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0)
2023(12801)
2022(11208)
2021(10558)
2020(8822)
2019(20392)
2018(19910)
2017(39917)
2016(21223)
2015(23876)
2014(23688)
2013(23422)
2012(21383)
2011(19203)
2010(18944)
2009(17511)
2008(17307)
2007(15351)
2006(13390)
2005(11938)
作者
(59997)
(49457)
(49239)
(46874)
(31788)
(23617)
(22566)
(19416)
(19082)
(17829)
(17272)
(16644)
(15610)
(15535)
(15504)
(15312)
(14795)
(14459)
(14295)
(14128)
(12096)
(12018)
(11998)
(11279)
(11106)
(10992)
(10991)
(10769)
(9977)
(9575)
学科
(85549)
经济(85447)
管理(63565)
(62758)
(52075)
企业(52075)
方法(44486)
数学(39217)
数学方法(38883)
(23734)
(23349)
银行(23202)
中国(23111)
(22860)
(21784)
(21062)
业经(18575)
(18245)
金融(18244)
(16325)
财务(16267)
财务管理(16232)
(16040)
(15758)
贸易(15742)
地方(15561)
企业财务(15511)
(15118)
理论(14005)
农业(13542)
机构
大学(301752)
学院(297786)
管理(125330)
(122252)
经济(119645)
理学(108113)
理学院(107066)
管理学(105477)
管理学院(104939)
研究(93807)
中国(80132)
(63419)
(60147)
科学(54586)
财经(48762)
(45000)
中心(44543)
(44492)
(44071)
(42548)
业大(41624)
研究所(40670)
北京(40234)
经济学(37661)
财经大学(36910)
(35967)
师范(35679)
(35396)
农业(34564)
经济学院(34234)
基金
项目(203587)
科学(161160)
基金(150684)
研究(149985)
(129203)
国家(128151)
科学基金(112095)
社会(96232)
社会科(91256)
社会科学(91232)
基金项目(80078)
(77109)
自然(72922)
自然科(71232)
自然科学(71219)
自然科学基金(69980)
教育(68271)
(64922)
资助(63144)
编号(60790)
成果(48513)
(45986)
重点(44286)
(42232)
(41396)
课题(40343)
教育部(40318)
人文(39625)
国家社会(39516)
创新(39353)
期刊
(128525)
经济(128525)
研究(94211)
中国(52530)
(45130)
(44825)
金融(44825)
管理(44644)
学报(43334)
科学(40717)
(38785)
大学(33646)
学学(31827)
教育(27448)
农业(25245)
财经(24628)
技术(23760)
(20680)
经济研究(20483)
业经(20312)
理论(17707)
问题(16493)
实践(16307)
(16307)
技术经济(14538)
图书(14057)
商业(13706)
现代(13471)
科技(13092)
(12713)
共检索到439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爱国  卢嘉圆  
本文用上市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代表银行治理的信息释放程度,治理越好,信息释放越多,非系统性波动越大。由交易者引起的波动又会向银行内部反馈信息,促使银行管理者调整经营,从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即市场交易产生市场约束。另一方面我们用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测度其破产风险,实证研究发现,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和银行的破产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银行治理越好,市场约束越有效。进一步,在有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的条件下,市场约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也就是说,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存在并没有显著地提高银行治理水平;此外,银行的所有权属性不同会造成其市场约束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均坦  耿欣  彭江波  
在考虑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当前城商行的实际规模已经超过了其最优规模。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率浮动水平和存贷比例都会对城商行实际规模偏离最优规模的程度产生影响。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围绕维护金融稳定和服务实体经济目标,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对城商行的冲击,并通过差别性调控对城商行规模控制进行引导和激励。对资本充足、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的城商行,可放松其利率管制水平和存贷比限制,以通过资本充足率的适度下降换取高收益。对于资本充足率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都比较低的城商行,则坚持利率和存贷比管制,加大其规模收缩的压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佐郑  
本文以中国1 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 0 0 9~2 0 1 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风险控制产生显著影响,但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与风险控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因此,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不宜过强,股权的适度分散化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风险治理能力;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标准都与银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它们对银行风险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还发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风险控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现阶段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规模扩张来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式已受到初步控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谭聪杰  佟仕富  
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定义入手,利用样本银行1998~2007年的年度数据,阐述和分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风险行为有很强的约束效应,即拥有较高特许权价值的银行不会倾向于采取过度冒险的经营行为,而那些特许权价值较低的银行会增加冒险经营的动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11年的数据,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董事独立性和监事会规模等方面反映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董事独立性、商业银行监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隆炯  刘红  
因次级债券的持有人风险大于其他银行债权人,所以有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二级市场的活动对银行形成影响。文章运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目前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存在,但次级债券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条件尚不完全满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建  周红  王晶晶  
