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1)
- 2023(14320)
- 2022(11511)
- 2021(10630)
- 2020(8989)
- 2019(20586)
- 2018(19883)
- 2017(38313)
- 2016(20951)
- 2015(23315)
- 2014(22919)
- 2013(23039)
- 2012(21370)
- 2011(18995)
- 2010(19101)
- 2009(17952)
- 2008(18198)
- 2007(16310)
- 2006(14238)
- 2005(13298)
- 学科
- 济(102347)
- 经济(102243)
- 业(88026)
- 企(79552)
- 企业(79552)
- 管理(73835)
- 方法(48720)
- 数学(40380)
- 数学方法(40145)
- 财(30619)
- 业经(30203)
- 农(30077)
- 中国(25547)
- 务(22551)
- 财务(22538)
- 财务管理(22510)
- 企业财务(21464)
- 农业(20636)
- 制(20202)
- 贸(19615)
- 贸易(19601)
- 易(19103)
- 技术(18550)
- 策(16565)
- 划(16368)
- 融(15677)
- 金融(15677)
- 和(15364)
- 银(15352)
- 理论(15333)
- 机构
- 学院(308969)
- 大学(306586)
- 济(143991)
- 经济(141773)
- 管理(123310)
- 理学(106254)
- 理学院(105234)
- 管理学(104007)
- 研究(103710)
- 管理学院(103425)
- 中国(85163)
- 财(66323)
- 京(63705)
- 科学(58248)
- 农(53569)
- 财经(53501)
- 所(51947)
- 经(49049)
- 中心(46917)
- 研究所(46719)
- 经济学(45942)
- 江(45441)
- 业大(43763)
- 农业(42346)
- 经济学院(41681)
- 北京(40246)
- 财经大学(39983)
- 院(36569)
- 商学(35903)
- 商学院(35581)
- 基金
- 项目(199932)
- 科学(160990)
- 基金(151679)
- 研究(145095)
- 家(131946)
- 国家(130851)
- 科学基金(113938)
- 社会(97987)
- 社会科(93298)
- 社会科学(93274)
- 基金项目(79056)
- 省(74885)
- 自然(72577)
- 自然科(71032)
- 自然科学(71013)
- 自然科学基金(69909)
- 教育(65750)
- 划(62855)
- 资助(62743)
- 编号(55034)
- 部(46536)
- 创(44469)
- 重点(44469)
- 成果(43369)
- 国家社会(42505)
- 发(42495)
- 业(42482)
- 创新(40871)
- 教育部(40601)
- 人文(39415)
- 期刊
- 济(155414)
- 经济(155414)
- 研究(92949)
- 中国(57727)
- 财(54217)
- 管理(50094)
- 农(48556)
- 学报(44556)
- 科学(44434)
- 大学(34908)
- 融(33838)
- 金融(33838)
- 学学(33509)
- 农业(33416)
- 财经(28645)
- 经济研究(26399)
- 技术(26139)
- 经(24788)
- 业经(24678)
- 教育(23141)
- 业(21367)
- 问题(20644)
- 贸(19177)
- 技术经济(18293)
- 世界(17693)
- 国际(16590)
- 理论(15263)
- 统计(15258)
- 商业(14830)
- 现代(14607)
共检索到46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文章将企业异质性同要素价格扭曲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框架中,从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对企业选址的机理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大样本截面数据,采用序数Probit回归,首次在微观层面考察了市场潜能和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生产效率的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效率较高的厂商在选址时更倾向于市场潜能较高的城市;(2)省域要素价格扭曲水平越高,效率对于企业选址高市场潜能城市的正向影响越大;(3)除平均工资水平外,其他控制变量均影响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涛 李沙沙
要素价格市场化是有效发挥市场竞争选择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前提。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要素价格扭曲和企业剧烈更替并存的特征事实,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有效市场退出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显著阻碍了企业有效市场退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有效市场退出的阻碍效应在所有制、规模、行业、地区和生产率等异质性企业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资本偏向效应、收益扭曲效应、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寻租激励效应等途径显著阻碍了企业有效市场退出。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要素价格扭曲和企业市场退出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为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矫正要素价格扭曲、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时磊
经济高速增长与产能严重过剩相伴随是中国经济近年来的显著特征之一。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检验资本市场扭曲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债务杠杆主要获取方式的长期债务和商业信用对企业产能过剩程度具有稳健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扭曲的主要表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可能存在着加剧产能过剩的效应;资本市场扭曲通过商业信用的"所有制传递机制"和"规模传递机制"纠偏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产能过剩效应。由此得出结论,资本市场扭曲及其纠偏可能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程度严重的原因,资本市场扭曲虽然可以由商业信用渠道纠偏措施改善其要素配置效率,但这种诱发的纠偏效应具有高昂的社会成本。据此提出在合适时机逐渐...
