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4)
- 2023(8140)
- 2022(7042)
- 2021(6566)
- 2020(5770)
- 2019(13700)
- 2018(13425)
- 2017(27021)
- 2016(14784)
- 2015(17147)
- 2014(17348)
- 2013(17481)
- 2012(16456)
- 2011(14949)
- 2010(14987)
- 2009(14217)
- 2008(14476)
- 2007(13238)
- 2006(11282)
- 2005(10299)
- 学科
- 济(71941)
- 经济(71871)
- 业(45480)
- 管理(44804)
- 方法(40002)
- 企(37819)
- 企业(37819)
- 数学(36766)
- 数学方法(36556)
- 财(20660)
- 农(16492)
- 中国(16326)
- 务(14431)
- 财务(14410)
- 财务管理(14377)
- 企业财务(13840)
- 贸(13673)
- 贸易(13668)
- 制(13629)
- 易(13211)
- 地方(12328)
- 业经(12050)
- 融(12016)
- 金融(12014)
- 学(11766)
- 银(11066)
- 银行(11033)
- 行(10451)
- 农业(10396)
- 和(8962)
- 机构
- 大学(225336)
- 学院(221855)
- 济(99256)
- 经济(97323)
- 管理(87932)
- 理学(75921)
- 理学院(75166)
- 管理学(74109)
- 管理学院(73674)
- 研究(72247)
- 中国(56914)
- 财(47301)
- 京(45491)
- 科学(41278)
- 财经(38456)
- 农(36791)
- 所(36675)
- 经(35111)
- 中心(34308)
- 研究所(32824)
- 江(32695)
- 经济学(32230)
- 业大(31874)
- 经济学院(29519)
- 农业(29286)
- 财经大学(29058)
- 北京(28711)
- 范(26176)
- 师范(25901)
- 州(25494)
- 基金
- 项目(143126)
- 科学(113194)
- 基金(107013)
- 研究(102134)
- 家(92368)
- 国家(91675)
- 科学基金(79209)
- 社会(66383)
- 社会科(63156)
- 社会科学(63134)
- 基金项目(56403)
- 省(53534)
- 自然(51896)
- 自然科(50774)
- 自然科学(50759)
- 自然科学基金(49939)
- 教育(48105)
- 划(45972)
- 资助(45948)
- 编号(40599)
- 部(33793)
- 成果(32917)
- 重点(31901)
- 教育部(29525)
- 发(29350)
- 创(29253)
- 人文(28239)
- 科研(28193)
- 大学(27932)
- 国家社会(27692)
共检索到327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乔
中国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以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为标志,短短数年间已经得到了迅速的成长。然而,现阶段中国的股市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时期。例如,中国股票市场资本总额与国民总产值的比例,1990、1991、1992三年分别为0.07%、0.54%与4.3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比例美国为50%,法国为20%)。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峰 李思成 房振明
本文使用2016年4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的深圳市场订单簿逐笔交易数据动态重构了不同时刻的限价订单簿,构造了与传统深度指标相比更为全面的流动性度量指标,并对其与股价波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度量流动性的供给情况不能仅依赖报价深度,还要综合考虑深层报价上的挂单量在订单簿中的分布,当可视报价上的挂单量较多时并不意味着此时整体流动性供给充足,因此流动性供给匮乏的问题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常有发生。同时,与国外交易限制较弱的订单驱动型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限价订单簿中的报价分布离散程度更大,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流动性供给难以集中于靠近订单簿顶端的报价上,增加了未来由于流动性供给匮乏而产生剧烈波动的可能。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朱孔来 倪杰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成分指数的最新日收益率为研究对象,应用GARCH、TARCH模型理论,进一步分析了日收益率波动的条件异方差性、非对称性,同时比较了两个股票市场的不同波动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亚辉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为研究其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利用沪深3 0 0指数期货合约交易数据,采用GARCH族模型分析了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期货市场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股指期货的引入使得股票市场波动性增强,而且这种波动性的增强是由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而导致的。
关键词:
股指期货 GARCH模型 波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代敏
周内效应研究是分析股票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存在ARCH效应的事实,对上海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周内效应进行检测,研究表明,上海股市存在“星期五效应”,星期五具有明显正的超额收益率。对于这种有别于其他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笔者从市场结构和交易机制等方面给予了解释。
关键词:
股票市场 价格波动 周内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胜 陈金贤
论文采用 1 999— 2 0 0 0两年的深圳股票市场数据 ,通过实施配对样本检验 ,分析了业绩因素、行业因素、流通股规模因素、庄家因素此四因素影响庄家行为结果——股价超额振幅在两水平上的显著性经验分析 ,获得了以大户持仓比例衡量的庄家因素对股价超额振幅有显著影响的直观的经验结论。通过采用随机 2 4析因设计 ,分析了该四因素对股价超额振幅的主效应、交互效应 ,获得了只有庄家因素对股价超额振幅有显著效应的经验证据 ,从而找到了支持深圳股票市场是庄股市场的充分有效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庄股市场 析因设计 股价超额振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苗 谷宇 高铁梅
本文关于短期国际资本对股票市场间波动的传递效应进行研究,首先运用GARCH模型,研究了美国的股票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规律,并量化生成了中美股票市场的波动序列;其次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短期国际资本能否作为一种渠道,将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传递到中国股票市场;最后选取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性指标、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与外汇储备占比指标、中美股市收益率差指标等来构建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TARCH模型,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且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股市具有明显的传递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征 樊治平 郑立辉
1996乍年初以来,上海和深圳股市逐渐成为资金投资的热点。上海证券市场的单日成交量从1996年年初的几亿元发展至1996年年底的几百亿元。股票市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1996年末,由于政策性的因素影响,一些股票的价格出现巨幅震荡。一些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迷茫。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春晖 雷旭辉
文将R/S方法应用于深圳股票市场,通过V统计量发现深圳股票市场的平均循环周期,并计算Hurst指数,认为其股价波动不是随机游走的过程,而是一个有偏的随机过程。股价波动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长期记忆性。说明深圳股票市场不是有效的。
关键词:
股票市场 Hurst指数 有效市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成 杨桂华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ARCH类型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之间的关联性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研究股市的结构和判断股市的走势及风险传递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显示:沪深股市日收益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沪市日收益的历史信息能用来改善对深市未来趋势的预测;沪深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成 张宏伟 赵长城
本文运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与信息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把即期交易量作为信息流的替代指标能够显著降低价格波动的持续性,说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信息流是产生资产回报ARCH效应的根源,这也验证了国际上流行的量价关系的混合分布假说(MDH)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晨宇 王一鸣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文章采用多重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对沪深股市四个主要指数的日波动率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四个主要指数的日波动率时间序列均表现出多重分形特征,且上证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日波动率序列相对于其他两个指数日波动率序列表现出更强的多重分形特征。各指数日波动率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均是自身的长程相关性和波动的厚尾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波动的厚尾分布对原始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的影响比长程相关性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雯,屈文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军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成立以来不同类别政策调整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交易制度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最为明显,大于交易税费调整和重大政策事件产生的异常波动。(2)股票市场波动方向呈现出显著的"政策依赖性",具有明确导向的政策调整可以给市场带来符合预期的异常波动,其中交易税费调整的利好干预大于利空干预,而重大政策事件的利好干预小于利空干预。(3)政策中性调节的影响效应并非中性,涉及交易规则的微观制度调整会造成剧烈的异常波动,而法律体系等宏观制度调整则带来了可控范围的市场上涨。(4)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持续时间较长,但实施当天的异常波动最明显,之后逐步递减。
关键词:
政策干预 股票市场 异常波动 事件研究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