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5)
- 2023(19531)
- 2022(16733)
- 2021(15705)
- 2020(13363)
- 2019(30548)
- 2018(29785)
- 2017(56873)
- 2016(30756)
- 2015(34398)
- 2014(33928)
- 2013(33525)
- 2012(30552)
- 2011(27527)
- 2010(27106)
- 2009(25172)
- 2008(24544)
- 2007(21483)
- 2006(18558)
- 2005(16522)
- 学科
- 济(121343)
- 经济(121209)
- 管理(90149)
- 业(87951)
- 企(72329)
- 企业(72329)
- 方法(60108)
- 数学(53101)
- 数学方法(52491)
- 财(34837)
- 中国(34579)
- 农(31471)
- 业经(26292)
- 学(25245)
- 贸(24755)
- 贸易(24737)
- 制(24413)
- 易(24068)
- 务(23434)
- 财务(23358)
- 财务管理(23312)
- 企业财务(22212)
- 银(21819)
- 银行(21754)
- 地方(20998)
- 农业(20823)
- 融(20626)
- 金融(20624)
- 行(20607)
- 理论(18844)
- 机构
- 大学(437922)
- 学院(432790)
- 济(177601)
- 经济(174088)
- 管理(172538)
- 理学(149603)
- 理学院(148019)
- 研究(145818)
- 管理学(145308)
- 管理学院(144556)
- 中国(116116)
- 京(93291)
- 科学(90199)
- 财(82729)
- 农(73822)
- 所(72836)
- 中心(67640)
- 业大(67354)
- 财经(66908)
- 研究所(66639)
- 经(61212)
- 江(60859)
- 北京(59030)
- 农业(58177)
- 经济学(54465)
- 范(53072)
- 院(52796)
- 师范(52418)
- 财经大学(50297)
- 州(49508)
- 基金
- 项目(300780)
- 科学(236054)
- 基金(221577)
- 研究(212382)
- 家(195711)
- 国家(194181)
- 科学基金(166487)
- 社会(135841)
- 社会科(128911)
- 社会科学(128879)
- 基金项目(116844)
- 省(114008)
- 自然(110848)
- 自然科(108339)
- 自然科学(108306)
- 自然科学基金(106385)
- 划(97646)
- 教育(97000)
- 资助(92533)
- 编号(84016)
- 重点(67337)
- 成果(66645)
- 部(66584)
- 发(62386)
- 创(62197)
- 科研(58512)
- 创新(58209)
- 教育部(57032)
- 国家社会(56998)
- 课题(56845)
- 期刊
- 济(183576)
- 经济(183576)
- 研究(125692)
- 中国(79282)
- 学报(74069)
- 科学(65798)
- 农(64656)
- 财(64026)
- 管理(62407)
- 大学(55988)
- 学学(53027)
- 融(45009)
- 金融(45009)
- 农业(44118)
- 教育(38419)
- 技术(35515)
- 财经(33013)
- 经济研究(30909)
- 业经(28650)
- 经(28171)
- 业(24057)
- 问题(23869)
- 理论(21177)
- 贸(21093)
- 版(20897)
- 图书(20780)
- 统计(20671)
- 科技(20560)
- 技术经济(20488)
- 实践(19009)
共检索到630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流动性风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关键词:
公司债券 流动性 信用利差 次贷危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仙
本文以信用利差分解理论为基础,结合债券评级信息,基于市场实际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预期违约损失在税后信用利差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流动性风险因子、宏观经济指标等因子都对信用利差有较显著的解释力。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评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群 齐新宇 赵庆 胡延坡
本文基于Duffie和Singleton分析技术,对5只国债和5只公司债券(2008-2009年)在扩展卡尔曼滤波拟极大似然估计法下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中国公司债券信用溢价近期斜率为负,国债与公司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都偏小,中国债券收益率曲线过于平滑,长期债券收益率与短期债券收益率相差微小;债券信用溢价与股市大盘指数收益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以及债券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无风险利率溢价利率期限结构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债券信用溢价与层次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有较强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溢价 期限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燕平 刘娥平
文章选取2007-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企业风险承担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发行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信用利差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承担在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影响风险承担的这个潜在中介传导路径,国有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具有更低的信用利差。这从债券契约视角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研究,为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互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并从产权性质方面积累了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经验证据,为有效识别公司债券定价机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风险承担 产权性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昌阳 尹玉刚 刘亚辉
伴随"走出去"程度的加深,中国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这将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海外子公司的国家分布,利用国际国家风险指数(ICRG),刻画中国上市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暴露及其对公司债券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风险上升将显著提高中国上市跨国企业发行债券时的信用利差,表明企业付出了更多融资成本以补偿债券投资者对企业海外业务高风险的担忧。从风险分拆来看,东道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上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信用利差。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具有国有背景、海外经营经验丰富以及东道国与中国关系越"近",越有助于调节东道国风险对债券发行利差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茜 李立平 董哲
