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3)
- 2023(11245)
- 2022(9269)
- 2021(8680)
- 2020(7326)
- 2019(16227)
- 2018(15556)
- 2017(30556)
- 2016(15788)
- 2015(17356)
- 2014(17008)
- 2013(16683)
- 2012(15088)
- 2011(13542)
- 2010(14006)
- 2009(13710)
- 2008(12892)
- 2007(11959)
- 2006(10411)
- 2005(9721)
- 学科
- 业(61431)
- 济(60461)
- 经济(60396)
- 管理(54649)
- 企(53836)
- 企业(53836)
- 融(28849)
- 金融(28849)
- 方法(28609)
- 银(27754)
- 银行(27740)
- 行(26753)
- 数学(24426)
- 中国(24397)
- 数学方法(24234)
- 财(22804)
- 制(19470)
- 务(17542)
- 财务(17515)
- 财务管理(17484)
- 技术(17196)
- 企业财务(16920)
- 业经(15460)
- 农(14098)
- 技术管理(12501)
- 理论(12016)
- 地方(11939)
- 贸(11633)
- 中国金融(11631)
- 贸易(11617)
- 机构
- 学院(220751)
- 大学(220380)
- 济(95271)
- 经济(93234)
- 管理(90037)
- 理学(76347)
- 理学院(75663)
- 管理学(74669)
- 管理学院(74241)
- 研究(69189)
- 中国(66401)
- 财(50140)
- 京(45115)
- 财经(39428)
- 科学(38040)
- 经(35895)
- 中心(35558)
- 江(33543)
- 所(33336)
- 农(30689)
- 经济学(30249)
- 财经大学(29946)
- 研究所(29575)
- 北京(28757)
- 融(28611)
- 业大(28159)
- 金融(28087)
- 州(27896)
- 经济学院(27257)
- 银(26497)
- 基金
- 项目(142349)
- 科学(114347)
- 基金(106347)
- 研究(103707)
- 家(91306)
- 国家(90533)
- 科学基金(80302)
- 社会(68682)
- 社会科(65469)
- 社会科学(65452)
- 基金项目(55887)
- 省(55630)
- 自然(52037)
- 自然科(50997)
- 自然科学(50983)
- 自然科学基金(50197)
- 教育(47144)
- 划(45960)
- 资助(43702)
- 编号(39654)
- 创(35879)
- 创新(32562)
- 成果(32119)
- 重点(31642)
- 部(31622)
- 发(29376)
- 国家社会(28752)
- 性(28364)
- 教育部(28026)
- 课题(27629)
- 期刊
- 济(102170)
- 经济(102170)
- 研究(70068)
- 中国(46848)
- 融(45972)
- 金融(45972)
- 财(41428)
- 管理(37292)
- 学报(30081)
- 科学(29122)
- 农(26896)
- 大学(23903)
- 学学(22823)
- 财经(20893)
- 技术(18856)
- 教育(18256)
- 经(17722)
- 农业(16804)
- 经济研究(16738)
- 业经(15415)
- 理论(12426)
- 问题(12206)
- 技术经济(11915)
- 财会(11367)
- 科技(11247)
- 实践(11137)
- 践(11137)
- 贸(10698)
- 策(10263)
- 国际(10240)
共检索到34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利琴 王艺 甘伊冉
本文从理论角度构建了市场竞争、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的统一分析框架,发现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依赖于市场竞争度的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上市金融机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低竞争阶段金融创新会提高系统性风险,中等竞争阶段则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抑制作用,而随着竞争达到较高阶段,银行业创新与证券业创新带来的风险效应出现分化。为了揭示背后的风险作用机制,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金融创新在产品、服务、技术三个维度的子指标,进一步实证发现证券业的风险抑制效应源于产品、服务与技术三者的共同作用,而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积聚与影子银行产品的复杂嵌套及金融科技的过度运用有关。因此,本文认为,各金融机构应主动结合自身优势,稳步推进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同时注意技术的引入应与自身发展条件相适应,强调技术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
市场竞争 金融创新 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文捷 朱顺和 邝艳娟
通过建构金融科技指数与银行市场竞争指数,以中国59家商业银行2013年至2017年的年度数据,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和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获致结论:金融科技发展与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都有正向影响;就金融科技指数的子指数而言,支付结算指数与风险管理指数对银行风险承担都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发展 市场竞争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喻平 张敬佩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普遍关注其生存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风险承担水平和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视角,结合2011~2019年我国8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数理推演和实证检验,剖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作用,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金融科技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并且大规模较小规模商业银行的提升效果明显,进而改变整体市场竞争结构;(3)整体来看,金融科技在今后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是利好的。合理运用金融科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金融科技稳健推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孝明 吴丹 林润冰
从行业竞争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剖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和效果。选取2010—2018年中国199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将金融科技分为金融科技总指数、金融核心功能指数和底层技术支持指数,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第一,金融科技的金融核心功能,导致商业银行客户存款分流、行业竞争加剧,推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第二,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支持,促进商业银行频繁的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领域拓展,推高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第三,相比行业竞争,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导致的风险更加剧烈。第四,基于存款结构、净利差水平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业务竞争和技术创新在金融科技和风险承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第五,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中小银行造成的冲击更加强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源源 张译文
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逐步成为各国金融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金融系统性风险由此受到广泛的关注。选取2010—2014年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Co VaR方法度量中国32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定量分析中国金融行业的风险传染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个金融行业的关联度很强,银行体系相对证券业和保险业有更强的关联度;风险传染具有普遍性,但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呈现衰减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与其自身经营风险存在较强关联,并非完全取决于资产规模大小。同时,监管部门既要专注微观审慎还应专注宏观审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源源 张译文
