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8)
2023(12437)
2022(9913)
2021(9091)
2020(7527)
2019(17027)
2018(17086)
2017(34171)
2016(18148)
2015(19882)
2014(19973)
2013(19892)
2012(17923)
2011(15865)
2010(16333)
2009(15549)
2008(15825)
2007(14779)
2006(13420)
2005(12420)
作者
(50426)
(42313)
(42153)
(39756)
(26935)
(20064)
(19144)
(16317)
(16183)
(15165)
(14384)
(14148)
(13519)
(13361)
(12925)
(12838)
(12323)
(12300)
(12272)
(12162)
(10574)
(10301)
(10293)
(9944)
(9536)
(9534)
(9396)
(9310)
(8558)
(8314)
学科
(89087)
(82957)
经济(82751)
(71501)
企业(71501)
管理(63633)
(46007)
方法(32946)
业经(31264)
农业(30356)
(25916)
数学(24481)
数学方法(24382)
中国(23691)
(20517)
(18527)
财务(18509)
财务管理(18493)
企业财务(17544)
技术(16462)
(15753)
(15489)
贸易(15476)
(15364)
(15059)
地方(14578)
(14079)
理论(14007)
(13691)
(12613)
机构
学院(265813)
大学(258578)
(120271)
经济(118088)
管理(111574)
理学(95479)
理学院(94699)
管理学(93633)
管理学院(93144)
研究(82810)
中国(69923)
(55199)
(54136)
(53032)
科学(45568)
财经(43504)
(42370)
农业(40877)
(40611)
中心(39581)
业大(39546)
(39441)
经济学(36163)
研究所(35873)
(32881)
北京(32819)
经济学院(32624)
经济管理(31924)
财经大学(31529)
(30496)
基金
项目(167968)
科学(135576)
研究(128382)
基金(124742)
(105535)
国家(104453)
科学基金(92798)
社会(87540)
社会科(82003)
社会科学(81976)
(66437)
基金项目(66286)
自然(56554)
教育(55863)
自然科(55342)
自然科学(55332)
自然科学基金(54466)
编号(53831)
(52636)
资助(49071)
成果(42553)
(38130)
(37822)
(37491)
(37279)
国家社会(36224)
重点(36155)
(34328)
课题(34170)
创新(34150)
期刊
(146277)
经济(146277)
研究(78094)
(56874)
中国(53959)
(44707)
管理(43630)
农业(37839)
科学(35407)
学报(34077)
(31405)
金融(31405)
业经(30521)
大学(28093)
学学(26677)
技术(23404)
财经(22677)
经济研究(21498)
问题(20014)
(19929)
(19693)
教育(19325)
技术经济(15817)
世界(15500)
农村(15020)
(15020)
商业(14519)
农业经济(14185)
现代(13801)
(13492)
共检索到411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丹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农业经营效率提升和农户福利改善的重要保障,合作社和企业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市场供给主体。本文基于合作社与企业不同的目标函数构建两阶段价格竞争理论模型,采用逆推归纳法分析不同市场竞争结构下不同供给主体的服务价格、市场份额与农户的福利差异;并采用中国橙业市场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竞争结构下的农户福利差异。研究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会逐步形成多主体竞争性供给格局,随着合作社实力不断增强,能以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效用提升效应,争夺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农户福利,同时迫使企业降低价格,提升惠顾农户的福利,并有助于农户总体福利的提升。本研究能够为中国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户福利提升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在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讨论中,受关注较多的是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的市场化服务,而对村集体提供的组织化服务讨论较少。本文以寿光市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为案例,讨论了村集体如何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挥作用。在寿光市平沙村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案例中,村集体通过提供统筹服务,低成本地解决了小农户在产业升级中遇到的两个难题:因农户分化而导致的利益协调难题和农户自发进行旧棚改造导致的土地低效利用难题。村集体通过“返租”土地的方式对土地进行了整合和重新规划,让有意愿进行产业升级的农户可以在规划区域内新建大棚,不愿意新建大棚的农户则可以通过旧棚置换,在规划区域外的地块上继续种植,这一规划使土地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从该案例来看,村集体提供的是一种组织化的社会化服务,其突出特征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对小农户的组织过程。这种组织化服务有两重实践机制:一是村集体通过对土地的统筹经营来整合土地,并在此过程中组织小农户;二是村集体在调用村民自治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化私为公和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建立村庄内部的公共博弈空间,减少小农户因利益分化而产生的矛盾。本文尝试为讨论村集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打开空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在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讨论中,受关注较多的是各类经营主体提供的市场化服务,而对村集体提供的组织化服务讨论较少。本文以寿光市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为案例,讨论了村集体如何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挥作用。在寿光市平沙村蔬菜大棚的旧棚改造案例中,村集体通过提供统筹服务,低成本地解决了小农户在产业升级中遇到的两个难题:因农户分化而导致的利益协调难题和农户自发进行旧棚改造导致的土地低效利用难题。村集体通过“返租”土地的方式对土地进行了整合和重新规划,让有意愿进行产业升级的农户可以在规划区域内新建大棚,不愿意新建大棚的农户则可以通过旧棚置换,在规划区域外的地块上继续种植,这一规划使土地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从该案例来看,村集体提供的是一种组织化的社会化服务,其突出特征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对小农户的组织过程。这种组织化服务有两重实践机制:一是村集体通过对土地的统筹经营来整合土地,并在此过程中组织小农户;二是村集体在调用村民自治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化私为公和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建立村庄内部的公共博弈空间,减少小农户因利益分化而产生的矛盾。本文尝试为讨论村集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打开空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焱剑  曹大宇  廖冰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从产业链全过程视角下推动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江西省569个农户实地调查微观数据,构建二元Logitics模型实证生计资本对农户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作用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前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中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受教育水平、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担任村干部、获取农业信息渠道数量对产后环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耕地块数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过程采纳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距离县城公里数、村庄地形、经营方式对农户生产全过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结论]据此提出提供再教育培训,引导劳动力回流;推进“小田并大田”与“宜机化”改造;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稳步提升家庭收入;创新农民组织功能,拓宽农业信息渠道;优化服务主体布局,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对策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双包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力推动着我国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就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迫切需要下发展起来并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十年来社会化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农户间、农户与集体、国营经济部门间自发协作联合,以解决对社会化服务的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瑞法  王润  孙艺夺  张超  
