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5)
2023(14140)
2022(12097)
2021(11481)
2020(9584)
2019(22179)
2018(21578)
2017(42617)
2016(22712)
2015(25241)
2014(25361)
2013(25152)
2012(22988)
2011(20570)
2010(20567)
2009(19427)
2008(18327)
2007(16344)
2006(14285)
2005(12969)
作者
(65382)
(53863)
(53426)
(50954)
(34404)
(25973)
(24584)
(21037)
(20742)
(19454)
(18648)
(18246)
(17004)
(16942)
(16914)
(16780)
(15977)
(15822)
(15496)
(15412)
(13184)
(13166)
(13080)
(12282)
(12169)
(12111)
(11944)
(11823)
(10958)
(10531)
学科
(85639)
经济(85544)
(66147)
管理(64347)
(54598)
企业(54598)
方法(41580)
数学(36350)
数学方法(35989)
(35273)
银行(35126)
(33482)
(32453)
金融(32452)
中国(29837)
(25899)
(25165)
(21804)
业经(19469)
(18412)
地方(18090)
(17767)
财务(17703)
财务管理(17671)
企业财务(16944)
理论(15771)
(15688)
贸易(15670)
(15233)
农业(14639)
机构
大学(317606)
学院(314512)
管理(127052)
(126890)
经济(123976)
理学(108802)
理学院(107646)
管理学(105889)
管理学院(105316)
研究(103376)
中国(91608)
(67251)
(63011)
科学(61972)
(51321)
财经(50657)
中心(50287)
(50045)
研究所(46638)
(46110)
(45551)
业大(45289)
北京(42821)
农业(39372)
经济学(39302)
(38500)
(38367)
财经大学(38312)
师范(37994)
(37141)
基金
项目(213325)
科学(167596)
基金(156463)
研究(155260)
(135485)
国家(134353)
科学基金(116130)
社会(97891)
社会科(92872)
社会科学(92848)
基金项目(83129)
(81995)
自然(76432)
自然科(74693)
自然科学(74676)
自然科学基金(73337)
教育(70322)
(69194)
资助(65624)
编号(62721)
成果(50613)
(47314)
重点(47091)
(44510)
(44353)
课题(42315)
创新(41526)
科研(41226)
教育部(40949)
大学(40235)
期刊
(134266)
经济(134266)
研究(99623)
中国(59682)
(58203)
金融(58203)
学报(48935)
(47641)
管理(45509)
科学(45231)
(44793)
大学(37126)
学学(35251)
教育(29571)
农业(29005)
财经(25531)
技术(24658)
(21531)
经济研究(21374)
业经(20592)
理论(18756)
实践(17319)
(17319)
问题(16974)
技术经济(14673)
(14615)
图书(14460)
现代(14223)
科技(14163)
(13513)
共检索到47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晓晗  杨朝军  
本文研究了在金融市场存在条件下,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提高虽然能够改善银行流动性,但是,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也同时得到激励。并且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占主导地位时,银行风险承担的增加抵消了流动性改善带来的好处,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上升。因此,我们在发展金融市场,改善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引导银行稳健经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齐鸣  曹甜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53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研究银行融资流动性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以及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对风险的影响,得出结论:短期流动性风险较低的银行风险承担较大,但NSFR监管通常限制银行在资金流动性风险较低时承担更多风险,且NSFR对区域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在改善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可以采取NSFR监管来限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引导银行稳健运营,但同时应当针对不同类型银行采取差异性的流动性监管措施。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孙彬  杨朝军  于静  
市场流动性刻画市场的交易能力,融资流动性反映投资者的融资能力,两种流动性及其相关程度是衡量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控制与防范危机时期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必要准确分析和量化融资流动性与市场流动性的关系。以融资流动性和股票市场流动性为研究对象,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作为研究背景,选择2000年1月3日~2008年4月30日作为样本区间,运用DCC-MVGARCH模型估计融资流动性与股票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并通过t检验对比金融危机前后两者之间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时间走势,以证实两种流动性在危机时期是否存在相互增强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危机爆发前,融资流动性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动态相关性较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少昆  朱晶晶  蒋涛  
利用2011~2015年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数据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融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融资流动性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显著负相关;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融资流动性增加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降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但当融资流动性降低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增加公司债的信用价差。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管理提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少昆  朱晶晶  蒋涛  
利用20112015年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数据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融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融资流动性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显著负相关;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融资流动性增加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降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但当融资流动性降低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增加公司债的信用价差。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管理提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李博韬  
