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6)
2023(3026)
2022(2599)
2021(2437)
2020(2012)
2019(4804)
2018(4448)
2017(9256)
2016(4716)
2015(5349)
2014(5388)
2013(5604)
2012(5063)
2011(4552)
2010(4534)
2009(4558)
2008(4694)
2007(4414)
2006(3987)
2005(3929)
作者
(13740)
(11425)
(11304)
(10987)
(7325)
(5457)
(5274)
(4362)
(4209)
(4184)
(3930)
(3839)
(3701)
(3661)
(3604)
(3558)
(3451)
(3309)
(3303)
(3100)
(2804)
(2742)
(2660)
(2611)
(2568)
(2560)
(2548)
(2367)
(2315)
(2257)
学科
(24112)
经济(24091)
(17713)
管理(17305)
(16003)
企业(16003)
方法(12478)
数学(11232)
数学方法(11189)
(8084)
(6401)
财务(6399)
财务管理(6396)
企业财务(6272)
(5894)
(5716)
金融(5715)
中国(5071)
(5069)
银行(5068)
(4869)
市场(4430)
(4430)
贸易(4426)
(4277)
(4129)
业经(3921)
(3419)
关系(3136)
理论(3035)
机构
大学(76451)
学院(73624)
(36114)
经济(35415)
管理(31469)
理学(26649)
理学院(26423)
管理学(26194)
管理学院(26026)
研究(23043)
中国(21287)
(19193)
(15479)
财经(15327)
(13965)
财经大学(11606)
经济学(11555)
中心(11190)
(11012)
(10544)
经济学院(10404)
北京(10205)
(10091)
商学(9934)
金融(9929)
商学院(9846)
科学(9760)
研究所(9334)
(8619)
上海(7901)
基金
项目(42764)
科学(35061)
基金(34124)
研究(31307)
(28622)
国家(28389)
科学基金(25552)
社会(21592)
社会科(20615)
社会科学(20604)
基金项目(17571)
自然(16865)
自然科(16584)
自然科学(16581)
自然科学基金(16323)
资助(15034)
教育(14831)
(13894)
(12243)
编号(11993)
(10858)
教育部(10095)
成果(9826)
人文(9632)
国家社会(9086)
大学(8923)
重点(8803)
(8676)
(8563)
(8463)
期刊
(41250)
经济(41250)
研究(25496)
(16197)
中国(14412)
管理(13782)
(13733)
金融(13733)
财经(9033)
科学(8490)
学报(8227)
(7704)
大学(7073)
经济研究(6820)
学学(6714)
(6088)
国际(6034)
(5868)
技术(5470)
业经(5382)
问题(5294)
教育(4984)
理论(4682)
技术经济(4280)
世界(4189)
商业(4158)
实践(4065)
(4065)
农业(3655)
经济管理(3531)
共检索到120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亦春  李鹏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接近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行为金融学对EMH的诸多质疑在投资主体机构化的市场上就不再成立,市场将实现有效市场假说所描述的理想状态?本文系统分析投资者和投资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羊群行为和有限套利对提高市场信息效率的制约机制和消极影响,并对机构投资者实现市场有效性的三个减弱的假设提出了质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庆丰  陈万铭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简称 EMH)认为投资者在信息处理上具有完全理性,他们能够客观地对市场上的所有信息作出正确反映。任何有关价格的信息披露都会引起投资者的积极交易,以追求超额利润。理性投资者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可以有效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祁斌  黄明  陈卓思  
本文将股票按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低分为不同子集,分别研究惯性和反转现象的发生情况。本文发现,不同投资者群体主导的股票子集表现出来截然不同的特征,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比较低的股票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反转现象,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比较高的股票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惯性现象,两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较低。进一步的研究检验了高机构持股的股票在不同的“持有期”延迟后的收益率表现,排除了高机构持股的股票的惯性现象是由市场炒作产生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个人投资者的反应过度倾向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反应不足倾向可能是上述现象的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国柱  朱怀庆  
风险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风险的本质根源在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理性人假设下的投资者行为 ;然后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前提下用理论模型研究了投资者的行为 ,拓展了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谨乐  
机构投资者能否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一直是管理层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择股偏好与股票波动之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筛选出与机构重仓股"相仿"的未被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从微观层面检验了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偏好财务优良、治理有效的公司,而此类公司的股票往往呈现出更低的波动性。(2)在市场上升阶段,机构投资者提高了股票的波动性;而在市场下降阶段,机构投资者虽然起到了降低股票波动的作用,却未能阻止股价继续下行。(3)机构投资者的买入行为与股票的期内收益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而在滞后期中机构重仓股并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明利  伍旭川  
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现象,即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参与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或投资水平不足;(2)相对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对民营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更显著,即民营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程度越低;(3)相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地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影响更显著,即地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程度越低。通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参与带来企业内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孔岳  范晓涛  
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息对称以及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文章借助于博弈模型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由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存在偏差,投资者仍然只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投资,投资失误总是存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冀宁  盛昭瀚  李心丹  
证券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决策行为特征一直是人们试图揭开的难题,本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展望理论”所揭示的投资者的决策模型及其有限理性的行为特征,接着阐述了行为金融学关于证券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特征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国证券投资者有限理性决策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行为金融学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亮  
本文从分析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入手,探讨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机构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波  
本文通过文本挖掘网络舆情,分析其对股市的公告效应、意见领袖效应、星期效应、交互效应,并从行业维度、市场维度、地域维度扩展讨论市场中投资者有限理性。部分结论如下:(1)网络舆情产生前后,投资者也表现出相对理性;(2)利好舆情应尽量晚公布,利空舆情应早公布;(3)专家产生的舆情更能"坚强"投资者的信心;(4)投资者面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网络舆情,表现出相对理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庆丰  林顺辉  李鹏  
一、问题的提出:机构投资者是否会理性定价2006年我国 A 股市值规模实现了空前的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开放式基金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从微观个体来看,基金资产已成为我国家庭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冠群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思路,也是实践中的主要措施,有经济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具有抑制市场非理性交易的特征。本文从羊群行为研究入手,采取实证方法,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子男  张宗新  沈正阳  
本文在有效市场理论(EMH)基础上,应用方差比检验和多样本对照方法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对比了机构投资者初具规模之前(1998年之前)和形成相当规模之后(2004年之后)的市场有效性,并对机构重仓股、机构轻仓股、非机构持仓股表现出的市场有效性作了横向对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俊美  郝旭光  卢苏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理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健康稳定。本文基于有情境元素的问卷调查,构建包含投资者类别为自变量,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16种常见非理性行为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存在严重的非理性行为;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在偏好逆转、证实性偏差、沉没成本、模糊厌恶、处置效应和损失厌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投资者防范非理性行为提供建议,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葛伟  余振  
本文利用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一般上市公司季度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与特征组合相对超额收益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当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变大时,持有盈余价格比高、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高、账面市值比低、价格高、规模大的股票的当期相对超额收益变大,知情机构投资者是理性的。第二,当机构投资者知情交易变大时,持有股息率低、盈余价格比低、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低、账面市值比低、价格低、规模小的股票的未来相对超额收益变大,知情机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知情机构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由于其更关注当期利益,而忽略长期价值投资,不利于维护股市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