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2)
- 2023(15935)
- 2022(13738)
- 2021(12862)
- 2020(10742)
- 2019(24919)
- 2018(24481)
- 2017(47246)
- 2016(25405)
- 2015(28755)
- 2014(28728)
- 2013(28613)
- 2012(26362)
- 2011(23966)
- 2010(23725)
- 2009(22068)
- 2008(21684)
- 2007(19086)
- 2006(16745)
- 2005(15123)
- 学科
- 济(107385)
- 经济(107229)
- 管理(78755)
- 业(72413)
- 企(59902)
- 企业(59902)
- 方法(50436)
- 数学(44421)
- 数学方法(44043)
- 中国(30199)
- 财(29354)
- 农(27720)
- 制(23969)
- 业经(22947)
- 贸(21641)
- 贸易(21626)
- 易(21024)
- 学(20472)
- 地方(18308)
- 银(18103)
- 银行(18062)
- 农业(17977)
- 融(17949)
- 金融(17946)
- 务(17511)
- 财务(17441)
- 财务管理(17404)
- 行(17284)
- 环境(16621)
- 企业财务(16570)
- 机构
- 大学(373220)
- 学院(367739)
- 济(158869)
- 经济(155801)
- 管理(147552)
- 理学(127884)
- 理学院(126493)
- 研究(125495)
- 管理学(124606)
- 管理学院(123932)
- 中国(97077)
- 京(79434)
- 财(74843)
- 科学(72723)
- 所(61790)
- 财经(59904)
- 中心(55959)
- 研究所(55825)
- 经(54649)
- 农(54585)
- 江(51688)
- 业大(51354)
- 北京(50890)
- 经济学(49466)
- 范(46621)
- 师范(46250)
- 院(45271)
- 财经大学(44781)
- 经济学院(44581)
- 农业(42633)
- 基金
- 项目(248045)
- 科学(197133)
- 基金(184267)
- 研究(183126)
- 家(159427)
- 国家(158171)
- 科学基金(136801)
- 社会(119210)
- 社会科(113134)
- 社会科学(113108)
- 基金项目(96894)
- 省(92512)
- 自然(87359)
- 自然科(85350)
- 自然科学(85331)
- 自然科学基金(83848)
- 教育(83551)
- 划(78469)
- 资助(76490)
- 编号(72878)
- 成果(59533)
- 部(56941)
- 重点(54836)
- 发(51749)
- 创(51284)
- 国家社会(50133)
- 教育部(49766)
- 课题(49710)
- 制(48762)
- 人文(48136)
- 期刊
- 济(173252)
- 经济(173252)
- 研究(115419)
- 中国(70300)
- 财(56332)
- 管理(55183)
- 学报(54523)
- 科学(51900)
- 农(49251)
- 大学(42430)
- 学学(39861)
- 教育(36809)
- 融(35834)
- 金融(35834)
- 农业(33863)
- 财经(30371)
- 技术(29767)
- 经济研究(29016)
- 业经(26374)
- 经(25893)
- 问题(22283)
- 贸(19346)
- 理论(18786)
- 技术经济(18072)
- 业(17835)
- 世界(16995)
- 图书(16851)
- 实践(16711)
- 践(16711)
- 商业(16601)
共检索到546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姜磊 柏玲 季民河
目前研究中国能源问题大多集中在能源消费总量上,而常常忽视了人均能源消费量的问题。通过地图显示,可以初步判断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经济因素和能源资源禀赋因素。通过加权最小二乘(WLS)基准模型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禀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与人均能源消费成正比关系;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下的能源价格抑制了人均能源消耗。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结果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沿海能源资源匮乏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的地区的弹性系数较高;在25%-80%分位数段内,第三产业比重的弹性系数基本相同;虽然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博 李清彬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基础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区差异性,中国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存在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显然也表现在了能源消费方面。本文使用1998年-200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考察决定地区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城市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工业化程度、国有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情况,然后运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值分解技术,对中国地区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差距进行分解研究。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固有因素是影响地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接下来依次是城市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工业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磊
如何降低能源强度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课题。中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地加快,而市场化对能源强度的调节机制作用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能源强度空间分布与能源资源禀赋分布十分类似。空间自相关检验揭示了省域能源强度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文通过引入市场化变量作为调节变量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资源越丰沛,能源强度越高"的命题得到了证实;重工业与能源强度成正比关系,技术进步是降低能源强度的有效因素;在市场化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开放明显地改善了能源效率,由于我国能源价格受政府管制,并非真实地反映市场调节行为,因此能源价格未能有效地降低能源强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学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目前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已基本上通过市场进行。但是,资源配置违背价值规律要求导致资源低效配置乃至严重浪费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不同所有制经济或市场主体在市场进入、要素使用、产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李真真 李宪慧
文章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对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会降低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而城镇化率的提升会造成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增加,并且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时空关联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镇化 碳排放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友 谭灵芝
气候变化是21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即使《巴黎协议》获得通过,仍有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承担减排责任。已有减排分配方案也多是临时性的,尚有许多争议。为了能更好地完善后续减排分配方案,很多学者都对国家减排责任的分配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以下缺点:否认发达国家需要承担的历史减排责任或发展中国家对未来的减排责任,因此不能提供更为公平的分配方案。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预测中国到2050年碳排放量,以人均碳排放量为基础,分析中国的碳排放权。
