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9)
- 2023(22311)
- 2022(19089)
- 2021(17820)
- 2020(14918)
- 2019(34100)
- 2018(33744)
- 2017(64351)
- 2016(35482)
- 2015(39839)
- 2014(39328)
- 2013(38540)
- 2012(35091)
- 2011(31631)
- 2010(31584)
- 2009(29548)
- 2008(28922)
- 2007(25979)
- 2006(22372)
- 2005(19550)
- 学科
- 济(134210)
- 经济(134062)
- 管理(104539)
- 业(100186)
- 企(84552)
- 企业(84552)
- 方法(63138)
- 数学(54577)
- 数学方法(53849)
- 财(37645)
- 农(37557)
- 中国(35779)
- 业经(31095)
- 学(30909)
- 地方(26527)
- 制(26133)
- 贸(25973)
- 贸易(25957)
- 务(25259)
- 易(25179)
- 财务(25169)
- 财务管理(25121)
- 农业(24871)
- 技术(24106)
- 理论(23890)
- 企业财务(23835)
- 环境(22583)
- 和(21535)
- 银(21403)
- 银行(21312)
- 机构
- 学院(499461)
- 大学(497993)
- 管理(192300)
- 济(192094)
- 经济(187760)
- 理学(166579)
- 研究(165156)
- 理学院(164702)
- 管理学(161445)
- 管理学院(160568)
- 中国(123589)
- 科学(106637)
- 京(105357)
- 农(89496)
- 财(88951)
- 所(84349)
- 业大(80078)
- 研究所(77125)
- 中心(76087)
- 江(73858)
- 财经(71524)
- 农业(70885)
- 北京(65922)
- 经(64969)
- 范(64881)
- 师范(64088)
- 院(59872)
- 州(59696)
- 经济学(57549)
- 技术(55704)
- 基金
- 项目(342642)
- 科学(266681)
- 基金(245649)
- 研究(243819)
- 家(217126)
- 国家(215294)
- 科学基金(183140)
- 社会(150972)
- 社会科(142930)
- 社会科学(142889)
- 省(136327)
- 基金项目(130202)
- 自然(122210)
- 自然科(119377)
- 自然科学(119339)
- 自然科学基金(117196)
- 划(115044)
- 教育(113761)
- 资助(101267)
- 编号(99595)
- 成果(80140)
- 重点(77580)
- 部(73902)
- 创(72872)
- 发(72815)
- 课题(69310)
- 创新(67751)
- 科研(66371)
- 计划(64411)
- 大学(63459)
- 期刊
- 济(207281)
- 经济(207281)
- 研究(137953)
- 中国(95472)
- 学报(87815)
- 农(80939)
- 科学(76614)
- 财(70479)
- 管理(70368)
- 大学(65021)
- 学学(61607)
- 教育(56479)
- 农业(55311)
- 技术(43930)
- 融(42457)
- 金融(42457)
- 业经(35546)
- 财经(34816)
- 经济研究(33254)
- 业(29939)
- 经(29798)
- 问题(26914)
- 版(25698)
- 科技(24935)
- 图书(24534)
- 技术经济(23804)
- 商业(22681)
- 业大(22634)
- 理论(22504)
- 统计(21829)
共检索到721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金凤 于飞 冯立杰 岳俊举
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讨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能够丰富颠覆式创新理论研究。在文献讨论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需求和产业3个方面,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网络重构两条路径实现颠覆式创新。在理论上,为探讨市场环境与颠覆式创新关系提供分析框架,并提出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影响下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为后发企业正确认知市场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构建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解若琳
颠覆式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我国3家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装备制造企业颠覆式创新实现机理及路径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通过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构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机理路径模型,归纳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3个阶段,并据此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提出管理策略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仓元凯 冯立杰 岳俊举
站在产业层面,将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分析的方法相结合,探索制造业后发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产业价值路径,揭示后发企业将纵向规模化和横向延伸关联相结合以实现颠覆的作用机理。为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产业价值 扎根理论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立杰 冯灿坤 王金凤
商业模式创新是后发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探明后发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颠覆的"黑箱"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视角,探讨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内隐机制,揭示了颠覆过程如何启动、颠覆动力如何持续等内在机理。收集整理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智能手机后发企业的案例资料,采用多案例研究与扎根理论结合的方法,构建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机理模型。结果显示:基于用户价值体系迁移方向的价值主张设计、价值网络重构、盈利模式创新、关键资源能力强化等构成了颠覆启动机制,而隔离能力和企业柔性则构成了颠覆长效机制。最后,本文为后发企业提出了强化用户价值体系迁移感知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柔性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勇
颠覆式创新不同于过程创新和持续性创新,其特征表现是针对主流市场,以技术和服务为引领,提供给消费者高价值体验且相对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是对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全面替代过程。生产条件、组织结构、产出绩效的变革正在改写着经济学的一般性认识,带有根本性的创新向下游和后续关联行业、产业或企业的深远影响,将带来市场格局等生产关系及其系列衍生规则与模式的变革。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颠覆式创新存在着摩尔定律与分布式的时空特征;因循效果逻辑思维与商业模式分析,可以总结出开放式、结构性、逆向式等不同角度的颠覆式创新路径;基于技术轨道与目标市场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发生在主流市场、边缘市场、分离市场中的高、中、低端的不同层次颠覆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创新路径 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立杰 李倩倩 王金凤 李康
价值网络重构作为后发企业实施颠覆式创新的重要战略支撑,对于后发企业成功实现赶超式发展至关重要。现有关于价值网络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工具,缺乏价值网络重构机理的深层次诠释,致使后发企业凭借价值网络重构实现颠覆式创新以成功赶超在位企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基于此,文章结合价值网络理论及颠覆式创新理论,基于“动机-行为-结果”动态性视角,以华为公司为例深入探究后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机理,以期为我国本土后发企业提供科学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
