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1)
2023(12774)
2022(10824)
2021(10144)
2020(8409)
2019(19141)
2018(18756)
2017(37063)
2016(19669)
2015(21700)
2014(21515)
2013(20924)
2012(19052)
2011(16908)
2010(16704)
2009(14952)
2008(14480)
2007(12615)
2006(10781)
2005(9423)
作者
(53767)
(45205)
(44855)
(42661)
(28832)
(21607)
(20364)
(17521)
(17178)
(16153)
(15248)
(15235)
(14312)
(14014)
(13999)
(13926)
(13416)
(13206)
(13025)
(12889)
(10940)
(10932)
(10911)
(10368)
(10242)
(10025)
(9957)
(9552)
(9098)
(8853)
学科
(80367)
经济(80292)
管理(62162)
(61363)
(50643)
企业(50643)
方法(40303)
数学(36485)
数学方法(36024)
(22858)
(22033)
中国(20115)
技术(18112)
业经(16487)
(15527)
贸易(15519)
(15391)
(15143)
(14850)
财务(14801)
财务管理(14779)
农业(14306)
企业财务(14171)
地方(13683)
(13520)
(13291)
银行(13274)
(12924)
金融(12923)
(12687)
机构
学院(274206)
大学(272216)
(120412)
经济(118206)
管理(112719)
理学(97967)
理学院(97096)
管理学(95556)
管理学院(95041)
研究(88056)
中国(67476)
(55521)
(54499)
科学(50576)
财经(44778)
中心(42196)
(42176)
(41861)
(41009)
(39718)
业大(39171)
研究所(38188)
经济学(37653)
经济学院(34121)
财经大学(33718)
北京(33382)
农业(32762)
(32558)
(32330)
师范(32233)
基金
项目(190211)
科学(152807)
基金(141852)
研究(139318)
(123084)
国家(122119)
科学基金(107074)
社会(91116)
社会科(86824)
社会科学(86803)
基金项目(74597)
(73263)
自然(69645)
自然科(68164)
自然科学(68148)
自然科学基金(66949)
教育(64874)
(61796)
资助(58435)
编号(54709)
(43733)
成果(42659)
重点(42360)
(40945)
(40674)
国家社会(38552)
创新(38361)
教育部(38256)
人文(37306)
课题(37099)
期刊
(123708)
经济(123708)
研究(78378)
中国(48011)
(43272)
管理(42208)
学报(38121)
科学(37914)
(36462)
大学(30295)
学学(29009)
(28337)
金融(28337)
技术(27505)
教育(25082)
农业(25032)
财经(22610)
经济研究(20661)
业经(19990)
(19419)
问题(16176)
技术经济(15573)
(13707)
理论(13368)
(13291)
统计(13252)
科技(13060)
(12647)
商业(12078)
现代(11978)
共检索到393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雄锋  彭晓雪  李斌  
本文通过引入非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在能源市场扭曲影响下对能源效率产生的非线性效应的存在性和作用条件,分析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发生作用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这个传导机制的作用将改变传统意义上对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单纯正向促进关系的认识,从全局角度来讲,这种间接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同时,本文根据能源市场扭曲度的波动形态将中国29个省份所处市场扭曲区间的类型划分为发展滞后型、发展波动型、发展成熟型和发展改善型,并对不同扭曲区间的省市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雄锋  彭晓雪  李斌  
本文通过引入非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在能源市场扭曲影响下对能源效率产生的非线性效应的存在性和作用条件,分析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发生作用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这个传导机制的作用将改变传统意义上对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单纯正向促进关系的认识,从全局角度来讲,这种间接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同时,本文根据能源市场扭曲度的波动形态将中国29个省份所处市场扭曲区间的类型划分为发展滞后型、发展波动型、发展成熟型和发展改善型,并对不同扭曲区间的省市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洪宇  
本文以2016-2018年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全局ML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分解,分离出技术进步水平,代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得到要素价格扭曲;其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计算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最后,运用GMM回归模型分析技术进步、价格扭曲及相关控制变量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有起伏,但总趋势表现为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资本存量、农用土地均存在价格扭曲现象,且劳动力价格表现为正向扭曲,资本价格、农用土地表现为负向扭曲,其中农业土地价格扭曲程度最为严重;我国当前农业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而人才流动是最主要的问题;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均是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技术优化、过剩的劳动力、不足的资本存量均是农业环境效率的抑制因素,不足的农业土地面积是农业环境效率的促进因素,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交叉项正向作用农业环境效率,但影响程度较小,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均是提高农业环境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季永宝  桑金琰  