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逐步成为各国金融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金融系统性风险由此受到广泛的关注。选取2010—2014年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Co VaR方法度量中国32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定量分析中国金融行业的风险传染及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个金融行业的关联度很强,银行体系相对证券业和保险业有更强的关联度;风险传染具有普遍性,但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呈现衰减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与其自身经营风险存在较强关联,并非完全取决于资产规模大小。同时,监管部门既要专注微观审慎还应专注宏观审慎,根据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而非规模大小,正确确立中国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名单,构建渐趋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毅峰
竞争是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而金融创新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包括银行业内部的竞争,还包括与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在观念、制度以及金融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创新,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然而,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风险,有时这种风险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商业银行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并重视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竞争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基于拓展的系统或有权益分析法研究了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风险,并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机构联合违约概率并不高,危机期间违约风险迅速上升,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底以来再度提高。各子行业违约概率走势相似,但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2)基于多元极值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估计了金融机构违约的条件期望损失,较好地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算了危机期间政府可能面临的救市成本。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期望损失较小,在可控范围内,并且系统重要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加强银行系统性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基于拓展的系统或有权益分析法研究了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风险,并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机构联合违约概率并不高,危机期间违约风险迅速上升,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底以来再度提高。各子行业违约概率走势相似,但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2)基于多元极值分布的蒙特卡洛模拟估计了金融机构违约的条件期望损失,较好地识别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测算了危机期间政府可能面临的救市成本。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违约期望损失较小,在可控范围内,并且系统重要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加强银行系统性风险监控仍是监管当局主要任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志英 杜俊萍
本文从理论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承担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关系,并选取我国A股2011-2020年期间的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风险承担水平对数字普惠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于建玲 朱芳燕
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CoVaR方法度量了我国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考虑到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对上市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本文考察了投资者情绪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未来的系统性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较高的投资者情绪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这种正向影响在熊市中表现更为明显,引入投资者情绪这一指标也有助于提高模型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投资者情绪 CoVaR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品 沈悦
本文通过构建纳入互联网金融的银行环形城市模型,推演了"互联网金融→存款结构/付息成本→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6年我国8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建立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金融发展经由恶化存款结构和抬高付息成本两种渠道显著加重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其中,恶化存款结构效应的相对贡献为50%左右,抬高付息成本效应的相对贡献为35%左右;(2)相较于互联网渠道构筑业态,互联网支付结算、互联网资源配置和互联网财富管理业态对银行存款结构和付息成本的不利影响更为强烈;(3)相对于国有、大规模、低流动性和低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非国有、小规模、高流动性和高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客户存款流失更快,平均付息成本上涨更多。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程悦 李波
以2013—2018年非金融行业中小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中小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采用因果链条模型,识别出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这一传导路径,实证结果发现,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提升显著增加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银行竞争水平降低信贷资金的供给成本,使中小企业从事风险性投资项目获得低成本的信贷资金的支持,从而增加其风险承担能力;相对于利率管制情形和那些融资约束水平较低的企业,这一效应在放松存款利率管制以后和在较高融资约束的中小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明 许文静
本文基于网络理论对我国金融机构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建立2012年到2017年金融机构间的相互拆借网络,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网络中双边拆借数量最多的机构。在金融机构的网络中心性分析中发现国家开发银行以及5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中心性排名中均占据靠前位置,说明大型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拆借往来业务最多,并很好地在网络中起到了资金中介的功能。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排名紧随其后,这与其资产规模增长快、资金往来业务频繁有密切关系。华融资产以及中信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也深度参与了金融机构间的银行拆借。最后,本文研究了金融网络受到减值冲击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网络受到的影响随着网络间交易规模的扩张而增大,且冲击损失越大,在网络间产生的冲击效果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