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9)
- 2023(14714)
- 2022(12879)
- 2021(12045)
- 2020(10043)
- 2019(23009)
- 2018(22962)
- 2017(44809)
- 2016(23933)
- 2015(26970)
- 2014(26927)
- 2013(26425)
- 2012(23918)
- 2011(21705)
- 2010(21980)
- 2009(20476)
- 2008(19430)
- 2007(17163)
- 2006(15023)
- 2005(13357)
- 学科
- 济(114809)
- 经济(114708)
- 管理(69198)
- 业(62904)
- 企(53347)
- 企业(53347)
- 方法(48950)
- 数学(43183)
- 数学方法(42496)
- 中国(25431)
- 农(24573)
- 地方(24148)
- 财(23290)
- 业经(22527)
- 学(22284)
- 理论(17548)
- 制(17492)
- 贸(17157)
- 贸易(17144)
- 易(16523)
- 农业(16148)
- 和(15782)
- 环境(15394)
- 融(15284)
- 金融(15282)
- 务(15063)
- 财务(14981)
- 财务管理(14953)
- 银(14949)
- 银行(14915)
- 机构
- 学院(342678)
- 大学(342349)
- 济(143929)
- 经济(140900)
- 管理(137227)
- 理学(118847)
- 理学院(117597)
- 管理学(115337)
- 管理学院(114727)
- 研究(113257)
- 中国(85502)
- 京(71995)
- 科学(68244)
- 财(64078)
- 所(56238)
- 财经(51660)
- 研究所(50969)
- 中心(50838)
- 农(48869)
- 江(48723)
- 业大(47918)
- 经(46862)
- 北京(45753)
- 范(43850)
- 经济学(43764)
- 师范(43490)
- 院(40913)
- 州(39983)
- 经济学院(39034)
- 财经大学(38435)
- 基金
- 项目(230026)
- 科学(181191)
- 研究(169167)
- 基金(166966)
- 家(144011)
- 国家(142857)
- 科学基金(123799)
- 社会(106744)
- 社会科(101269)
- 社会科学(101240)
- 省(89660)
- 基金项目(87828)
- 自然(80608)
- 自然科(78742)
- 自然科学(78727)
- 教育(78339)
- 自然科学基金(77276)
- 划(74830)
- 资助(70500)
- 编号(69618)
- 成果(55700)
- 重点(51054)
- 部(50477)
- 发(48850)
- 课题(47527)
- 创(47426)
- 创新(44206)
- 教育部(43949)
- 科研(43600)
- 大学(43449)
- 期刊
- 济(161983)
- 经济(161983)
- 研究(103425)
- 中国(61271)
- 管理(51889)
- 学报(49262)
- 财(48154)
- 科学(47002)
- 农(44076)
- 大学(37713)
- 教育(36189)
- 学学(35678)
- 技术(31543)
- 融(31247)
- 金融(31247)
- 农业(30573)
- 经济研究(27327)
- 财经(25833)
- 业经(25448)
- 经(22128)
- 问题(19949)
- 技术经济(18471)
- 统计(17410)
- 理论(17187)
- 图书(16611)
- 商业(16181)
- 策(15508)
- 现代(15446)
- 实践(15433)
- 践(15433)
共检索到502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亚静 于淑艳 吴涛
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而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债规模管理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以市场经济作为研究背景,对国债适度规模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证角度研究了近十年国债的发行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 市场经济 国债适度规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京焕
传统国债规模量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既定国债规模的实际国债负担;既定国债规模对政府和相关主体产生的实际国债负担决定于国债收益;适度国债规模,是能够保证国债收益高于国债成本并与政府预算结构相适应的国债面值总额;在保证国债收益高于国债成本的前提下,国债规模的扩大不会产生国债负担,从而不会对未来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敬明 雷赤钧
国债规模适度性研究戴敬明雷赤钧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国债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得较多,也比较深入,既有纵向比较,也有横向比较,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对于国债规模亦即“度”的研究却有待深入。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实质上是一部“四大平衡”的历史,而“四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红彬
一、高校负债经营的成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高校经营活力普遍增强,表现为正逐步从政府办学向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方向转变,其自主经营逐渐形成,特别是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势头增强。投资主体开始换位,由国家投资为主,社会、高校为辅,转为国家、高校、社会共同投资,再逐步转为高校投资为主,国家、社会为辅的投资新格局。由于国家拨给高校的教育经费约60%~70%要用于吃饭,其投资及收益中用于发展的基金十分有限,优化经营所需的新增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产要用的资金只有依靠借贷,负债经营的形式便应运而生。高校需要的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后者金额巨大。高校负债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关于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认识贾康虽然有时可以听到对于“国债适度规模”这一命题激烈的反对意见,认为“国债不是债”,其余额可越滚越大,借新还旧,不存在规模限制,但我一向认为,从理论上说,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德旭
1981年,中国政府结束了长达20年的“无债时代”,重新启动国债市场,筹集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年来,中国国债市场从无到有,规模日益扩大,功能日渐增强,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联也日趋紧密.随之而来的是也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如国债发行市场究竟保持多大的规模才适宜,如何看待并扭转国债流通市场严重滞后于国债发行市场的格局,怎样进一步发挥国债市场在经济建设、宏观调控中的独特作用,国债市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国债市场从发育到成熟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限于篇幅,本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刁伟涛
整理我国30个省份在2010年底、2012年底、2013年6月底和2013年底4个时间点的地方债务数据,构建相应的面板模型对其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和估测。结果表明,在2012年以后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日趋弱化,而负面影响则逐步显现,这一时点上的债务规模基本可以对应为适度规模。因此,地方债务的举借和投资要转变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更多地从"供给侧"谋划和发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适度规模 供给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改姣 孙海渔
下岗失业问题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在认识我国存在失业的基础上 ,承认市场经济下失业的必然性 ,充分认识和利用适度失业的积极作用 ,对于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者及全社会素质 ,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适度失业 失业率 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贾康
国债适度规模债种结构与利率匹配贾康我国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国债的发行以来,国债发挥了政府筹资和调节经济的重大作用,有关国债管理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讨。这里对我认为需要加深认识的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看法,就教于大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喜 孙英隽
我们在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我国1985—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对这种相互关系的强度进行了动态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国债发行规模的原因,对国债发行规模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但财政政策国债发行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为弱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