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0)
- 2023(12850)
- 2022(10260)
- 2021(9469)
- 2020(7575)
- 2019(17381)
- 2018(17575)
- 2017(33774)
- 2016(18139)
- 2015(20255)
- 2014(20590)
- 2013(20160)
- 2012(18192)
- 2011(16883)
- 2010(17724)
- 2009(16678)
- 2008(16321)
- 2007(14825)
- 2006(13985)
- 2005(12841)
- 学科
- 济(106618)
- 经济(106531)
- 业(53071)
- 农(50060)
- 管理(44075)
- 方法(35571)
- 农业(33155)
- 企(32631)
- 企业(32631)
- 数学(31999)
- 数学方法(31483)
- 业经(26753)
- 中国(25206)
- 地方(24842)
- 制(19689)
- 发(15919)
- 学(15767)
- 财(15561)
- 体(15087)
- 融(14714)
- 金融(14714)
- 银(14592)
- 银行(14585)
- 贸(14409)
- 贸易(14397)
- 行(14154)
- 易(13879)
- 地方经济(13331)
- 策(13253)
- 发展(12970)
- 机构
- 学院(268784)
- 大学(262755)
- 济(127610)
- 经济(125304)
- 管理(102857)
- 研究(94497)
- 理学(87780)
- 理学院(86949)
- 管理学(85361)
- 管理学院(84868)
- 中国(76723)
- 农(56801)
- 财(55019)
- 京(54663)
- 科学(52346)
- 所(47081)
- 中心(43739)
- 农业(42621)
- 财经(42464)
- 研究所(41980)
- 江(41802)
- 业大(40522)
- 经济学(39680)
- 经(38487)
- 经济学院(35294)
- 北京(34689)
- 范(33932)
- 师范(33687)
- 州(32553)
- 院(32308)
- 基金
- 项目(167539)
- 科学(133214)
- 研究(126901)
- 基金(122081)
- 家(104418)
- 国家(103496)
- 科学基金(89857)
- 社会(84276)
- 社会科(79643)
- 社会科学(79621)
- 省(66310)
- 基金项目(63385)
- 教育(57086)
- 自然(54254)
- 划(53236)
- 自然科(53039)
- 自然科学(53030)
- 编号(52564)
- 自然科学基金(52068)
- 资助(50209)
- 成果(42108)
- 发(38550)
- 部(37340)
- 重点(37244)
- 课题(36082)
- 国家社会(35423)
- 创(34047)
- 教育部(32332)
- 农(32305)
- 发展(32279)
- 期刊
- 济(157299)
- 经济(157299)
- 研究(85913)
- 农(61390)
- 中国(58497)
- 农业(40974)
- 财(40056)
- 管理(37895)
- 科学(36322)
- 学报(35833)
- 融(34064)
- 金融(34064)
- 大学(29709)
- 业经(29324)
- 学学(28308)
- 教育(26269)
- 技术(25382)
- 经济研究(24370)
- 财经(22273)
- 问题(21100)
- 业(19441)
- 经(19351)
- 世界(16567)
- 农村(15933)
- 村(15933)
- 技术经济(15794)
- 统计(15664)
- 农业经济(15328)
- 经济问题(14526)
- 策(13760)
共检索到426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艳
2003年,以产权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试点阶段性任务完成以后,农信社面临着市场化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认为,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入市场竞争和退出机制,打破农信社业务经营和机构设立的地域限制,鼓励和支持一批监管评级较高的农信社兼并、收购、重组其他农信社,促使其做大做强,实现规模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金平,杨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仁智
一、对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的认识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民间借贷、银行借贷已成为当地居民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调查,在2003年的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他占1.24%。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已形成了以民间借贷利率、官方基准利率、城乡信用社浮动利率为主的三足鼎立之势,这三个利率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的重要指标。对于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的考察过程中,由于官方基准利率基本上可以视为一种常态,农村信用社的浮动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就成为考察的重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民权 徐忠 俞建拖 周盛武 赵英涛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信用社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革。然而这些改革措施片面地注重农信社的产权及其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却忽略了市场约束和竞争对塑造有活力的市场主体的必要性,因此难以很好地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本文从农信社机构设立和业务经营的地理限制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个打破农信社业务经营的地理限制、促进农信社之间的竞争和兼并,从而强化市场约束的市场化改革设想,并对该设想的优势和潜在的问题以及可行性作了详细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刚
中国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属地营销各项业务经营的能力。农村信用社从体制改革到机制改造需要做制度、政策的安排,并要从操作手段上、农贷资源合理配置上做出系统性方式运作,以降低风险,促使其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汉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增城市支行课题组
近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农信社的经营风险、利率风险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以增城 市农信联社为调查对象,深入分析利率市场化农信社面临的机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步湘
