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3)
- 2023(15267)
- 2022(12720)
- 2021(11474)
- 2020(9568)
- 2019(21905)
- 2018(21105)
- 2017(40893)
- 2016(22424)
- 2015(24952)
- 2014(24677)
- 2013(24508)
- 2012(22758)
- 2011(20503)
- 2010(20068)
- 2009(18642)
- 2008(18394)
- 2007(16410)
- 2006(14000)
- 2005(12282)
- 学科
- 济(99373)
- 经济(99269)
- 管理(63185)
- 业(60946)
- 企(47961)
- 企业(47961)
- 方法(46028)
- 数学(41403)
- 数学方法(41105)
- 农(27045)
- 财(25371)
- 中国(24768)
- 地方(24263)
- 业经(20365)
- 贸(19478)
- 贸易(19471)
- 学(19253)
- 易(18824)
- 农业(18523)
- 制(16874)
- 务(15672)
- 财务(15655)
- 财务管理(15621)
- 融(15076)
- 金融(15072)
- 环境(14868)
- 企业财务(14827)
- 银(14162)
- 银行(14109)
- 技术(13569)
- 机构
- 大学(326905)
- 学院(325595)
- 济(136274)
- 经济(133648)
- 管理(124487)
- 研究(110784)
- 理学(108770)
- 理学院(107465)
- 管理学(105770)
- 管理学院(105179)
- 中国(82887)
- 科学(69031)
- 京(67416)
- 财(61273)
- 农(60702)
- 所(56637)
- 中心(51952)
- 业大(51768)
- 研究所(51710)
- 财经(50347)
- 农业(48382)
- 江(47476)
- 经(45889)
- 经济学(43483)
- 范(42119)
- 师范(41596)
- 北京(41545)
- 经济学院(39838)
- 院(39604)
- 州(38051)
- 基金
- 项目(227210)
- 科学(178962)
- 基金(167020)
- 研究(160382)
- 家(148159)
- 国家(146950)
- 科学基金(125191)
- 社会(104421)
- 社会科(99053)
- 社会科学(99024)
- 基金项目(89638)
- 省(88210)
- 自然(82131)
- 自然科(80261)
- 自然科学(80235)
- 自然科学基金(78833)
- 划(75444)
- 教育(73283)
- 资助(66610)
- 编号(62759)
- 重点(51661)
- 部(50558)
- 发(49859)
- 成果(49441)
- 创(47658)
- 创新(44564)
- 科研(44322)
- 国家社会(44130)
- 教育部(43142)
- 课题(43129)
- 期刊
- 济(142322)
- 经济(142322)
- 研究(90647)
- 中国(57200)
- 学报(56484)
- 农(53586)
- 科学(50844)
- 财(47491)
- 大学(41433)
- 管理(41144)
- 学学(39549)
- 农业(35818)
- 融(29923)
- 金融(29923)
- 教育(26966)
- 财经(25442)
- 技术(24688)
- 业经(23527)
- 经济研究(23313)
- 经(21875)
- 问题(19928)
- 业(19468)
- 版(16472)
- 贸(16347)
- 技术经济(15865)
- 资源(15696)
- 商业(15640)
- 科技(14768)
- 统计(14750)
- 理论(14593)
共检索到46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长青 范剑勇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国地级市数据,估计从标准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导出的工资方程,并引入外来人口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变量对区域城市工资存在正向影响,说明外来人口引致市场潜能增加并导致区域工资上升的价格效应在全国研究层次得到证实,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外来人口跨区流动平抑市场潜能的数量效应暂时还没有显现。与东部和全国情况不同,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潜能低、经济聚集度小因而对区域工资影响不显著。在这种形势下,鼓励外来人口在当地就业,以及加强中西部地区市场潜能和经济集聚度对平衡地区差距是有益的选择。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市场潜能 劳动力流动 工资方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实 王亚柯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两次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中国东西部之间企业职工的收入增长机制的差异,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进行了实证性的经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分析结果。首先,虽然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东西部之间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没有出现明显地扩大或缩小的现象,但是两个地区之间已有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双重的。一是两个地区之间职工个人特征的大体相同,以及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企业工资决定机制逐渐趋同于东部地区,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职工收入差距;而地区之间缺乏劳动力的流动性却使得地区差距高居不下。其次,东西部地区职工工资收入的增长率虽然差别不大,但是它们...