基于7省2 293个农户的调查,研究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户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以化肥、农药为例,分析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结果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给农户提供大量技术培训,但政府农技部门主导农业技术服务的局面仍未改变。不同类型服务组织在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时存在分工。除了自己经验是农户首要技术来源外,农资经销店与企业超过政府农技部门成为农户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来源,而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鹰  
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176个样本农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获取渠道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及其原因,提出以农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谈存峰  李双奎  陈强强  
通过对甘肃省6个县区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农户需求意愿。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环节和内容存在片段性和不稳定性;②服务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服务的单一性、一次性特点突出;③服务性质的商业色彩浓、社会公益性弱;④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受到具体条件(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及户主个人特征)和一般条件(地理位置、交通通讯、市场体系等)影响,这两类条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威震  罗小锋  
[目的]厘清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机制,对提升农户福利水平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运用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重点关注于农药减量增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证检验其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结果]样本农户中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均采纳项数仅为2.24项,其中统防统治服务和质量检测服务的采用率均不足20%;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通过改变农户传统施药观念与提升种植管理水平,改善农户福利,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若不采用,其家庭人均年收入将下降3.78%;农业社会化服务福利效应存在群组差异性,对于高文化程度、低农业劳动比、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而言,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后福利水平改善程度相对较大。[结论]应持续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形式与服务方式的创新,分类引导不同类型农户理性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福利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本研究通过对比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讨论了小农户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组织成本由谁承担的问题。在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因受到政府补贴的吸引而达成了临时的合作,但这种组织化具有暂时性。在市场主导型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小农户或被整合到规模经营主体的种植模式中,或被服务组织重塑。在这两种服务模式中,小农户都是被动的参与者,其组织化程度并未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可能通过重建与小农户的双向权责均衡关系,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解决组织成本问题。这种双向的权责均衡关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利益联结,从而使该组织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成为可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敏敏  齐振宏  刘可  陈雪婷  黄炜虹  
基于湖北、江苏2省粮食主产区的60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了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影响并着重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二者间存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会显著降低其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且农户兼业的负向影响随着兼业程度的提高而增强;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及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对于Ⅰ兼农户,农机雇佣服务在两者间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然而金融贷款服务则发挥了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于Ⅱ兼农户,由于农业保险服务在两者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的消极影响有所减弱。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借助农技人员推广生物农药、提升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政策扶持、提高施用生物农药的直接补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选择服务对象和提供服务内容等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钊  刘晗  曹峥林  
本文基于重庆市23个区县191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实证分析了农资供应、农机、农技、加工销售、农业信息和金融保险等6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户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总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规模、农业生产收入和农业服务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发挥积极作用;土地细碎化程度、农户兼业化程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男性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女性。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要促进农业适度连片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生产性收入,培养专业化农户,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