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82)
- 2023(19173)
- 2022(16366)
- 2021(15296)
- 2020(12876)
- 2019(29437)
- 2018(29350)
- 2017(56045)
- 2016(30767)
- 2015(34840)
- 2014(35157)
- 2013(34531)
- 2012(31596)
- 2011(28367)
- 2010(28660)
- 2009(26618)
- 2008(26712)
- 2007(24428)
- 2006(21784)
- 2005(19763)
- 学科
- 济(122790)
- 经济(122603)
- 业(111006)
- 管理(100904)
- 企(91828)
- 企业(91828)
- 方法(51707)
- 农(50626)
- 数学(41339)
- 数学方法(40858)
- 财(38782)
- 业经(36705)
- 农业(33514)
- 中国(32966)
- 制(30014)
- 务(26348)
- 财务(26262)
- 财务管理(26208)
- 企业财务(24830)
- 地方(24081)
- 理论(23569)
- 学(22937)
- 技术(22553)
- 贸(21456)
- 贸易(21438)
- 和(21400)
- 体(21129)
- 易(20764)
- 银(20471)
- 银行(20427)
- 机构
- 学院(439167)
- 大学(434942)
- 济(175156)
- 管理(174969)
- 经济(171101)
- 理学(148842)
- 理学院(147246)
- 管理学(144990)
- 管理学院(144156)
- 研究(141552)
- 中国(113105)
- 京(93735)
- 财(85892)
- 科学(84767)
- 农(78551)
- 所(70728)
- 江(69431)
- 中心(66795)
- 财经(66656)
- 业大(65521)
- 研究所(62986)
- 经(60271)
- 农业(60125)
- 北京(59262)
- 范(56688)
- 师范(56218)
- 州(55769)
- 经济学(51227)
- 院(50779)
- 财经大学(48755)
- 基金
- 项目(284606)
- 科学(224117)
- 研究(214985)
- 基金(204644)
- 家(175668)
- 国家(173998)
- 科学基金(150875)
- 社会(134493)
- 社会科(126979)
- 社会科学(126943)
- 省(112749)
- 基金项目(108694)
- 教育(98457)
- 自然(96409)
- 自然科(94109)
- 自然科学(94088)
- 划(92665)
- 自然科学基金(92424)
- 编号(90834)
- 资助(83176)
- 成果(74275)
- 部(62779)
- 重点(62575)
- 课题(61757)
- 发(60452)
- 创(60395)
- 创新(55853)
- 制(55630)
- 项目编号(54851)
- 国家社会(54305)
- 期刊
- 济(209183)
- 经济(209183)
- 研究(133268)
- 中国(93518)
- 农(76581)
- 财(70632)
- 管理(67262)
- 学报(65006)
- 科学(60883)
- 教育(52315)
- 农业(51338)
- 大学(50853)
- 学学(47408)
- 融(45478)
- 金融(45478)
- 技术(40878)
- 业经(38203)
- 财经(33342)
- 经济研究(29843)
- 经(28559)
- 问题(27544)
- 业(27020)
- 图书(23606)
- 技术经济(22691)
- 版(21801)
- 理论(21730)
- 现代(21177)
- 财会(20176)
- 科技(20103)
- 商业(19607)
共检索到67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凌云
本文重点提出了中新(农业)模式的优势和持续经营的关键,并对其进行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对中新农业计划进行的快速扩张方式,尤其是扩张中面临的障碍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中新模式的价值所在,并提出了进一步探索的建议。
关键词:
中新农业 不完全竞争 市场控制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任永昌 廖祖君
本文对四川蒲江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中新模式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该模式通过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和销售公司在整合政府、企业、农民各利益主体的优势资源、实现农业的产业扩张和规模经营、形成企业与农民的完全利益共同体、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重要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启智 聂静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反映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发现产业综合比较优势由产量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两者决定,并以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竞争力 比较优势指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禤燕庆 王斯烈
四川省蒲江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已经形成多种模式,包括工商资本自建基地、龙头企业带家庭农场的连锁种植、公司联合作社带农户、合作社带动农户等模式。在投入与成本、管理水平与质量控制、收益分配等方面各种模式各有所长。农户、企业、政府对促进产业发展互有诉求。因此,要注重研究不同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发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防止工商资本与农民争利,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重点做好指导和服务,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倩 卜风贤
农民科技培训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以对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948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构建实证检验模型,探讨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是否寻求合作社科技支持、采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行为、培训对增产增收的效果和政府惠农政策对培训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这说明,除了以往学者研究的农户个体特征和家庭资本特征外,农民合作社、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态度和政府惠农政策也是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显著性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谭明交 刘福星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对于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尤为重要,研究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富民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21年湘西州猕猴桃产业1005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门槛回归模型,系统分析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富民效应。结果表明:(1)猕猴桃产业显著增加农户的产业收益。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和调整样本处理后,结论依旧显著。(2)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显示,与没有种植猕猴桃的农户相比,种植猕猴桃农户的产业收益整体平均要高8.95%。(3)猕猴桃产业富民效应存在异质性。农户经营规模达到1.13hm2(17亩)以上时,猕猴桃产业的富民效应更加显著。