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0)
- 2023(17395)
- 2022(13985)
- 2021(12842)
- 2020(10578)
- 2019(23437)
- 2018(23146)
- 2017(44167)
- 2016(23397)
- 2015(25930)
- 2014(25453)
- 2013(24509)
- 2012(21860)
- 2011(19323)
- 2010(19735)
- 2009(18906)
- 2008(18082)
- 2007(16617)
- 2006(14696)
- 2005(13657)
- 学科
- 济(95606)
- 经济(95491)
- 业(93407)
- 企(84883)
- 企业(84883)
- 管理(81604)
- 方法(37300)
- 业经(33828)
- 中国(33069)
- 财(32565)
- 农(31282)
- 融(28560)
- 金融(28552)
- 数学(28102)
- 数学方法(27896)
- 银(26786)
- 银行(26762)
- 行(25962)
- 制(24849)
- 务(22581)
- 财务(22538)
- 财务管理(22512)
- 技术(21911)
- 农业(21830)
- 贸(21708)
- 贸易(21688)
- 企业财务(21317)
- 易(21167)
- 理论(20013)
- 地方(19307)
- 机构
- 学院(324268)
- 大学(316182)
- 济(139837)
- 经济(137159)
- 管理(128959)
- 理学(109374)
- 理学院(108406)
- 管理学(106959)
- 管理学院(106364)
- 研究(102191)
- 中国(88496)
- 财(68861)
- 京(65308)
- 科学(56608)
- 财经(53559)
- 江(51055)
- 农(50664)
- 中心(49426)
- 所(49350)
- 经(48574)
- 研究所(43771)
- 经济学(43237)
- 业大(42647)
- 州(40759)
- 北京(40444)
- 财经大学(39419)
- 农业(39371)
- 经济学院(39078)
- 范(37774)
- 师范(37365)
- 基金
- 项目(206696)
- 科学(165866)
- 研究(158186)
- 基金(150825)
- 家(128502)
- 国家(127326)
- 科学基金(112286)
- 社会(103548)
- 社会科(98381)
- 社会科学(98360)
- 省(83197)
- 基金项目(78910)
- 教育(71771)
- 自然(68935)
- 自然科(67506)
- 自然科学(67491)
- 划(67051)
- 自然科学基金(66383)
- 编号(64321)
- 资助(59831)
- 成果(51562)
- 创(49185)
- 重点(45860)
- 发(45724)
- 部(45196)
- 创新(45036)
- 课题(44359)
- 业(43223)
- 国家社会(43197)
- 制(41729)
- 期刊
- 济(162101)
- 经济(162101)
- 研究(99546)
- 中国(69603)
- 财(57762)
- 管理(55639)
- 农(48731)
- 融(46178)
- 金融(46178)
- 学报(41939)
- 科学(41584)
- 教育(34495)
- 大学(33594)
- 农业(32428)
- 学学(31804)
- 技术(30481)
- 业经(29403)
- 财经(27917)
- 经济研究(26211)
- 经(24266)
- 问题(20998)
- 业(19649)
- 贸(18819)
- 技术经济(17951)
- 国际(16729)
- 商业(16682)
- 现代(16464)
- 世界(15698)
- 财会(15620)
- 科技(15101)
共检索到50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秋阳 吴子豪
以我国2009—2021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持有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重点对市场竞争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显著挤出了企业创新,而市场竞争在其中起到了正面的调节作用。随着竞争程度的提高,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作用逐渐减弱,但随着竞争程度超过适度竞争情形,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作用逐渐增强,亦即相较于高竞争和高垄断情形,适度的市场竞争能够更好地减弱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挤出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竞争或高垄断情形均会加剧企业的金融逐利动机,从而使得金融化更显著地挤出创新。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挤出作用在国有企业、低盈利企业和低成长企业中更强,而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则更明显地出现在非国有企业、高盈利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研究为从市场竞争角度治理实体企业的脱实向虚问题提供了政策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好 焦文妞
利用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及中国银保监会的金融许可证信息,研究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负效应,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金融化水平,而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这是银行业竞争抑制企业创新投入的主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云松 郭思延 李伟
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既可能改善企业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营生产,也有可能挤出实体投资降低投资效率。以我国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非线性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企业金融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企业金融化对投资效率呈倒“U”形的影响效应,当小于最优金融化程度时,表现出促进的“蓄水池效应”,当企业出现过度金融化时,表现出抑制的“挤出效应”。从不同产权性质上看,国有企业的倒“U”形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对投资效率的“挤出效应”大于非国有企业;从不同行业性质上看,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效应,而非制造业并未表现出这种特征。进一步引入企业规模和企业成长性门槛变量分别检验发现,大规模企业存在进一步金融化即加杠杆的空间,而小规模企业表现出过度金融化的投资效率抑制影响;成长性小的企业金融投资有助于投资效率的提升,高成长性企业过度金融化负面效应严重。据此,提出应该加强政府有效引导、健全市场管理机制、优化金融结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规范公司治理体系等针对性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倪志良 张开志 宗亚辉
近年来,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深刻冲击企业资产配置决策,从而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构建演化博弈理论模型研究企业金融化过程及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IV-GMM估计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化显著抑制企业创新能力,金融化程度越高,其创新能力越低。且该影响因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不同而存在差异,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更显著;融资约束宽松的企业,金融化对其创新的抑制效应相对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化对企业主营业绩具有负向冲击,不利于其长期成长。因此,应优化创新激励政策以引导企业创新行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避免企业过度金融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雪峰 左静静
以2010~2015年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影响,对于提高民企创新投资积极性具有一定意义。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但这一"挤出效应"在高科技行业中被弱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科技行业特征能够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在产业政策支持下,高科技行业特征会弱化金融化对民企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而未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民企,高科技行业特征对金融化与民企创新投资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芮 曹廷贵
以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本文研究金融化对企业总体技术创新、突破式创新以及渐进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且对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较大。在此基础上,将经济不确定性纳入研究框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不仅会扩大金融化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且这一抑制作用因企业所有权和所属产业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于低创新强度的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会扩大金融化对其渐进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创新强度的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则会扩大金融化对其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长期金融化会显著抑制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而短期金融化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敬明