近几年债券信用风险有从中小公司向大公司蔓延趋势。本文采用KMV模型,选取大公司作为样本,分为低债券信用风险组、高债券信用风险组16家公司来研究债券信用风险问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13、2014两年,选取无风险利率、总资产及增长率、股权价值及变化率、0.5的违约点等为参数,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违约距离。结论显示,无论是从组别分析,还是从单个公司分析KMV模型均有良好的风险预测功能。鉴于风险频发,政策上应提前预测债券信用风险,打破对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传统。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风险 KMV模型 违约距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冷奥琳 张俊瑞 邢光远
截止2011年12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超过7千亿元人民币,2007-2011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提供或存在担保业务。目前研究关注担保对提供担保公司价值的影响,却忽视了违约风险在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间的风险转移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发行债券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数据、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公司债交易数据,测算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债券利差(公司债券与国债间到期收益率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揭示了提供担保业务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险防范措施完备的情境下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并不会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当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家时,存在对外担保风险管理不足或者利益...
关键词:
对外担保 担保人 违约风险 利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晓琴 万迪昉
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债券特征和公司特征的角度考察了债券发行票面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当公司发行的债券具有债券评级等级高、融资规模较大、债券付息方式更加灵活、种类为短期融资券的特征,以及发债公司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征时,发债公司可获得有利的发行票面利差,节约融资成本;(2)发债公司的主体评级对债券票面利差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方向与理论分析相反;(3)持股比例变化带来的公司治理效应不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票面利差形成有非线性U型影响。
关键词:
票面利差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柯宇立
本文通过阐述公司债风险识别的必要性和公司债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金融审计视角,基于债券发行人企业性质结合地方政府债务率和债券发行人财务指标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债券 金融审计 债券发行人 风险识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翁舟杰 刘思妤
本文修正"息票效应"和"税收效应"拟合国债收益率曲线,计算信用价差,并用来实证检验2006—2017年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质量。通过对债券信用评级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债券市场评级结果存在整体偏高,信用评级对违约事件预警有限的背景下,债券信用评级仍能提供一定的增量信息,但评级质量总体不乐观。一致性检验发现,更高的债项评级对应着更低的信用价差区间,但各评级所对应信用价差区间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及时性检验发现,债券信用评级的调升和调降都对债券信用价差具有显著影响,且评级调降对信用价差上涨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同时,评级调升和调降滞后于市场信息,但调整公告仍提供了新的增量信息。
关键词:
公司债券 信用价差 信用评级质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聪 李成刚
研究系统风险因素对企业债券定价的影响有利于企业债券的合理定价。本文以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企业债券为样本,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因素对企业债券收益率的跨市场影响。研究发现,在期限越长、信用等级越低的企业债券中,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因素获得的风险补偿越高;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因素对企业债券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跨市场影响;债券定价的结构模型变量和标的企业特征变量对债券收益利差也具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系统风险因素 跨市场 定价 企业债券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廷勇 孙芳城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公司债券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成本粘性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本粘性显著增加了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且成本粘性越高,债券信用利差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剩余期限和市场竞争对成本粘性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存在负向的调节作用,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市场竞争越激烈,成本粘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就越弱。本研究为外部信息使用者预测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拓宽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有利于指导管理层积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债券信用利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