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4)
2023(16714)
2022(14015)
2021(13047)
2020(10703)
2019(24746)
2018(24057)
2017(45648)
2016(23907)
2015(27078)
2014(26795)
2013(26336)
2012(24204)
2011(22019)
2010(21869)
2009(20183)
2008(19578)
2007(16818)
2006(14652)
2005(13323)
作者
(66456)
(55438)
(55209)
(52200)
(35417)
(26393)
(25210)
(21721)
(21165)
(19618)
(18893)
(18687)
(17496)
(17394)
(17222)
(17045)
(16439)
(15951)
(15893)
(15758)
(13719)
(13394)
(13264)
(12836)
(12436)
(12432)
(12064)
(11795)
(11122)
(10824)
学科
(112201)
经济(112108)
管理(68069)
(66202)
(53227)
企业(53227)
方法(49087)
数学(43369)
数学方法(42802)
中国(33187)
(29983)
贸易(29963)
(29137)
(28523)
地方(24724)
(24539)
业经(23572)
农业(18658)
(18414)
(18130)
金融(18129)
(17843)
(17621)
银行(17610)
(17087)
环境(16534)
技术(15655)
理论(15513)
(15489)
(15324)
机构
学院(341679)
大学(341346)
(155176)
经济(152633)
管理(134178)
研究(118491)
理学(115751)
理学院(114565)
管理学(112603)
管理学院(111974)
中国(92466)
(72057)
(67859)
科学(66608)
(57469)
财经(54402)
中心(54056)
研究所(51879)
(49880)
(49791)
经济学(49001)
(48657)
北京(45822)
业大(45296)
经济学院(44152)
(44140)
师范(43756)
(42960)
财经大学(40662)
(39090)
基金
项目(229071)
科学(183761)
基金(170430)
研究(169875)
(147307)
国家(146132)
科学基金(127195)
社会(112347)
社会科(106887)
社会科学(106864)
基金项目(88255)
(86521)
自然(80096)
自然科(78357)
自然科学(78341)
教育(78195)
自然科学基金(76964)
(73362)
资助(70712)
编号(67223)
成果(53412)
(53359)
(52285)
重点(51377)
(48369)
国家社会(47933)
课题(46078)
教育部(45952)
创新(45233)
人文(44625)
期刊
(167534)
经济(167534)
研究(104506)
中国(66777)
管理(51771)
(50678)
学报(45891)
科学(45873)
(45495)
大学(36759)
教育(34795)
学学(34495)
(34431)
金融(34431)
农业(31881)
技术(31391)
经济研究(29318)
业经(27328)
财经(27203)
(24816)
(23557)
问题(22981)
国际(22257)
世界(18728)
(18099)
统计(17859)
技术经济(17516)
商业(16452)
(16159)
理论(15168)
共检索到517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巩爱凌  
通过扭曲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中国快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由此成为"世界工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然而,这种扭曲性粗放出口并非遵循市场规则的自然健康结果,尽管它摆脱了市场机制的约束,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增长,却远离了公平市场机制下良性发展的长期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扭曲性粗放出口表现出越来越无法持续的不平衡性;与此同时,又在其"内生性"的升级困境与难题中无法自拔。由是,从根本上纠正扭曲可能是实质性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性出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亦友  
经过十几年的外贸体制改革,上海的外贸出口发展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但出口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效果不明显。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其必然性的话,那么,当出口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后,仍然沿用这种增长方式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巩爱凌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却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粗放型出口,由此引致一系列问题:外贸出口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口商品结构表面上有所改善、却并无实质性提升;技术进步在"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徘徊;品牌建设滞后,"中国制造"成为廉价质次商品的代名词。由此,必须改变单一"世界工厂"的尴尬局面,出口向内涵型发展转变;从OEM向ODM、OBM升级;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构建国家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明志  铁瑛  傅川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利用2000-2007年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工资扭曲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GVC背景下工资扭曲促进了我国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其中高GVC地位的企业其工资扭曲对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拓展性的实证研究表明,GVC地位提升可以提升生产率、企业规模、外资占比以及垂直专业化程度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均受到工资扭曲的正向影响,但GVC地位的正向调节作用仅对本土企业有效;低生产率企业的出口更依赖工资扭曲;工资扭曲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明志  铁瑛  傅川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利用2000-2007年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工资扭曲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GVC背景下工资扭曲促进了我国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其中高GVC地位的企业其工资扭曲对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拓展性的实证研究表明,GVC地位提升可以提升生产率、企业规模、外资占比以及垂直专业化程度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口均受到工资扭曲的正向影响,但GVC地位的正向调节作用仅对本土企业有效;低生产率企业的出口更依赖工资扭曲;工资扭曲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的正向促进作用会因为GVC地位的提升而得以强化;出口量较大的企业出口主要通过生产率水平来驱动,工资扭曲的正向促进作用会因为GVC地位的提升而得到强化,而出口量较低的企业出口对工资扭曲的依赖程度较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骏飞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通过匹配2000-2006年全球投入产出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等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说明企业创新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渠道。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位置越低端,从而导致"低端锁定"效应,抑制价值链攀升。同时,随着地区政企寻租关系加深,要素扭曲抑制了地方企业的研发支出,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最终影响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攀升。通过分组研究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更为显著的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朱华丽  
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从外贸增长、发展动力、外贸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1-2010年的数据,采用AHP方法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后外贸增长指标持续增长,发展动力指标波动明显,外贸结构指标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指标具有最强的持续转变趋势。最后提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孟令伟   蔡咏梅  
数字贸易自由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引擎,在推动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利用2006—2022年相关数据,探析数字贸易自由化对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自由化对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可通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促进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异质性结果证实,数字贸易自由化更能促进国有企业、一般贸易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基于此,提出“三措并举”推进数字贸易自由化发展、“双建加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自为战”制定“强优+固基”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助推我国全域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含明  曾淑桂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6年能够反映我国行业层面价值链攀升水平的出口增加值,分别构建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无论采用静态还是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均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抑制企业内研发投入以及企业间资源配置国有偏向两种渠道阻碍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因此,应不断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促进价值链攀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允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从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在此过程中,中国贸易条件的动态变化逐渐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关注。有关的开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爱凌  刘廷瑞  
笔者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1997年~2007年我国外贸出口中隐含碳总量,并采用结构分解法分解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出口隐含碳上升的主导因素,这是由于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却作为"世界工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生产、加工环节;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变对隐含碳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行业的调整是从某些行业价值链的底端跳到另一些行业的底端,而并非价值链上纵向延伸,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特点并未改变;凭借技术引进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降低能耗有作用,但不很明显,且不够稳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啸  陈海波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价值链短,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运用SWOT模型分析我国当前外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为我国当前及未来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玉平  
文章通过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的异同,指出中国外贸型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被动的国际贸易观念,树立更富有主动性、创造性的国际营销观念;通过从产品导向转变为顾客需求导向、从价格导向转变为顾客成本导向、从通路导向转变为顾客便利导向以及从促销导向转变为与顾客沟通导向四个具体的观念转变,从而走出国际经济贸易分工中“微笑曲线”的最低点,使众多外贸出口型企业威为强大国际留易实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桂兰  王晋中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相对过剩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引发的低水平过剩 ,这种过剩更多是一种无效供给 ,它导致了与消费需求之间难以有效地衔接 ,影响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方向 ,违背了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