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9)
2023(15215)
2022(13219)
2021(12124)
2020(10091)
2019(23384)
2018(22766)
2017(44406)
2016(23775)
2015(26640)
2014(26569)
2013(26104)
2012(23721)
2011(21177)
2010(20708)
2009(18562)
2008(17898)
2007(15491)
2006(13176)
2005(11160)
作者
(66732)
(55443)
(54961)
(52452)
(35355)
(26521)
(25150)
(21810)
(21177)
(19564)
(19111)
(18509)
(17367)
(17253)
(17219)
(16734)
(16456)
(16422)
(15952)
(15776)
(13468)
(13396)
(13330)
(12668)
(12338)
(12232)
(12122)
(12021)
(11128)
(10894)
学科
(98068)
经济(97970)
管理(72476)
(68419)
(57822)
企业(57822)
方法(51290)
数学(45298)
数学方法(44768)
(25415)
(24456)
中国(24198)
业经(21389)
(18830)
地方(18280)
(18112)
贸易(18100)
(17540)
(17151)
财务(17078)
财务管理(17044)
(16848)
农业(16270)
企业财务(16232)
理论(15980)
环境(15723)
(15563)
技术(15336)
(14516)
金融(14514)
机构
大学(336907)
学院(334635)
管理(140207)
(136904)
经济(134105)
理学(122941)
理学院(121736)
管理学(119674)
管理学院(119078)
研究(104576)
中国(78877)
(69762)
科学(63049)
(61758)
财经(51216)
(49635)
业大(49322)
(49223)
中心(48972)
(46868)
(46002)
研究所(45333)
北京(43322)
经济学(41947)
(41831)
师范(41448)
(38787)
财经大学(38629)
农业(38492)
经济学院(38194)
基金
项目(238603)
科学(189271)
基金(175813)
研究(173939)
(152101)
国家(150921)
科学基金(132090)
社会(111017)
社会科(105455)
社会科学(105428)
基金项目(93468)
(91921)
自然(86924)
自然科(84965)
自然科学(84947)
自然科学基金(83419)
教育(80419)
(77199)
资助(73005)
编号(70260)
成果(54828)
(53271)
重点(52606)
(49747)
(49616)
课题(47032)
教育部(46435)
创新(46281)
科研(46015)
国家社会(45892)
期刊
(138209)
经济(138209)
研究(94629)
中国(55926)
学报(50196)
管理(50131)
科学(46675)
(46662)
(42533)
大学(39194)
学学(37022)
教育(33491)
农业(29789)
技术(29759)
(28729)
金融(28729)
财经(25045)
业经(22985)
经济研究(22408)
(21275)
问题(18204)
理论(17313)
技术经济(16390)
图书(16158)
实践(15860)
(15860)
统计(15578)
商业(15466)
科技(15410)
(15197)
共检索到46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晓萍  阮永锋  刘音露  
信用评级制度是实现债券市场长足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基于鹏元资信进入企业债市场这一事件,本文利用2005—2011年企业债市场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评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会导致评级虚高,并弱化信用评级降低信用利差的作用,即市场竞争降低了评级质量。基于利益动机与声誉动机的视角,本文研究发现,不同评级机构会对市场竞争做出异质性反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短期内投资者无法完全识别不同评级机构做出的异质性反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抑制评级市场竞争导致的负面效应,强化信用评级的风险揭示功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詹明君  王文钢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为样本,构建了新的声誉指标,分析了声誉机制和评级机构竞争对债券信用评级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声誉的评级机构出具的债券信用评级具有较高的评级质量;评级机构竞争加剧了评级虚高,降低了债券信用评级质量;声誉机制能够抑制评级机构竞争导致的评级虚高,提高债券信用评级质量。本文为衡量我国评级机构声誉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竞争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伟   鲁统宇   闵继源   许文甫  
市场竞争和声誉机制会影响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从而影响评级结果。基于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同,对评级机构面临声誉资本得失与竞争收益时的评级行为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并利用我国2015—2021年发行的企业债评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评级机构市场份额高低,市场竞争都会推高评级结果,而声誉机制只约束了低市场份额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无法抑制高市场份额评级机构的虚高评级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声誉机制抑制了竞争因素对低市场份额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推高行为,并约束了评级机构将评级推高至AAA级别的行为,证明了声誉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分析了评级机构的行为机制,探究了评级虚高背后的原因,对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雄元  刘焱  
本文旨在检验不同竞争程度行业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同一行业不同竞争势态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表明,适度竞争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行业竞争程度越强,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在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处于竞争劣势的公司更有动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在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竞争加剧不会显著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晚发  钟辉勇  赵仲匡  宋敏  
目前已有研究认为金融中介机构竞争会带来市场效率的提高,本文利用2012-2017年债券市场的微观数据研究“发行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对评级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评级机构竞争会导致评级结果膨胀与评级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评级竞争加剧时,“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会对有较多业务联系的企业放松评级标准,给予更高信用评级。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评级机构的外资背景、承销商的良好声誉和媒体关注均有助于减小“发行人付费”模式下评级机构竞争的负面影响。同时,债券市场评级竞争还存在对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评级竞争导致的评级质量下降也降低了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这说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评级机构竞争会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投资者付费”模式的推广和评级行业的对外开放有助于改善国内评级行业的评级质量。本文的研究也为国内债券市场进一步发挥双评级、多评级以及不同模式评级的交叉验证作用提供了一定证据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伟  韩立岩  
