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5)
- 2023(10956)
- 2022(9240)
- 2021(8408)
- 2020(6970)
- 2019(15665)
- 2018(15571)
- 2017(30881)
- 2016(16406)
- 2015(18639)
- 2014(18774)
- 2013(19090)
- 2012(18079)
- 2011(16808)
- 2010(17335)
- 2009(16869)
- 2008(16543)
- 2007(15417)
- 2006(14425)
- 2005(13526)
- 学科
- 济(97983)
- 经济(97874)
- 业(54899)
- 管理(47901)
- 农(47788)
- 企(32944)
- 企业(32944)
- 农业(31656)
- 方法(30496)
- 数学(27562)
- 数学方法(27457)
- 中国(24415)
- 业经(23304)
- 制(22522)
- 地方(21834)
- 财(19750)
- 体(16124)
- 银(15775)
- 银行(15766)
- 行(15274)
- 融(15056)
- 金融(15054)
- 贸(14590)
- 贸易(14578)
- 易(14176)
- 发(13791)
- 学(13682)
- 地方经济(12758)
- 环境(12538)
- 策(12302)
- 机构
- 学院(257541)
- 大学(254361)
- 济(129101)
- 经济(126827)
- 管理(97979)
- 研究(90600)
- 理学(82922)
- 理学院(82189)
- 管理学(81285)
- 管理学院(80831)
- 中国(74553)
- 财(60392)
- 农(53301)
- 京(52370)
- 科学(46728)
- 财经(46562)
- 所(45209)
- 经(42028)
- 中心(41691)
- 经济学(41007)
- 农业(40250)
- 江(40138)
- 研究所(39608)
- 业大(37138)
- 经济学院(36689)
- 财经大学(33939)
- 北京(33353)
- 州(30806)
- 院(30712)
- 经济管理(30001)
- 基金
- 项目(153320)
- 科学(121992)
- 研究(118823)
- 基金(113039)
- 家(95556)
- 国家(94671)
- 科学基金(81461)
- 社会(80582)
- 社会科(76186)
- 社会科学(76166)
- 基金项目(59187)
- 省(59004)
- 教育(52104)
- 编号(48556)
- 划(47551)
- 自然(47033)
- 自然科(45858)
- 自然科学(45849)
- 资助(45744)
- 自然科学基金(45050)
- 成果(40032)
- 部(36363)
- 制(35671)
- 发(35354)
- 国家社会(34122)
- 重点(33813)
- 课题(32915)
- 性(31705)
- 教育部(31636)
- 创(31410)
- 期刊
- 济(160716)
- 经济(160716)
- 研究(86817)
- 农(57243)
- 中国(54234)
- 财(45001)
- 农业(38178)
- 管理(36213)
- 融(35591)
- 金融(35591)
- 科学(32773)
- 学报(32348)
- 业经(28564)
- 大学(27142)
- 学学(26150)
- 财经(24969)
- 经济研究(24750)
- 问题(22188)
- 技术(21738)
- 经(21541)
- 教育(18613)
- 业(17317)
- 世界(16626)
- 贸(15775)
- 农村(15467)
- 村(15467)
- 技术经济(15276)
- 经济问题(14961)
- 农业经济(14875)
- 国际(13618)
共检索到415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宁志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表明,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运用和完善,几乎成为一条普遍的规律。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这种体制相联系的市场机制,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运行的总体形式。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端于计划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替代了高度集权的农业集体统一经营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十九大以后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化工程,也是促进新时代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性保障。乡村振兴的首要基础之一是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从农业经济学的角度全面阐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经济学 中央1号文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习波 李育好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为改进农村生产经济模块、促进其经济体系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其对巩固农村生产基础、强化产业科技发展、调整和改进生产产业结构等,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基于当前政策的大力推行和不断深入,本文立足于当前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积累,深度剖析原因,积极改进方案,努力探索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推动国民生活的质量提升,推进乡村经济体的高效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发展机遇 推进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长浩 衣文
随着近年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虽然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发展,但是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经济稳定运行,有关部门还是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制定相应改革计划。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就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合理的方式推动我国乡村经济与农业经济共同发展,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为农业产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帮助。不仅如此,在工作中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素质与专业能力,以保证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方向。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中的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次研究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国际化发展机遇和对策为方向,阐述了现在环境下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力求可以更好地推动在新形势与环境之下,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令明
"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国家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三农"问题所做出的精细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的农业大国,对两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汲取经验进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助力添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日 农业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莎莎
农业信息服务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赋予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内涵。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开始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水平与国家总体信息化发展水平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区块链、空间遥感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农业信息服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信息化管理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月珠
自1985年以来,我们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山东东平县农、牧、渔业,平原县农、牧业;商河县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资源优化进行论证。研究成果1987年初交付实施后,当年已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示了软科学研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软科学在科技扶贫中显威力软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权威性,至今仍未被人们普遍承认,习惯于把软科学视为一种软的不解决问题可有可无的东西。实践证明,将定性定量结合起来,从各方面对大系统及各个相关因素进行周密研究、测算,得出可供选择的最优方案,取得了重大成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曦 郭华平
本文在对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诱导作用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客观分析了我国农业部门市场化的基本状况 ,提出应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监管等多方面进行改进 ,以加快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 ,从而利用市场诱导促进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
关键词:
市场价格 诱导 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政策条件,在此背景下,城市经济圈通过规模化扩张的极化效应、同城化延伸的涓滴效应与市场化发展的辐射效应对农业经济贸易发展产生影响。针对当前农业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都市农业、城乡差异与经贸对接等方面的阻碍问题,需要不断内化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力,强化城乡地区的贸易动力,弱化经济贸易的市场阻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武高寿 崔春梅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其合理界限,在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具有特殊价值判断准则的领域不能引入市场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正云 周杰文 赵月
[目的]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综合评价法、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水平及经济、社会、生态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对比分析。[结果]2007—2017年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逐年提升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发展增幅表现为社会>经济>生态的总体态势;研究期间3个系统的发展始终保持在[0.800,1.000]的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在0.554~0.779波动,由勉强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协调质量总体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方向迈进;各地区3个系统发展的进程并不同步,短板类型总体沿着"社会滞后—经济滞后—生态滞后"的轨迹演变。[结论]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总体趋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的恶化逐渐成为多数省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玉璨
"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是重大政策利好。如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全面振兴,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研究信阳近年来毛尖茶产业发展状况,来探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普适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信阳 毛尖茶 农业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宁满秀 袁祥州 王林萍 邓衡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中央在深度研判中国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基于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的交流成果,系统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与政策方向,总结了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启示与国内实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才能阻止乡村衰落、科学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调,针对如何通过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农业生产以提高食品安全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组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如何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想碰撞与讨论,为中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衰落 城市化 城乡统筹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