关键词:
资本市场扭曲 纠偏效应 产能过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志基 余姝瑾 戴晓冕
以土地出让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探究了城市工业用地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并利用2007—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土地出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扭曲显著降低了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并且在西部地区、规模较小、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扭曲通过加剧工业企业过度投资、吸引低生产率企业选址,从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地方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不仅仅是因为招商引资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考量,还可能是财政压力下冲动投资的结果。对此,提出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建立高效的产业用地供给制度体系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相关建议,以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整合地区生产要素,提升地区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康志勇
文章使用2001~2007年微观企业数据分析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要素市场扭曲对就业的影响,发现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和要素市场扭曲共同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超常发展,并诱发有偏的技术进步,形成资本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最终造成经济快速增长而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检验结果显示,赶超行为和要素市场扭曲是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对不同规模企业就业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应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赶超行为、缓解要素市场扭曲,以逐步实现符合地区资源禀赋的技术进步,最终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作用从而增加就业。
关键词:
赶超行为 要素市场扭曲 就业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宁华 张伯伟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企业异质性与完全出口企业国内市场进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完全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使用IV-Probit模型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依然显著。使用Heckman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水平同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比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生产率对企业国内市场进入的作用程度将增强。此外,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论表明:国内市场商业环境的不健全增加了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也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宁华 张伯伟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企业异质性与完全出口企业国内市场进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完全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使用IV-Probit模型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影响依然显著。使用Heckman选择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水平同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比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生产率对企业国内市场进入的作用程度将增强。此外,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论表明:国内市场商业环境的不健全增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鲁 刘乃全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利用生产法估算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并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从时间滞后性看,抑制效应具有随滞后期数增加而逐步衰减的趋势特征;从企业异质性看,抑制效应表现出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出口企业高于非出口企业;从行业异质性看,对高新技术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抑制效应表现出由高及低的特征;从区域差异性看,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且可以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调节和改善。因此,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此激发企业市场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伟 赵金亮 韩媛媛
本文从国际贸易微观研究视野切入,对企业出口决定机理进行阐述,并基于中国2000~2003年27万余家企业的大样本非平行面板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决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TFP却表现出稳健的正向影响;(2)拓展的异质性特征变量均具有稳健的显著影响,且符合理论预期;(3)企业规模对其出口决定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平均工资在不同计量模型中表现得并不稳健。此外,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沉没成本显著存在,以致出口的持续性特征十分明显。
关键词:
异质性 沉没成本 自我选择 企业出口决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蒋含明
采用生产函数法,论文详细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267个城市的要素价格扭曲。接下来,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数据,构建泊松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生产效率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按行业、区域分别划分样本以及稳健性检验均表明:(1)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低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高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则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2)地区运输成本和环境管制强度对于不同效率企业选址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其他区域特征解释变量对于选址企业数量的影响均显著,且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泊松面板回归 区位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竹青 佟家栋
基于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与异质性因素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遵循"自选择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改变了外资企业的出口-生产率关系,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只有控制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后,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现象才能消失。(2)企业存在持续的出口学习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削弱了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作用,降低了本土新进入出口企业的学习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欣 李宁 陈经伟
本文构建一个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综合数据集,研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机制,并以初次OFDI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来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会显著促进中国企业OFDI行为;变换不同方法测度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进行回归,结论依然成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对中国企业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强;相较于国有企业,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企业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当企业OFDI东道国具有较高的治理水平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OFDI的作用更强。进一步地,从动态分析视角来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OFDI行为的作用持续期为三年,且在第二年该促进作用最强;从投资广度和深度视角来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广度和深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不仅丰富了中国企业OFDI行为作用力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政策制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完善资本要素市场,消除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等约束机制,让企业OFDI决策回归自身能力和投资动机;另一方面,政府应实行有效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OFDI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企业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OFDI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利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工业企业大样本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贸易自由化(包括产出关税减让与投入品关税减让)对企业出口动态影响的显著性与程度。本文发现:贸易自由化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而且也提高了已有出口企业的出口强度,且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表明贸易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集约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产出关税减让对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出口的持续时间都没有明显影响,而投入品关税减让则显著抑制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缩短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的持续时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投入品关税减让对本土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富森
从中观视角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R&D投入的影响及行业差异,厘清行业异质性背景下要素价格扭曲影响R&D投入的理论机制,运用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结合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R&D资本投入和R&D人力投入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行业异质性因素在二者间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行业异质性因素的作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行业特征因素如市场竞争、资本密集度、企业平均规模以及对外开放度在不同门槛值区间,要素价格扭曲对R&D投入的影响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玖立 冼国明
区域间贸易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的地区市场销售行为。给定贸易成本和市场规模,企业能否进入区域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异质特征。基于新近发展的新新贸易理论和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个独特企业调查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影响中国企业进入国内区域市场行为的因素。回归估计显示,在控制了双边地理距离和销售省市区的市场规模以及多个维度的固定效应之后,企业进入国内区域市场的可能性随着其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此外,我们还考察了企业的规模、资本密集度、所有制、年龄、出口和广告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生产率 市场进入 贸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保护、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源误置——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化水平、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微观动态效率——来自于面板门限模型的经验证据
产能过剩、要素扭曲与经济波动——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FDI、要素市场扭曲与碳排放绩效——理论与来自中国的证据
企业财务约束与要素投入扭曲——一种资源错配的微观机制
环境污染会加剧劳动力价格扭曲吗?——来自CFPS的微观证据
“稻强米弱”是否抑制了稻谷加工业的要素配置扭曲?——基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的验证
要素价格扭曲会阻碍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吗——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要素价格扭曲能吸引高效企业落户吗
中间产品市场扭曲会阻碍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吗——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理论与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