)
- 2015(24449)
- 2014(24240)
- 2013(24266)
- 2012(22470)
- 2011(20116)
- 2010(20921)
- 2009(19975)
- 2008(19935)
- 2007(18160)
- 2006(16626)
- 2005(15436)
- 学科
- 济(118194)
- 经济(118078)
- 业(93906)
- 企(75448)
- 企业(75448)
- 管理(75369)
- 农(47833)
- 方法(39194)
- 财(37657)
- 业经(34053)
- 农业(31923)
- 中国(31582)
- 数学(30560)
- 数学方法(30410)
- 地方(29125)
- 制(24081)
- 务(21954)
- 财务(21931)
- 财务管理(21881)
- 企业财务(20753)
- 技术(18867)
- 策(18804)
- 体(18453)
- 贸(18044)
- 贸易(18027)
- 易(17396)
- 银(17338)
- 银行(17328)
- 融(17255)
- 金融(17254)
- 机构
- 学院(324217)
- 大学(313744)
- 济(152144)
- 经济(149461)
- 管理(127323)
- 研究(109724)
- 理学(107762)
- 理学院(106770)
- 管理学(105574)
- 管理学院(104979)
- 中国(89966)
- 财(74740)
- 京(64944)
- 科学(59687)
- 农(59672)
- 财经(55423)
- 所(54753)
- 江(52007)
- 中心(50555)
- 经(50002)
- 研究所(48056)
- 经济学(46649)
- 农业(45056)
- 业大(44593)
- 经济学院(41739)
- 北京(41057)
- 州(40625)
- 财经大学(39997)
- 范(38505)
- 师范(38218)
- 基金
- 项目(197654)
- 科学(157971)
- 研究(152077)
- 基金(143960)
- 家(121781)
- 国家(120548)
- 科学基金(105847)
- 社会(101674)
- 社会科(96236)
- 社会科学(96213)
- 省(79436)
- 基金项目(75477)
- 教育(67323)
- 自然(63281)
- 划(63023)
- 编号(62501)
- 自然科(61849)
- 自然科学(61837)
- 自然科学基金(60764)
- 资助(57701)
- 成果(49751)
- 发(48366)
- 部(44043)
- 创(43834)
- 重点(43546)
- 课题(42477)
- 国家社会(42279)
- 业(41149)
- 发展(40491)
- 创新(40230)
- 期刊
- 济(191631)
- 经济(191631)
- 研究(104214)
- 中国(70970)
- 财(63009)
- 农(61451)
- 管理(51834)
- 科学(41283)
- 农业(40945)
- 学报(39662)
- 融(38943)
- 金融(38943)
- 业经(34889)
- 大学(32333)
- 学学(31132)
- 技术(29988)
- 经济研究(29919)
- 财经(29232)
- 教育(27966)
- 经(25373)
- 问题(24512)
- 业(21629)
- 技术经济(19935)
- 世界(19241)
- 贸(18205)
- 商业(17027)
- 经济问题(16386)
- 现代(16360)
- 农村(15878)
- 村(15878)
共检索到522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国光
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发展及财政支农丁国光一、市场经济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农业、农民和农村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为农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在,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崎
财政支农与发展海南效益农业郑崎一、海南发展效益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中,海南目前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热带农业与旅游业,近几年来的统计资料也表明,虽然建省初期的两三年,农业受到了相对的冷落,但仍表现出其强大竞争力,并从90年代后就进入了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孟纪庚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李建民,孟纪庚一、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指导思想(一)财政支农政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必须建立政府对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宏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玥
采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山西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西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两两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短期因素对山西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与财政支农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财政支农在长期会对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产生影响,而农业现代化则促进了山西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也会对财政支农支出产生影响,财政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补贴。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发展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永芳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自我积累能力差。同时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农业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较差 ,所以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财政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财政农业投资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善财政农业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 农业 农业投资 投资结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07年以来,自治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范围,引导农业保险承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兴端 徐万刚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分析、格朗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采用1978~2009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财政支农是农业发展的格朗杰原因,但反之不成立;金融支农与农业发展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格朗杰因果关系。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对农业发展具有长期的正向支持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农业发展 长期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磊
文章从财政支农政策角度分析农业经济政策对农业经济绩效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选取2007—2016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绩效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黎平
财政支持是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的两个主要指标与代表农业经济增长的农业总产值进行基于时间序列的参数回归分析,发现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证实了财政支农支出主要指标与农业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发现支农支出对农业增长的效果明显,为进一步的惠农富农利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起到有的放矢的论证。
关键词:
三农 支农支出 时间序列 回归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擎 魏朗 张期翔
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各省市区1999~200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市区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市区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冬梅 韩益鸣 张玲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信用的发展与管理□刘冬梅韩益鸣张玲一、财政信用活动方式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培植财源,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信用资金活动方式主要有:1.以拨付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方式直接借给企业使用。2.在预算内列为财政当年预算,以拨付周转金形式划给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学云 曾建国 李学初 王金莲 吕济熙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唐学云,曾建国,李学初,王金莲,吕济熙一、现状农业这一弱质产业,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和难点:(一)来自农业生产主体的不利因素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维刚 欧阳建勇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并优化结构、提升绩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多重作用机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绝对水平不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实证考察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显著的直接负相关关系,财政纵向失衡扩大的同时公共财政支农支出也显著增加,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完善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良性竞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 田杰 李志平 易法海
文章首先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1980~2004年全国25个省市的地方财政支农与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截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效率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结合各地区的农业区位商值,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分成四类农业竞争力地区。相应的提出三种农业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