本文选取2011-2016年国内A股上市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实体金融化、创新投入和企业社会责任三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重点分析实体金融化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社会责任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实体金融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负相关;创新投入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实体金融化能够显著弱化创新投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实体金融化 创新投入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硕 李涛
企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的中坚力量,对于企业本身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200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在分地区样本中,当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整体存在抑制作用;而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产品市场竞争则会对企业创新整体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金融发展 创新专利申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颜敏 白栖凡
目前,关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挤出”效应的研究结论很普遍。文章认为实体企业金融化是企业懈怠于创新的后果,而不是动因,并以产能过剩为中介。以2007—2019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产能过剩中介效应分析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创新缺乏导致实体企业金融化;产能过剩在企业创新缺乏导致实体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模型,发现主营业绩通过产能过剩对企业金融化的反向调节作用,产能过剩企业在主营业绩较低时会更显著地进行企业金融化。因此,实体企业应加强创新投资,改变供给结构失衡状态,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产业升级,进而提高主营业绩,逐步从根本上去除金融化现象。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企业创新 产能过剩 主营业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丽婷
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来刻画制造业面临金融投资与创新投资的行为决策过程,并以我国2007-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制造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制造业金融化对企业的创新投资存在"挤出效应";然而,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企业融资约束的不断缓解,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逐渐变为"蓄水池效应"。
关键词:
制造业金融化创新投资经营业绩融资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洋林 蒋旭航 张长全
建设高效的创新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然而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入形成严峻挑战。本文以2007—202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创新投入的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实体企业金融化与其创新投入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第二,在金融化的较低阶段,企业基于预防性动机持有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蓄水池效应”居主导地位且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但随着金融化水平提高,企业基于投机动机增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居主导地位且挤占了企业创新投入。第三,实体企业金融化与其创新投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受到企业CEO的专业技术背景、产权属性和所在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调节。研究结论对于客观认识企业金融化的动机与效应,针对性地提出治理企业金融化的政策、推动经济“脱虚返实”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体企业 金融化 创新投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董亮 陈相甫
创新是国家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存在单调的助推效应或挤出效应,且两种效应之间可以动态性转换,但动态性转换的发生条件和结果尚不明晰。文章使用2009年-2019年间21800个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在探析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效率的若干核心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化适宜度判别模型分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对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金融化适宜度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呈动态性转换的倒"U"形;偏离最优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企业应结合宏观环境与自身状况,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推动创新;投资人应结合技术市场发展前景与企业金融化现状进行理性投资;政府应调整经济政策,引导企业金融化合理适度开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娜 邵剑兵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与企业金融化呈倒U型关系,左侧协同治理占优,右侧竞争合谋占优。在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在效应识别检验中,基于信息优势、高管金融背景、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反事实检验,验证了共同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化治理中同时存在协同治理与竞争合谋两种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用手投票”作用于金融化决策,并着重体现在长期金融资产配置方面,在国有企业中的非线性作用更明显。企业要基于内部治理要素对金融化进行源头治理,适当引入共同机构投资者,同时监管部门要适度放权,鼓励机构投资者联合与抱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云飞 戴国强
文章选取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竞争地位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会减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东西部地区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上市企业中,企业竞争地位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明显减弱了数字化转型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的促进作用,而对发明专利创新的影响减弱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懿 赵凯
政府补贴是各国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补贴政策的有效性难以保证,而产品市场竞争具有信号传递效应,有助于缓解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分析产品市场竞争、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文章利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并且这一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在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创新,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市场竞争会抑制企业创新;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适度的产品市场竞争更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产品市场竞争强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政府补贴 企业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