关键词:
人均碳排放权 公平性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国友 谭灵芝
气候变化是21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即使《巴黎协议》获得通过,仍有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承担减排责任。已有减排分配方案也多是临时性的,尚有许多争议。为了能更好地完善后续减排分配方案,很多学者都对国家减排责任的分配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以下缺点:否认发达国家需要承担的历史减排责任或发展中国家对未来的减排责任,因此不能提供更为公平的分配方案。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预测中国到2050年碳排放量,以人均碳排放量为基础,分析中国的碳排放权。
关键词:
人均碳排放权 公平性 中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金培 宋晓霞 陈华友 汪官镇 王珍
为了探讨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运用BP内生结构突变点检验、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模型和基于V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利用我国1985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探讨经济增长、城镇化、技术创新、贸易开放与我国人均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均碳排放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人均碳排放,技术创新与人均碳排放显著负相关,而贸易开放会引起环境恶化。短期来看,贸易开放与人均碳排放显著正相关,而其他变量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均不显著。此外,基于V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所有解释变量均为人均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且经济增长、贸易开放与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菅倩倩
本文利用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使用系统GMM模型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上看,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正相关关系;(2)从区域层面上看,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3)从家庭八大项消费类别来看,人口老龄化主要作用于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影响居民平均消费倾向;(4)收入增长率的增加可以显著减弱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正效应,而人口死亡率降低增加了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正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瑶 刘益 张钰
文章研究了两种重要的治理机制——契约和信任,以及它们交互作用,在不同交易持续时间情境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影响。基于198家制造企业的数据,采用分样本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交易时间较短时,契约和信任分别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契约和信任有互补作用;在交易时间较长时,信任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契约对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契约和信任相互替代。研究结论解释了以往研究对契约和信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交易关系结果存在争论的原因,也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进行治理机制的选择以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
关键词:
契约 信任 交易持续时间 创新绩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白天骄 吴永杰 赵良仕
论文系统测度了中国大陆31省区2000—2014年间的人均灰水足迹,首次将生产要素中最关键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引入到人均灰水足迹的驱动效应研究中,同时耦合了传统的环境效率与技术效率因素。应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综合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人均灰水足迹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来看,技术效率效应的减量作用最大,资本产出效应的减量作用近年有所提高,资本深化效应的增量作用最大。2)技术效率效应、资本产出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都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的环境效率效应和技术效率效应对人均灰水足迹的减量作用较大,其他省区技术效率效应和资本产出效应更有利于人均灰水足迹的降低;资本深化效应在各地都会造成人均灰水足迹的显著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何东
现在有不少论著都把“事后调节”、“滞后性”看作市场经济的缺陷,认为市场机制是在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一定的不平衡状态后才发挥调节作用的,因此调节的结果总是带有“滞后性”。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完全的“事后调节”只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有的调节方式,现代市场经济已将其主要的调节功能延伸到“事”前,即在资产产权的组合和生产要素的流动阶段进行调节,使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的状况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吴姝嫔
文章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使用1985~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老少比"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剔除了物价变化因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重点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变量及影响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老少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正负交错的影响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实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吕兴洋 徐虹 刘宇青
近年来,由于旅游信息可获得性不断提高等因素,旅游者的消费者权力日益增加,并被研究者所关注。本文从旅游者自身的角度探索了其权力行使对满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权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旅游者权益受损经历,而且能显著地提升其对消费经历的控制感和满意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控制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旅游者的消费经验正向调节权力与感知控制及权力与满意之间的关系。本文实证检验了以往消费者权力和增权研究的基础假设,为其理论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且为旅游者提供了法律以外的、维护自身权益和获取消费满意的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颖,张智慧
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顺序取得的一系列数据。大多数的经济时间序列存在惯性,或者说是迟缓性,通过对这种惯性的分析可以由时间序列的当前值和过去值对未来值进行预测。分析时间序列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讨论用伯克斯-詹金斯(Box-Jenkins)模型对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和短期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