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69)
- 2023(3169)
- 2022(2493)
- 2021(2475)
- 2020(1804)
- 2019(4382)
- 2018(3889)
- 2017(8067)
- 2016(4232)
- 2015(4470)
- 2014(4554)
- 2013(4490)
- 2012(4211)
- 2011(3812)
- 2010(3893)
- 2009(3724)
- 2008(3729)
- 2007(3535)
- 2006(3151)
- 2005(3109)
- 学科
- 济(22698)
- 经济(22687)
- 管理(13024)
- 业(12940)
- 企(11028)
- 企业(11028)
- 方法(9961)
- 数学(9064)
- 数学方法(9033)
- 制(6383)
- 中国(6081)
- 财(5802)
- 农(5536)
- 结构(5299)
- 体(4932)
- 融(4777)
- 金融(4777)
- 体制(4421)
- 产业(4383)
- 业经(4361)
- 银(4212)
- 银行(4206)
- 行(4072)
- 贸(4038)
- 贸易(4033)
- 学(3987)
- 务(3952)
- 财务(3951)
- 财务管理(3947)
- 易(3898)
- 机构
- 大学(68443)
- 学院(66768)
- 济(33280)
- 经济(32727)
- 管理(26112)
- 研究(23771)
- 理学(22283)
- 理学院(22058)
- 管理学(21808)
- 管理学院(21672)
- 中国(19771)
- 财(16173)
- 京(13907)
- 财经(13101)
- 经(11987)
- 科学(11797)
- 经济学(11618)
- 所(11575)
- 中心(10525)
- 经济学院(10431)
- 研究所(10201)
- 财经大学(9896)
- 江(9732)
- 农(9474)
- 北京(8877)
- 院(8466)
- 融(8199)
- 金融(8073)
- 业大(8024)
- 范(7646)
- 基金
- 项目(41970)
- 科学(34279)
- 基金(32822)
- 研究(30808)
- 家(28269)
- 国家(28056)
- 科学基金(24589)
- 社会(21597)
- 社会科(20647)
- 社会科学(20640)
- 基金项目(16671)
- 自然(15025)
- 自然科(14705)
- 自然科学(14702)
- 省(14579)
- 自然科学基金(14492)
- 教育(13940)
- 资助(13535)
- 划(12582)
- 编号(11376)
- 部(10225)
- 国家社会(9673)
- 重点(9587)
- 成果(9399)
- 教育部(9181)
- 发(8888)
- 创(8685)
- 人文(8555)
- 制(8377)
- 创新(8221)
共检索到10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小华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必将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产权结构。对于产权,不要仅仅理解为物权,它还是一种人权;对于产权保护,在我国当前不仅要保护物质财产,更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对于中小国企而言,国企改制(民营化或MBO)其方向和趋势是必然的,正是市场逻辑的显示,问题是如何公正地进行。对于大型国企改制,目前尚不具备条件,有些大型国企本身就属于准公共产品,理应由国家掌握,不能民营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进诚 姜春 彭江波
在不同的资源约束、需求结构等制度环境中 ,最优的产权制度选择是不同的。荣成海洋渔业案例表明 :海洋渔业实行集体产权制度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而私有产权制度有利于成本控制 ,择优选择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
关键词:
产权制度 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 制度比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晓玲
后现代社会人们购买、消费商品不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它的符号价值,消费主要是获取社会意义。消费的这种社会逻辑实质上是由于社会地位与收入差距形成的消费等级差异。消费的差异等级不仅体现在个人消费领域,而且体现在公共产品消费领域。消费的社会逻辑对消费结构变迁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尽管还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但消费的社会逻辑却已充分发展,给社会带来负外部性,要倡导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正 邹方来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包括公司特征因素、资本成本因素和股权结构因素三大类,现有文献对各类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缺乏研究,本文首次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主导因素。针对这一实证结果,论文基于国家控制权变迁逻辑,从一国宏观角度,说明了资本结构是国家控制权主导下的产权多元化和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即国家控制权的变迁决定了企业特殊的股权结构,而国家、银行、投资者三方之间的控制权博弈则形成了相应的融资方式,两者一起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主导因素 股权结构 国家控制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云龙
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的变迁刘云龙一、“社会大工厂”模式和“国家万能”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到1978年,经济体制模式虽然也发生变化,但与1978年以后的改革相比是非实质性的,可假定为一个静态过程。这种“社会大工厂”模式建立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褚伟
本文在对中国中小金融机构既有制度安排只是中国计划金融制度“边际上变动”的界定基础上 ,分析了目标在市场金融取向下实现其严格意义“制度变迁”的矛盾性 (在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性和战略性风险加剧的情况下缺乏制度变迁的强大推动力 )与可能性 (特别强调了“2 +x”模式的市场选择性改革及改革中“非正式契约安排”的重要意义 )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昊宸 张克非
经济结构调整是贯穿新中国70余年经济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演进轨迹和系统的政策逻辑。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和发展任务要求的扩充与提高,中国经济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到改革开放前的恢复性调整阶段,进入当前新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的全方位战略性调整阶段。从共时性的角度看,通过分析以往几次大的调整和当下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炼出维护稳定的安全原则、保持增长的发展原则、改善民生的普惠原则三条政策原则。