本文聚焦全国14个连片脱贫地区之一的湘西州特色农业产业,对其富民效应进行评估,提供提档升级策略,丰富了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完善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振兴政策;二是做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平台搭建工作;三是加强和完善规模经营补贴措施。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产业富民 提档升级 乡村振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谭明交 刘福星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对于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尤为重要,研究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富民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21年湘西州猕猴桃产业1005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门槛回归模型,系统分析猕猴桃特色产业的富民效应。结果表明:(1)猕猴桃产业显著增加农户的产业收益。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被解释变量和调整样本处理后,结论依旧显著。(2)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显示,与没有种植猕猴桃的农户相比,种植猕猴桃农户的产业收益整体平均要高8.95%。(3)猕猴桃产业富民效应存在异质性。农户经营规模达到1.13hm2(17亩)以上时,猕猴桃产业的富民效应更加显著。本文聚焦全国14个连片脱贫地区之一的湘西州特色农业产业,对其富民效应进行评估,提供提档升级策略,丰富了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完善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振兴政策;二是做好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平台搭建工作;三是加强和完善规模经营补贴措施。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产业富民 提档升级 乡村振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小彪
新西兰猕猴桃栽培面积为10376hm2,总产量为23.6万t,位居全世界第二位(意大利居首位,年产量为32万t)。世界猕猴桃总产量为120万t,新西兰所占份额达20%。新西兰猕猴桃外销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年出口达19.25万t,总销售值为7.46亿新元,占园艺类产品出口值的31%。新西兰的猕猴桃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永顺
现代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我国的农业基础整体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尽快解决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户生产经营分散、青壮年农民进城后现代农业建设人才短缺以及农地流转无序等深层次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建设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分析了当前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我国资源紧缺、生态破坏、环境退化、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现实国情,提出:⑴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⑵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⑶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以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荣欣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从根本上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的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要实现这种转变,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作用来实现,政府的导向和介入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转变 矛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子敬 尹国胜
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我国钨、稀土等有色金属矿业经济区和果业优势产区。上世纪80年代末原地质矿产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在赣州市开展定点扶贫。20多年来,国土资源部发挥行业优势给予赣州市大力支持,先后实施了1000余个项目,有力地推动了赣州市矿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其中,开展的航空遥感地质综合调查和农业地质调查,为加快赣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靖 刘洁
农业发展中"产业兴旺"的目标实现,需要建立在小农户深度参与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在由传统粮棉生产转向农特产品生产的"新农业"转型中,小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经营主体,以小农户为本位的现代农业发展对公共物品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由地方政府与村社组织承担农业治理的任务,农业治理实践将会影响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与效果。本文基于某"新农业"产业示范村的案例,分析地方政府与村社组织的治理行为对小农户参与"新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并探讨"搭对"、经纪人等村庄社会关系对小农户经营的支持。研究发现,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基于地方政府与村社组织在公共物品提供中的治理实践,为农特产品的规模集聚提供了前提条件,从事同类产品经营的小农户借助村庄社会关系形成了经营的自我组织,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社会联结机制。在农业治理的分析框架下,地方政府、村社组织以及小农户间社会关联成为营造治理体制机制的基础构成要素。有效的农业治理实践,可以推动小农户充分参与规模化、集约化与专业化的农业经营,并分享农业发展收益。因此,建立并完善以回应小农户需求为落脚点的农业治理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必要支持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睿
本文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阐述省级科研单位现代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即选派科技副职模式、农业基地示范模式、院地科技共建模式等六种模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与企业和合作社以及大学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科技推广项目 服务模式 协同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睿
本文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阐述省级科研单位现代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即选派科技副职模式、农业基地示范模式、院地科技共建模式等六种模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与企业和合作社以及大学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科技推广项目 服务模式 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