本文采用Demirgüc-Kunt&Huizinga(2004)的研究模型,验证了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中是否存在市场约束效应以及同步性和隐性保险对市场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市场约束的证据,表现为银行风险增加时,存款增长率降低,说明风险越大的银行越难吸收到存款;而且银行股价的同步性越低这一相关关系的敏感度越高,说明银行向市场披露的自身信息越多,市场约束的效果越明显;而政府的支持则会降低存款增长率与风险关系的敏感度,证明了隐性保险的存在会减弱存款人风险监督的激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葛兆强  
基于资本必须覆盖风险命题的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决定了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资本的配置,银行资本管理实质上等价于风险管理,资本约束实质上就是风险约束。资本软约束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但仅仅致力于资本充足率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风险约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的瓶颈。只有从制度、技术和经营战略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尽快实现成长模式由资金约束到资本约束的转变,中国商业银行才能在效益、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成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马理  熊健  
本文以滞后一期的自回归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描连、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技术,针对2002年至2006年中部某省份若干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约束政策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结论显示: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选择的影响巨大,但是资本软约束会强烈抵消资本约束带来的正效应;中小型银行比大型银行更具有政策的敏感度,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应当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本文的创新在于:建立了一个信贷行为偏好指数来刻画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并把资本约束的实施与资本约束的软化引入计量模型,分别进行了总量检验与分类检验,从而得到了有中国特色的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珈  王翠琳  许菡  张蔚然  
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是《巴塞尔协议Ⅲ》中的两大重要支柱,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两种外部治理因素。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至2013年的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监管压力与银行风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市场约束作用对国有银行失效,而对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有效,其中数量约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具有互补作用,能够共同降低银行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雨  林富美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12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本文研究了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构成因素的影响,发现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资产收益率水平,降低了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但也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对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原因是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风险资产增加。本文还发现金融业市场化会降低资本充足率,同样是由于风险资产的增加,但对银行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存贷比和手续费收入占比的提高都会使银行风险加大,作用途径是降低资本充足率和增大业绩波动。而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伯平  刘决琦  郑义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信贷激励———约束机制不对称问题 ,直接体现为约束过度和激励不足 ,极大地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辅以安徽安庆的个案实证 ,在技术上提出了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价的可操作建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晓林  靳瑾  
本文利用利差模型和发行决策模型对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两个环节——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次级债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效应基本不存在。次级债券的价格更多地取决于发债银行的资产规模或性质,而银行的发债决策受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上限的影响相当显著。鉴于市场约束对于辅助官方监管的重要意义,文章最后对目前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力微弱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周红  武建  
本文采用Bushman和Williams(2012)的研究模型验证了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中确实存在市场约束效应,表现为银行经营者会根据资本市场反映的银行风险水平变动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率;而且银行自身股价同步性会影响这一关系的敏感性,说明银行向市场披露的自身信息越多,市场约束的效果越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肖薇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2008—2017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机制及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风险偏好与其他股东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国有持股会增加银行的风险行为;加大董事会规模,有利于集思广益,降低风险,独立董事有利于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与风险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合理设置激励措施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逐渐放松政府对银行的控制,实现政企分离,强化银行的市场约束。同时完善董事会制度,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的平稳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