后发企业 价值网络重构 颠覆式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吴敏 王金凤 岳俊举
在分析低端市场用户需求与技术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以目标用户需求为约束,通过探索创新法则与创新维度的作用方式,构建目标领域的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从而形成了面向低端市场颠覆式创新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最后,以智能手机为例,验证了该路径的可行性,并获得了面向智能手机向低端市场的11种技术机会,为后发企业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延平 冉佳森
基于双元能力视角,以广州有米科技为例对创业型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颠覆性创新机理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创业企业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的产品研发流程经历了最小化产品设计、基于客户反馈的技术优化、产品快速迭代的转变。企业的双元能力经历了市场双元能力、价值双元能力,再到服务双元能力的转变。相应的,企业颠覆性创新经历了需求"点"、技术"线"及市场"面"三个逐级递进的颠覆性创新进程。在快速变化环境这一不确定因素的驱动下,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的双元能力的动态演进,成为创业型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本文研究对于创业领域的双元能力研究与颠覆性创新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雅薇 周源 陈璐怡
通过专利分析法,从专利网络结构、专利知识流和专利中心度三个维度研究纳米技术创新演化路径,进而确定我国纳米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在专利数量上已成为纳米大国,纳米科研组织逐渐从知识引入者向知识输出者转化。认为我国在纳米技术产业的主体是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企业方面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产业处于由基础科学和技术导向型向应用型转化阶段。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技术创新 路径 专利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 施琴芬 于娱
从知识的角度提出颠覆式创新由创新模糊前端、研究开发阶段、目标市场商业化阶段、进入主流市场、建立行业标准,新一轮的颠覆式创新等6个阶段组成,并对每一阶段进行详细剖析。将SECI知识演化模型的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在化与颠覆式创新过程的创新模糊前端,研究开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结合对应分析,同时将企业外部知识源这一要素加入SECI模型。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知识视角 创新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光宇 周甜甜 曹阳春
探讨颠覆性创新是如何实施跨界行为,并分析外部环境对跨界过程的影响。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以硬盘行业为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硬盘行业的跨界活动进行数据编码与系统分析,构建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扩散全过程模型,以跨界为基调,包括搜索、涉入、扩散、颠覆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联系紧密并受技术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影响,形成跨界颠覆性创新的实现过程框架;同时总结得出跨界颠覆性创新的主要特征为爆发力和竞争力更强,以及过程管理比较复杂,需要跨界融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跨界创新 创新扩散 硬盘行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戚乃媛
从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实施来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如何展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仍未得到系统性解释。本文以中央和地方层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研究对象,探析其为什么既要有效授权又要技术创新,并试图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来探究其创新驱动路径的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的资本经营模式和“功能定位→履职授权”的资本授权模式,两类公司探索并形成制度创新驱动路径。(2)两类公司通过市场机会识别能力、社会网络关系能力和组织学习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动态能力提升,形成以持续性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驱动路径。(3)利用对接机制形成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以此完善可能的创新驱动路径选择问题。本文从“制度—技术”双重因素视角探索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创新驱动路径,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王永正 冯立杰 刘鹏
针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1—2018年的研究文献,借助SPSS 22.0、CiteSpace V等软件,通过共词分析、文献共被引聚类、突发文献、突现词、标志性文献等指标开展颠覆式创新的可视化计量分析,揭示20年间颠覆式创新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探究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颠覆式创新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颠覆式技术、市场驱动、商业模式等,其中Danneels E、Markides C、Christensen C M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是领域内的热点文献;颠覆式创新的演进趋势呈现出由21世纪前10年的不连续性创新、颠覆式技术、物联网、电子商务过渡至2010年之后的信息系统、组织绩效、市场定位等,而互联网、事前预测框架、颠覆式创新的测量及应用等,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颠覆式创新的研究热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李秉廉 何玮萱 周建
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系统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数字化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康泰医学、广州银行、诺贝尔瓷砖3家企业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辅助编码,对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进行探析,提炼出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关键活动、数字化创新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数字化创新路径这一核心范畴,进而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结论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创新理论研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倩倩 张光宇 戴海闻 刘贻新
针对目前颠覆性技术评价标准和评审流程系统性研究不足,基于国内外颠覆性技术遴选研究,选取我国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为主案例,辅以其他颠覆性创新相关赛事、新型人才评价、新型职称评定机制及诺贝尔奖评审机制等6个案例交叉验证,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得到111个概念、25个子范畴和8个主范畴,据此设计先质后量的评审原则,设置前期准备、初评、再评和现场评议的遴选流程。其中,在质的判断方面,运用德尔菲调查法,依靠专家直觉对项目是否具有颠覆性进行初步判断;在量的判断方面,邀请专家从技术颠覆、产业变革、经济价值、社会影响这4个维度进行打分,通过加权评分最终计算出各项目综合评分,层层递进以完成颠覆性技术的遴选。为增强颠覆性技术遴选方法的系统性以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