农村信用社率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中央银行的既定方针。但在货币市场畸形、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内部激励及制约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 ,率先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巨大、支付风险突出等问题 ,也可能造成一批农村信用社倒闭。当前 ,国家应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体制问题及历史包袱问题 ,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农村信用社自身也要尽快建立内部利率协调机制和定价机制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积极迎接率先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利率市场化 困难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振华
农村信用社率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中央银行的既定方针。但在货币市场畸形、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内部激励及制约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率先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巨大、支付风险突出等问题,也可能造成一批农村信用社倒闭。当前,国家应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体制问题及历史包袱问题,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农村信用社自身也要尽快建立内部利率协调机制和定价机制,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积极迎接率先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海涛
近来 ,江苏农信社改制试点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 ,笔者在深入分析后发现 ,其改制方案与思路仍然承袭了原有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规律 ,成效难以肯定。笔者认为 ,农信社改制的根本方向应该是需求诱导型制度创新 ,只有这样 ,才能使农信社真正适应市场的竞争去求得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与人 吴思麒
实行市场经济,是现阶段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我们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市场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逻辑发展所规定的。一、信用社也应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信用社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1.农村经济的货币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优化了信用社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的外部环境。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雅娜 Christopher Gan 谢志忠
本文以福建省54家县级农村信用社(包括县级农村商业银行)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结合存款竞争与贷款竞争两个方面,检验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存款竞争与贷款竞争对其信贷风险的影响方向相反而且影响程度不同,存款竞争水平与总贷款不良率正相关,贷款竞争水平与总贷款不良率负相关,存款竞争对信贷风险的影响远大于贷款竞争;涉农贷款不良率与存款竞争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贷款竞争水平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而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则没有受到存、贷款竞争水平的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雅娜 Christopher Gan 谢志忠
本文以福建省54家县级农村信用社(包括县级农村商业银行)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结合存款竞争与贷款竞争两个方面,检验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存款竞争与贷款竞争对其信贷风险的影响方向相反而且影响程度不同,存款竞争水平与总贷款不良率正相关,贷款竞争水平与总贷款不良率负相关,存款竞争对信贷风险的影响远大于贷款竞争;涉农贷款不良率与存款竞争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贷款竞争水平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而中小企业贷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雅娜
本文运用Lerner指数和Boone指数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市场竞争水平进行测算,并构建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市场竞争水平对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贷款市场竞争水平与农户贷款增长速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通过引入外部竞争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水平,可以有效促使农村信用社增加农户贷款供给。这表明,新进入农村的金融机构会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鲶鱼效应",对农村信用社形成外在市场约束。由于农村传统优质客户的竞争趋于激烈,农村信用社可行的竞争策略便是守住农户贷款这个市场阵地,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提高农户贷款供给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当按照"宽准入,严监管"的方向,推动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竞争,激活农村金融供给端活力。实证研究还发现,当不良贷款率提高时,农村信用社有动机通过增加农户贷款供给来扩大贷款余额基数、稀释不良贷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户贷款的风险监管,防范农户贷款风险的积聚和爆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