同时还可以总结出四个方面的具体经验和启示,即以宏观调控保障和促进结构调整、以微观结构调整托举和深化宏观结构调整、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防风险与稳增长的结合点、以制度创新与结构调整的融合作为政策的未来长期取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洪正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包括公司特征因素、资本成本因素和股权结构因素三大类,现有文献对各类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缺乏研究,我们首次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主导因素,公司特征因素和资本成本因素次之,在股权结构中,只有国家相对控股才对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为了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制度根源,我们基于国家控制权变迁逻辑,说明了在国家控制权主导下,国家通过金字塔型控制权结构实现了由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的产权多元化演变,由此形成了企业的股权结构,而最终形成的资本结构则是在产权多元化过程中国家、银行和中小投资者等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主导因素 股权结构 国家控制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理解百年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治理经验。研究方法:从价值、利益和产权的互动机制视角建立了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主线,对制度逻辑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土地产权围绕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价值目标,以保护维护人民利益为原则,先后形成了5个版本的产权治理结构。治理结构的迭代,既是对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反馈,更是对实践中土地产权制度实施的秩序和效能的保障。研究结论:土地产权制度体现了"价值决定利益,利益需要产权"的逻辑主线。百年土地产权制度主要围绕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两个关系进行了制度建设,保障了公有制的严肃性又不失其治理效率。当前和未来的土地产权制度还需进一步协调当代和后代的关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关键词:
土地产权 百年 治理结构 制度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本刊卷首曾数次提及,有必要关注资本在远程教育领域纵横捭阖的"复杂效应"。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其实早已是全球性的现象,市场逻辑的引入给大学带来的复杂效应更引发激烈争论。我国早些年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表面看似已"尘埃落定",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其实还是"悬而未决"。这里要说的只是,无论基于何种立场和见解,或者基于何种关切和诉求,市场逻辑恐怕都是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郜亮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本文尝试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和变迁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其未来的可能演进的方向。首先,本文对五项改革实践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五项改革是建立集体所有制、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建立农地流转市场和强化产权稳定性。其次,本文从统一的理论框架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逻辑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解释。最后,本文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未来的演进方向是,在坚持农地狭义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及时顺应现实,不断地对农地权利进行分割细化和属性化,并把相应的权利分配给使用效率最高的社会主体,以最大限度提升农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农地 产权制度 狭义所有权 产权分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田鹏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多样化推进模式,使得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呈现联动性、复杂性等特征。本文基于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关联性理论假设,沿着"三权分置"这条产权制度演化主线,以农地权能结构及其主体可行性能力为核心,从权能结构、治理机制两维度构建一个涵盖不同农地经营权人和农业经营制度的整体性理论分析框架。从实证分析和经验成效上看,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经营制度变迁的演化逻辑呈现辨证互构特征。因此,一方面要把能力提升作为落实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效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抓手,提升不同农地产权结构及其权能体系下多元产权主体可行性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完善,以农地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演化导向为目标,丰富农地经营权权能体系,构建以经营权人为主体的多样性农业经营制度。同时,切实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扶持效能,不断完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实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协同演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协同演化,必须时刻警惕集体失灵、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家庭失灵等引发的农业治理风险。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制度变迁 可行性能力 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博
伴随着现代社会在生产技术、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社会职业存在模式也呈现出快速变迁的态势。职业加速变迁使得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动态化,并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逻辑和教学组织方式。为此,职业教育专业定位应改变传统的职业方向固化模式,仅确定基本职业方向,并提供一定的拓展空间;在专业教学组织上,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方式,应对动态目标的需要;同时,要通过生涯辅导,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学习的职业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江红 孙明扬
以一个传统农业型村庄为个案,从治理的视角,讨论土地调整逻辑的变迁。20世纪80—90年代的土地调整主要通过具有村社理性的土地共识和组织基础实现村庄土地的动态流动,是村庄内生性的治理。税费改革后,以个体化、市场化为取向的三农政策的落地使得村庄内部土地利益分化,村庄治理失效,因而形成难以克服的调整困境。由于村庄难以实现土地利益平衡,村民通过事件化的策略行动向基层政府施压,基层政府不得不以事件治理的方式实现土地调整。事件治理型土地调整是基层政府治理资源和治理原则双重缺乏的权宜结果。土地调整的变迁显示了当下农村政策的推行中,如果只注重国家力量,而不充分考虑村庄内生的治理逻辑,将会导致层出不穷的基层治理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