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8)
- 2023(11990)
- 2022(9573)
- 2021(8724)
- 2020(6897)
- 2019(15272)
- 2018(15194)
- 2017(29094)
- 2016(15745)
- 2015(17577)
- 2014(16966)
- 2013(16488)
- 2012(14727)
- 2011(13464)
- 2010(13711)
- 2009(12944)
- 2008(12551)
- 2007(11582)
- 2006(10580)
- 2005(9652)
- 学科
- 济(67311)
- 经济(67234)
- 农(49980)
- 业(47287)
- 管理(36038)
- 农业(33072)
- 企(25691)
- 企业(25691)
- 业经(21695)
- 方法(20817)
- 中国(20130)
- 数学(17961)
- 数学方法(17764)
- 学(14789)
- 制(14528)
- 地方(13935)
- 发(13700)
- 财(13096)
- 农业经济(12530)
- 贸(11812)
- 贸易(11804)
- 土地(11686)
- 易(11448)
- 发展(11412)
- 展(11393)
- 体(10972)
- 银(10458)
- 银行(10427)
- 融(10379)
- 金融(10378)
- 机构
- 学院(223731)
- 大学(217582)
- 济(92239)
- 经济(90320)
- 管理(81316)
- 研究(81070)
- 理学(69240)
- 理学院(68515)
- 管理学(67178)
- 管理学院(66813)
- 中国(64769)
- 农(62278)
- 科学(49964)
- 农业(47986)
- 京(46902)
- 所(42157)
- 业大(41556)
- 财(39942)
- 中心(38266)
- 研究所(37957)
- 江(35779)
- 财经(31083)
- 农业大学(29873)
- 范(29408)
- 师范(29043)
- 北京(28812)
- 院(28522)
- 经(28268)
- 州(27851)
- 省(27568)
- 基金
- 项目(147557)
- 科学(115612)
- 研究(108870)
- 基金(106031)
- 家(94042)
- 国家(93160)
- 科学基金(78569)
- 社会(69347)
- 社会科(65190)
- 社会科学(65170)
- 省(59205)
- 基金项目(55408)
- 自然(49756)
- 划(49033)
- 自然科(48561)
- 自然科学(48545)
- 教育(48235)
- 自然科学基金(47673)
- 编号(46216)
- 资助(42097)
- 成果(36494)
- 农(34592)
- 发(34125)
- 重点(33419)
- 部(32109)
- 课题(31478)
- 创(30570)
- 国家社会(28891)
- 创新(28569)
- 科研(27888)
- 期刊
- 济(114284)
- 经济(114284)
- 农(67335)
- 研究(64872)
- 中国(53635)
- 农业(45594)
- 学报(39422)
- 科学(37172)
- 大学(30381)
- 学学(28990)
- 财(28783)
- 管理(27621)
- 融(26387)
- 金融(26387)
- 业经(25790)
- 教育(23730)
- 业(21657)
- 技术(18327)
- 经济研究(16350)
- 问题(15868)
- 财经(15347)
- 农业经济(15134)
- 农村(15129)
- 村(15129)
- 版(14211)
- 世界(13461)
- 经(13280)
- 业大(12144)
- 经济问题(11153)
- 资源(10997)
共检索到349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直 曹延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科技化促使农村人口城镇化,反过来人口流动又促进土地市场化流转。土地市场化流转实现了土地集约化、机械化和技术化。新的生产力造成传统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和新的生产关系生成。面对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农业还需要进一步思想解放,需要地方政府自我准确定位,需要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转化,需要发达国家农业资本的引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伟
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和大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方向和保证农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本文是在研究了相关土地理论和我国土地流转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存在的问题,并以明确产权为核心,分别对土地私有化、集体化、国有化条件下农村土地集约化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的现在和未来的路线方向。
关键词:
农地 集约化 路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冬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语境之下,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途径。土地的适度规模整合、农村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的三大条件。文章从对阻碍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困境分析入手,结合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意义探寻满足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条件的法治应然之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集约化 法治进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学成 曾启
一、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土地流转即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不同经济实体(企业或农户)之间的流动和转让。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因而,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学成 曾启
试论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杨学成,曾启土地流转即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不同经济实体(企业或农户)之间的流动和转让。本文论及的范围仅限于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流转问题。除了有特别指出的外,“土地流转”系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一、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选择: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赖昭瑞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轨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以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再造为中心,从土地流转的本质开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目标、原则、方式以及土地流转的管理,从历史与现实、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视角,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俊花 张志红
"农超对接"的短链流通模式能为农产品流通特别是生鲜农产品流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小规模生产终究无法与大流通相匹配,发展集约化流通是解决目前国内"农超对接"障碍最为有效的路径。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廊坊市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实在市场和政策引导下,生鲜农产品流通逐步走向集约化,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发展集约化流通将是生鲜农产品流通最具优势的途径。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流通 农超对接 集约化 廊坊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艳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股份合作、土地银行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浙江温州、山东宁阳、宁夏平罗为代表,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要建立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保障土地处分权和收益权的实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管理;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生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树明
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农村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满涛
土地集约利用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和实行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机制与发现机制,统筹规划城镇布局,走"富农进城"的道路,实现产业错位联动发展,以此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集约利用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春霞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的一种方式,它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事关"三农"发展的大事,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土地流转,能够进一步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解决当前农业生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结合辽宁省阜蒙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用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克服土地流转陷阱建立土地流转长期化改革。虽然河南农民有加速农地流转与重新发包耕地的意愿,但土地流转补偿机制残缺严重制约了农地流转长期化、束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利益补偿视角出发,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滞后的原因,并提出建立现代农业改革的三步:一是建立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机制,减少农民总量;二是启动农地集中发包机制,建立大家庭农场;三是构建地权量化流转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经济利益补偿 综合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强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给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持续动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遭遇的人地矛盾要求农村土地通过有序流转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研究阐述了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农村土地流转的运营操作问题、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制度保障问题等方面揭示了市化背景下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给出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以维护农户合法权益,规范农地流转操作以保障流转有序进行和健全保障体系以支持农地流转战略落实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社会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贵壮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商贸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意义,在对我国1982-2011年城镇与乡村行政区域面积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近年来市场经济深化的角度对城乡融合大潮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进行了着重探讨。分别以公共利益界定、"对公优先"条件下的农村土地产权补偿机制明确以及"非公利益"条件下的农村土地出让市场化交易机制作为切入点,立足我国国情,以期对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期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战略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