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4)
- 2023(11738)
- 2022(9615)
- 2021(8755)
- 2020(7300)
- 2019(16231)
- 2018(15168)
- 2017(29598)
- 2016(15940)
- 2015(17141)
- 2014(16912)
- 2013(16657)
- 2012(15431)
- 2011(13795)
- 2010(13894)
- 2009(13196)
- 2008(12366)
- 2007(10964)
- 2006(9563)
- 2005(8786)
- 学科
- 济(62169)
- 经济(62091)
- 业(46337)
- 管理(44138)
- 企(37592)
- 企业(37592)
- 方法(29473)
- 融(28014)
- 金融(28013)
- 数学(26442)
- 数学方法(26186)
- 银(25329)
- 银行(25271)
- 行(24469)
- 中国(22541)
- 财(19461)
- 农(16940)
- 制(16065)
- 学(15326)
- 贸(14091)
- 贸易(14079)
- 业经(13912)
- 易(13739)
- 务(13458)
- 财务(13437)
- 财务管理(13416)
- 企业财务(12998)
- 地方(12089)
- 农业(11606)
- 中国金融(11502)
- 机构
- 大学(230595)
- 学院(228693)
- 济(96648)
- 经济(94831)
- 管理(83819)
- 研究(82656)
- 理学(73080)
- 理学院(72180)
- 管理学(70819)
- 管理学院(70416)
- 中国(69058)
- 科学(52562)
- 农(49012)
- 京(47840)
- 财(45841)
- 所(43678)
- 研究所(40290)
- 农业(39255)
- 业大(39205)
- 中心(39183)
- 财经(37342)
- 经(34156)
- 江(33024)
- 经济学(31751)
- 北京(29544)
- 院(29413)
- 经济学院(29017)
- 财经大学(28377)
- 范(27036)
- 州(26755)
- 基金
- 项目(160328)
- 科学(125936)
- 基金(120514)
- 家(109742)
- 国家(108888)
- 研究(106168)
- 科学基金(91643)
- 社会(70111)
- 社会科(66805)
- 社会科学(66784)
- 基金项目(63893)
- 自然(62627)
- 自然科(61312)
- 自然科学(61285)
- 省(60937)
- 自然科学基金(60240)
- 划(52916)
- 资助(49545)
- 教育(47671)
- 编号(38630)
- 重点(37127)
- 部(35426)
- 创(34095)
- 发(33893)
- 计划(32261)
- 创新(32076)
- 科研(31984)
- 国家社会(30398)
- 成果(29965)
- 教育部(29753)
共检索到33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崎
现代金融体系下,金融危机多起因于金融市场,市场危机的核心是流动性的丧失。次贷危机突显了流动性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研究市场流动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文章认为,市场流动性不再仅仅是单个市场的流动性程度,更重要的是"市场参与者行为的集体反应"导致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外部性效应,会影响到资金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社会总体流动性在短期内发生逆转,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监管当局应该把握市场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以"流动性"为核心的政策框架体系。
关键词:
市场流动性 动态变化 金融稳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梓华
在新兴市场国家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进出入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激增,其波动性也越来越强,这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而且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也日益凸显。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后,国际金融形势、市场预期等因素变化会使得国际资本流入突然停止并逆转流出,这在金融溢出效应和共同贷款者效应作用下,会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稳定产生极大冲击。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提升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积极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合作,努力维护中国和新兴市场的金融稳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新兴市场国家 金融稳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孟辉
流动性风险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体系的冲击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充分显现。对于我国而言,类似的流动性风险集中体现在开放式基金领域。一旦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基金的大面积赎回可能导致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并引发"基金赎回—股价下跌—赎回放大—股价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因此应做好应对准备,以维护股票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流动性风险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本文主要研究流动性和杠杆率之间交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文章认为,随着金融结构的演变,流动性的内涵不断扩大,金融机构以证券化的方式实现流动性的扩张。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容易放大金融周期的波动;并且由于杠杆率与流动性变化之间交互作用,导致社会总体流动性在短期内出现逆转,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加强杠杆率和流动性管理,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框架体系。
关键词:
流动性 杠杆率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登宝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另外,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时变影响在危机期间和平稳时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登宝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新指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应用TVP-SV-S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均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效应逐年减弱且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度日益增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流动性的互动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另外,投资者情绪和市场流动性对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在银行体系中,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同业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会相互影响。即使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倒闭概率上升,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笔者使用KMV模型测度了每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倒闭概率并将其作为刻画银行体系稳定程度的指标,进而研究同业流动性风险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存在相互正向影响,这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之间业务同质性较高,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战略;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负向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自动稳定机制。