关键词:
地区差异 职工收入 劳动力流动 工资函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席鸿建
本文通过对20世纪末我国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能力、东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导致东西部地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安置能力的差距,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导致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的地区差距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东西部地区 高等教育发展差距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分解法对本地市民、农民工和外来市民三个群体的工资收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不同分位数上,三个群体之间的个体工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2)个人禀赋和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在不同群体的不同收入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3)不同群体的工资差异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和制度性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大部分分位数上制度性歧视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特征差异。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工资差异 分位数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涛 曹广忠
基于住房供给—需求关系,本文从就业机会、房源供给、宏观区位和交通便利性4个维度构建了外来人口在都市区内部的居住决策和空间分布的解释模型,并将区域差异和尺度效应纳入模型。基于北京市村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就业机会的空间分布对外来人口的居住区位决策和空间分布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职住空间一体化或职住临近是城市外来人口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特征。近郊区是中心城区外来务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其空间格局主要受到房源供给的限制,而与本地的就业机会和交通条件关系有限。城市产业的郊区化促进外来人口向远郊区聚集,进入了明显的远郊化进程;尤其随着地铁网络的延伸,远郊地铁站附近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聚居区。远郊区和偏远地区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利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不均衡战略是造成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积极落实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不均衡发展 东西部收入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展新
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研究的城乡分割模式近年来受到挑战,这一挑战的背后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弱化和区域分割体制的强化。本文回顾、概括城市外来人口研究的近期文献,揭示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分割体制与区域分割体制的此消彼长,提出"双重分割解释、三群体检验"的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整合框架。
关键词:
农民工 外来人口 城乡分割 区域分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韩靓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劳动力调查问卷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农民工、外来市民和本地市民三个群体就业岗位获得和工资差异,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起的歧视程度进行了判断。得出结论:与本地市民和外来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就业岗位获得和工资决定上均受到歧视;与本地市民相比,外来市民就业岗位获得受到歧视,工资决定并没有受到歧视。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外来人口 就业歧视 收入歧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明 朱春奎
基于2013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员的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的Ordered Probit模型,发现:上海外来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受到居住证效应、时间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社会保障效应等多因素影响,而年龄、性别、民族、户口等因素对上海市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并不显著。本实证研究的结论对于上海市改革居住证积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制定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爽 王进
太湖流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1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以乡镇企业为主过渡到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迁移人口,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同时使得外来人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流域外来人口来源的地域和城乡构成,计算了外来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指出外来人口的城乡非均衡分布促成地区城镇化率的小幅上升,太湖流域各地区的上升幅度在2%左右,部分解释了隐性城镇化率的产生。在城市市区,外来人口平均占到总城市人口的18%。对于50万人口以...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城市化水平 外来人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中部省会城市郑州市的调查数据,从社会包容、社会融合、社会歧视和社会距离4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3个层面探讨了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呈现出能包容而不融合、有距离而不歧视的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城市居民的社会态度有影响。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外来人口 社会态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外来人口 空间分布 广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
文中的外来人口,是指第四次人口普查所统计的离开户口所在地一年以上的人口,属于流动人口的一部分,是未发生户口迁移的实际迁移人口。据“四普”资料,1990年6月30日全国有这类人口2131.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88%,但广东省该比例达5.25%,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首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外来人口在居住地的时间分布情况,描述了不同人口属性和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外来人口在居住时间上的差别,并且描述了在居住地出生"外来人口"的一些特征,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外来人口居住时间长短的多种因素做综合分析。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指出,必须正视大量的外来人口实际上已经转变为长期定居人口的事实,并解决其产生的相关社会问题。
关键词:
外来人口 户口 流动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燕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这种现状固然与国家预算内投资向东部地区的倾斜和给予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地区大量优惠政策有关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东西部地区制度演进上的差异。即改革开放政策与东部地区原有的商品经济意识相结合 ,带来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方面体制的变革 ;与之相比 ,西部地区在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制度变革的进程则要缓慢的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