批发融资市场拓宽了银行的投融资渠道,提升了银行流动性管理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波动与风险传染。随着金融市场定价机制与信息披露准则逐渐完善,刚性兑付(较高的偿付优先级)将导致批发投资者降低自身的同业监督动机,增加银行负债的滚动风险;"打破同业刚兑"的政策冲击在短期可能增加批发投资者提前收回资金的动机,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增强批发融资市场的风险承担能力。此外,基于同业存单市场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政策冲击造成银行在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方面呈显著分化趋势,并且地方政府债务因素进一步反映出了银行间流动性分层的线性特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涛  
资产信息和流动性信息都会对价格造成影响,但前者直接改变资产价格,后者则不会。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会从可观测的交易行为中推断交易背后隐藏的私有信息。因此,具有信息优势的交易者拥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可对价格和流动性施加影响。继而,我们从流动性信息的角度区分了资产流动性与融资流动性,并明确了价格发现过程。为满足不确定的流动性需求,交易者必须考虑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选择最优的交易策略以最大化其效用。以此为基础,我们建立了综合市场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的Va R分析框架。最后,我们利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卓睿  李振  
在信用事件“常态化”背景下,密切关注债券市场的风险传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债券违约背景下信用风险与流动性相互传导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信用债违约率与融资流动性风险正相关,与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负相关。广义基金会通过抛售利率债来降低资产流动性,而融资流动性风险在中小银行去杠杆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间存在相互传导的现象,融资流动性风险越高,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越低。第三,2017年严监管时期,表现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向信用风险的传导。第四,信用债的违约率与流动性分层指数正相关。流动性分层不仅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净融资额,扩大了产业债的信用利差,而且在民企和国企的债券市场产生了流动性迁移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蕾  
文章使用2001~2016年72国的非平衡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全球流动性动态对新兴市场国家银行风险承担的溢出作用。结论表明,无论由常规还是非常规货币政策所驱动,全球流动性扩张均会显著提高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各国银行部门受冲击的程度与一系列制度因素相关,新兴市场国家制度质量越低、金融开放程度越高、汇率制度弹性越低,银行部门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越强烈。调节效应的分析显示,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内部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全球流动性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卫星  蒋涛  吴锟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甚至钱荒现象。本文从融资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银行间融资流动性紧张会增加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提高也会进一步增加融资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以及不同期限融资形式下融资非流动性与系统性风险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流动性层面提出相关系统性危机管理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方琦  宋琴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价为样本数据,选取2007—2015年为样本区间,建立GARCH-LaVa R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大型国有银行更易受到市场流动性风险冲击,且银行业的整体风险水平的波动与宏观经济的走势趋同。La-Va R模型的使用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丞  韩旺红  
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管理者乐观在该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银行流动性对与贷款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与资产配置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银行流动性与管理者乐观显著负相关,而管理者乐观又与银行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还显示:银行流动性对贷款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至少有一部分被"管理者乐观渠道"所抵消,而银行流动性对资产配置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至少有一部分是以"管理者乐观渠道"为中介的。这一研究过程与结果,丰富和拓展了银行风险承担与管理者乐观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金融危机形成机理及完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创造了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资结构调控对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提高竞争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融资结构与流动性风险间的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相关性的分析发现,融资结构对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充足率以及资产规模与以流动性比率度量的流动性风险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常伟  胡海青  张道宏  陈宝峰  
本文提出通过度量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大小来判断质押物的流通属性的优劣。将存货的流动性风险纳入到VaR模型中考虑,在假定交易策略的情况下,构造最优变现策略模型,得到L-VaR模型。通过案例分析给出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如何使用该模型并判断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