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8)
2023(9797)
2022(7909)
2021(7289)
2020(6144)
2019(13868)
2018(13424)
2017(25975)
2016(13816)
2015(15462)
2014(14861)
2013(14782)
2012(13397)
2011(11654)
2010(12045)
2009(11571)
2008(11836)
2007(11018)
2006(9556)
2005(9149)
作者
(38383)
(31941)
(31915)
(30064)
(20780)
(15260)
(14298)
(12272)
(12037)
(11625)
(10847)
(10813)
(10543)
(10135)
(9991)
(9696)
(9487)
(9349)
(9259)
(9009)
(7885)
(7660)
(7656)
(7435)
(7166)
(7082)
(7082)
(7025)
(6345)
(6203)
学科
(77482)
(73224)
企业(73224)
(67518)
经济(67452)
管理(59511)
方法(29184)
业经(26602)
(24705)
(22111)
数学(21394)
数学方法(21278)
(18571)
财务(18563)
财务管理(18548)
技术(18461)
企业财务(17543)
(16322)
贸易(16308)
(15907)
农业(15851)
中国(15498)
(14811)
(13464)
(13049)
技术管理(12674)
理论(12432)
(12179)
(12176)
企业经济(12152)
机构
学院(203277)
大学(196844)
(95454)
经济(94018)
管理(87349)
理学(74293)
理学院(73713)
管理学(72972)
管理学院(72603)
研究(61890)
中国(53659)
(45422)
(40576)
财经(35512)
科学(32696)
(32275)
(32193)
(31385)
(30090)
经济学(28898)
中心(28389)
商学(26429)
研究所(26371)
商学院(26203)
经济学院(26150)
财经大学(26051)
业大(25882)
北京(25372)
(24926)
农业(24440)
基金
项目(126375)
科学(103060)
研究(95247)
基金(94708)
(80231)
国家(79481)
科学基金(71567)
社会(64139)
社会科(61170)
社会科学(61156)
(50014)
基金项目(49769)
自然(45070)
自然科(44164)
自然科学(44156)
自然科学基金(43491)
教育(41785)
(39714)
资助(38220)
编号(36982)
(32907)
(32059)
创新(29101)
(28350)
成果(27788)
重点(27629)
(27485)
国家社会(26981)
(26317)
人文(25252)
期刊
(110566)
经济(110566)
研究(62583)
管理(40238)
中国(39971)
(39880)
(29325)
科学(25060)
(23472)
金融(23472)
学报(22473)
技术(20359)
业经(20164)
农业(20087)
财经(19104)
大学(18587)
学学(17805)
经济研究(17723)
(16623)
问题(14502)
(14232)
(14202)
技术经济(14117)
教育(13928)
国际(12212)
商业(11654)
世界(11576)
现代(11350)
财会(11187)
经济管理(10313)
共检索到318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素云  叶振宇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然后利用1999~2008年全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市场潜力、出口需求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的影响。为了纠正泊松模型条件方差过度分散问题,本文使用了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城市的市场潜力和出口需求是外资企业投资区位的决定因素,同时,采用分时段、分区域方法以及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进行重新估计,结果都证实了上述发现是稳健的。此外,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的职工工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工业税负等因素则不会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构成实质影响。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素云  叶振宇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下着重考察了市场潜力、资源禀赋和税负水平对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利用2000—2010年中国286个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区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市场潜力和国际市场需求越大,越有利于吸引和培育新企业;沿海地区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越好,越有利于吸引企业投资;内地地区城市的工业税负水平高、差异大,不利于吸引企业落户;城市内部基础设施和工资水平对工业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看,国内市场潜力和国际市场需求对外资、私营和港澳台企业区位决策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工业税负水平则起着相反的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新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汝岱  朱诗娥  
本文以企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作为企业成长的代理变量,检验市场潜力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市场潜力是否能促进企业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保护程度的影响。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区域,市场潜力能够促进本地企业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关于地方保护的异质性影响,发展动机较强的地方政府倾向于保护高效率的企业,排斥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而保护既得利益动机较强的地方政府则倾向于保护国有企业。以企业年龄分组的检验结果发现,地方政府更偏向于保护成熟发展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企业,而对于初创阶段新兴企业和"过时"的老企业,则提供较少的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会清  
通过考察2000-2008年间中国对120个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商品出口数据,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计量方法,本文测算了我国出口潜力的总量规模,并揭示了出口潜力的地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仍处于"出口不足"状态,特别是对亚洲近邻的市场拓展相对滞后。后危机时期中国出口市场结构调整的总体导向应是:在保持欧美传统市场份额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将市场重心逐渐转向出口潜力较大的亚洲和拉美新兴经济体,进一步密切中非经贸合作关系,使其成为未来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潜在对象。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张夏  
基于引力模型回归,通过分析拟合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将出口状态分为出口不足、出口适度与出口过度三个层面,出口不足对应出口潜力较大,出口过度对应出口潜力不足。主要结论有三点:其一,趋势方面,中国出口实现了从出口不足到出口过度的转变,未来的出口潜力不足,而且在所有类型产品上均如此。其二,区域分布方面,中国对美国、欧盟出口适度,但对日本、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出口不足,这说明未来中国出口潜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内部,提升亚洲内部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便利化程度是应有之策。其三,源泉方面,中国出口过度主要体现在数量过度,但出口广度适中,特别是出口价格不足,意味着中国可以改变出口增长方式实现出口潜力。对策上,一方面要认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八五”期间,在我国外贸发展的大格局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八五”全国外贸出口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1%,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年均增长50.8%,如果去掉外商投资企业这一块,“八五”我国出口贸易年均增速大约只有12.5%。在全国进出口总值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七五”末期不到15%,1995年上升到39.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七五”末期为9.7%,1995年上升到31.5%。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洪庆  
利用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与我国内资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积极地促进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具有替代效应;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与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岚  盛斌  
出口从本质上讲是由出口国供给和进口国需求共同决定的。本文基于Redding和Venables(2004)的框架,将中国出口贸易竞争优势的决定分解为内部供给能力(nternal supply capacity)和外部市场潜力(foreign market potential),并考察这两个因素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加入WTO以来外部市场需求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而内部供给能力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雪梅  祝坤福  
基于2007年区分内外资企业的非竞争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内、外资企业的完全能耗强度差异,并测算了当各部门内资企业的相关技术达到外资企业水平时,工业整体的节能幅度。测算结果表明,内资企业需求结构、节能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调整能分别为我国工业整体用能带来10%、22%和33%左右的节能潜力。结合政策可行性与推行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推广先进企业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是实现工业节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雪梅  祝坤福  
基于2007年区分内外资企业的非竞争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内、外资企业的完全能耗强度差异,并测算了当各部门内资企业的相关技术达到外资企业水平时,工业整体的节能幅度。测算结果表明,内资企业需求结构、节能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调整能分别为我国工业整体用能带来10%、22%和33%左右的节能潜力。结合政策可行性与推行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推广先进企业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是实现工业节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随着外商投资的不断进入,福建省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在福建省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福建出口贸易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外资企业出口的实证分析,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外资企业的出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