本文采用Panzar-Rosse模型度量了1996年至2006年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间我国银行业呈现垄断竞争格局,且竞争压力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归因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呈现U型关系,当前外资银行带来的实际竞争压力还很有限,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王一竹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二阶段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在产品市场获得策略性竞争优势,采用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降低竞争企业价值,从而影响竞争企业的市场表现,且行业产品市场特征加剧IPO竞争效应。本文以A股市场1997~2016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我国企业IPO对竞争企业的短期股价表现造成负向冲击,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这种短期效应影响。本文进一步将竞争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纳入我国IPO竞争效应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IPO对竞争企业长期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冲击,有益地补充了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的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王一竹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二阶段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在产品市场获得策略性竞争优势,采用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降低竞争企业价值,从而影响竞争企业的市场表现,且行业产品市场特征加剧IPO竞争效应。本文以A股市场19972016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我国企业IPO对竞争企业的短期股价表现造成负向冲击,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这种短期效应影响。本文进一步将竞争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纳入我国IPO竞争效应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IP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荣  陈丽蓉  
产品市场竞争作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公司高管是否存在治理效应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本文运用Logit回归方法,以2000-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CEO变更为视角,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治理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表明:(1)总体上,CEO变更与HHI之间的负相关不显著,但低竞争行业下,CEO变更与HHI显著负相关;(2)高竞争行业下,CEO变更对经过行业调整的业绩的敏感性高于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3)中国产品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CEO的监督,低竞争行业还有很大的市场化空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张婷  关云鹏  
股票市场分割的主因是各种制度性障碍,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推出的沪港通实质上是一种降低市场分割的制度安排。虽然沪港通开通后两地市场出现了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两市价格引导关系以及时变相关系数等均没有显著的提升,甚至略有下降,这表明两市一体化程度并没有提高,市场分割程度也没有降低。同时这也说明在市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以及其它约束条件存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某项制度壁垒的消除可能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当前两市走势稍许背离的最直接原因主要是沪港两市资金的非对称流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高管人才市场竞争是激励高管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约束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力量。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1999-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人才市场竞争对公司高管隐性薪酬非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其他经济因素影响后上市公司高管隐性薪酬的非对称性是一个普遍现象。外部高管人才供给程度、公司外聘高管倾向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高管隐性薪酬非对称性。本文结果对于理解公司外部高管人才市场竞争的治理作用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满城  
本文采用非关税壁垒作为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指标,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作为经济改革的指标,在一个两阶段的古诺数量竞争分析框架下,探讨了非关税壁垒变动与国有企业民营化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一定会促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这也验证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改革的促进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岩  赵希男  黄诗童  
基于信用评级行业的关键作用与改革争议,本文根据信用评级行业的双边市场特征,建立由信用评级机构、债券发行方、债券投资者组成的平台竞争模型,设定了发行方付费且单评级、投资者付费且单评级、发行方付费且双评级的三种信用评级制度,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行为与社会福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主流的发行方付费且单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费用和利润水平均为最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则居中。在单评级制度下推广投资者付费模式,可以在信用评级机构受冲击最小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不失为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单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可以通过增加差异化程度来提高评级费用和利润水平,但在双评级制度下则面临全新竞争决策的挑战。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晓薇  安小雪  
中国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行业采取严格准入政策,允许声誉较高的评级机构进入债券市场。文章采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分析准入政策对评级行业竞争与评级质量的影响,为监管部门实施严格准入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新进入的评级机构的声誉决定了信用评级行业的竞争格局和评级质量:第一,在严格准入政策下,信用评级行业竞争格局为垄断竞争,并且该垄断竞争程度在寡头垄断与充分竞争之间循环。第二,当在位评级机构声誉低时,监管部门可实施严格准入政策以增加行业竞争;当在位评级机构声誉高时,监管部门只能实施宽松准入政策,无法通过增加行业竞争有效解决评级质量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良  吴伟平  
本文通过采集企业层面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非主导运营商视角下市场竞争强度与网络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信行业市场竞争强度与非主导运营商的网络投资呈单调正相关关系。这与早前的国有产权下国内电信运营商存在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使得市场集中度与行业网络投资正相关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而国有产权体制下,非主导运营商的投资行为依然满足市场化竞争主体理性行为的内在要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政府推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一流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