整体来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同业影响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在银行体系中,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同业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会相互影响。即使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倒闭概率上升,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上升。笔者使用KMV模型测度了每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倒闭概率并将其作为刻画银行体系稳定程度的指标,进而研究同业流动性风险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存在相互正向影响,这表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之间业务同质性较高,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战略;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负向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自动稳定机制。整体来看,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间的同业影响更多体现在资产流动性风险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同业的整体流动性风险状况自动调整经营策略来降低倒闭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的同业间影响对银行倒闭概率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同业影响 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伟 宗计川
从金融稳定和审慎监管的角度,不可否认事先监管的重要性,但当可观测到的系统性风险在加速累积的现状下,更要关注事中干预,即风险演变过程中央行干预手段的选择。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危机发生时,央行应该干预流动性市场还是资产折价出售市场,抑或共同干预,干预措施的边界或权变条件是什么?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前沿文献,重点聚焦银行主体行为选择与银行间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从银行间预期协调与一致性应对行动、资产折价销售与流动性风险传染正反馈形成的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于对研究问题和方法的归纳分析,本文认为以个体行为决策为突破口,利用实验室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刻画流动性风险传染演变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决策过程,这可以使得央行干预策略等政策工具的时机选择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鹏 蔡庆丰
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金融资产激增,推动对冲基金业规模迅速膨胀,也使得对冲基金业在结构和投资动向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冲基金在全球寻找套利和投机机会,对全球的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审慎资本项目开放和加强对冲基金的监管。
关键词:
对冲基金 金融稳定 流动性过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杨骏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完善金融稳定制度体系的一个革命性思考是引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基础上,对中央银行传统目标及其政策手段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指明了金融稳定重回中央银行目标菜单后,中央银行协调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逻辑框架,以及有效政策工具的变革方向。本文研究认为:第一,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必须依托流动性管理方能收到实效。第二,金融业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发展使流动性管理面临一般均衡要求,中央银行目标应该从狭义价格—即通货膨胀转向广义价格—即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价格体系。第三,金融风险决定了危机是一个概率事件,危机救助决定了道德风险是必然事件,金...
关键词:
流动性 一般均衡 金融稳定 不可能三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胜会
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建立在其能够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一特有能力的基础之上。事实上,金融危机期间,各国央行一方面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而创造流动性以支持金融系统正常运转;一方面动用最后贷款人职能对个别机构进行救助。需要注意的是,大规模流动性供给和救助行为并非是"最优"的选择,其对经济金融失衡的影响、对公平效率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和政策外溢效应不容忽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郁葱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际上关于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主要学术观点,然后应用Shin(2006)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框架。文章分析了在一个信贷约束市场上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由于具有自强化反馈机制和不对称性特征,货币政策在追求自身目标实现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金融失衡。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内生性冲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本文基于2002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的数据,构建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并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1)自2002年第1季度以来,中国金融稳定性不断提升。(2)总体而言,各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强度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弱。(3)短期内,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有利于金融稳定;中长期内,经济持续过热不利于金融稳定,物价上涨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并可能由负转正。(4)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5)与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相比,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对...
关键词:
金融稳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动态关联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海丽 周远
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效果的关键阈值因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内生金融发展阈值视角下,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影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合成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测度指标。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双阈值,内生金融发展有助于跨越门槛,不同类型的短期国际资本面临的金融发展门槛值不同,均未出现金融发展过度现象。由此提出短期资本账户开放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