本文在垄断竞争框架下,首次推演出资本和劳动要素市场扭曲影响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进而选取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和劳动要素扭曲抑制了技术进步;进一步检验发现存在资本和劳动要素扭曲促进技术进步的门槛区间;但跨过一定门槛后,要素扭曲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由促进变为抑制。基于此,文章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为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利用2008年我国省级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的技术进步明显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改善能源效率方面,国内R&D投入的贡献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相比,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且基于后者的参数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省域的技术进步在促进能源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空间差异性。最后提出建议:加大国内R&D投入、依赖自主创新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各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五七  
运用全局DEA模型测算中国36个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纯技术效率变化效应和规模效率变化效应,从多个行业异质性视角对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相对价格对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效率增进、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效率增进比技术进步对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促进效应更强,能源相对价格提高显著促进高能耗行业能源强度下降,显著推动传统采矿行业能源强度上升,对劳动密集型的轻工行业能源强度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邵军   刘修岩   倪克金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资本和劳动产出贡献份额的时变特征进行识别和估计,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逐渐由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为捕捉由要素跨区域配置引发的配置效率改善,构建了新的要素配置效率指标,并采用2004—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对要素配置效率、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且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阻滞作用要显著强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的阻滞作用。本文研究为地区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宏伟  卢慧颖  
提高劳动效率是改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99—2020年的数据,采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方法,考察在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下技术进步对劳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劳动效率呈上升态势,沿海经济区的劳动效率明显超过内陆地区。(2)中国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指数逐渐提高,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渐趋加剧,劳动要素市场有效性呈下降态势。(3)技术进步与劳动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技术进步提高时,劳动效率也将提升,技术进步能有效提升劳动效率。政府应重点完善劳动要素市场化机制,实现技术进步对劳动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7—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负面影响;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年均可提高10%的能源效率和减少1.4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损失量占总能源损失的24.9%—33.1%之间。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杰琦  夏南新  梁文光  
文章从中国要素市场"内生化"扭曲的角度切入,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经典框架的基础上,阐释FDI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理,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验证FDI、要素市场扭曲及两者交互作用对能效的影响,最后耦合弹性分析法和反事实检验法,测算与比较FDI对能效的总效应、细分效应及要素市场扭曲引起的FDI能源福利效应的损失,研究发现:FDI能通过节能技术与经济发展渠道改善能源效率,但基于产业结构渠道抑制了能源效率;要素市场扭曲不但减弱了FDI对节能技术的外溢效应,而且加剧了FDI的产业结构效应,从而不利于发挥FDI对能源效率的正面效应; FDI总体上提高了能源效率,原因为其对能效正面的节能技术溢出效应弥补了负面的产业结构效应;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可以显著增加FDI积极的能源福利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鹏  朱进金  
本文建立了要素市场扭曲条件下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将劳动相对份额的变化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采用198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为:研究期间,要素替代弹性一直大于1,表明资本和劳动为总替代关系;由于要素间为替代关系,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从而提高了劳动相对资本的边际产出;整体上,资本价格为负向扭曲,劳动价格为正向扭曲,即资本价格低于其边际产出,而劳动价格高于其边际产出;劳动相对份额的下降由资本深化和价格扭曲共同造成,两者分别使其年均下降2. 16%和2. 04%,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使劳动相对份额年均上升4.17%,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前两种因素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蒋含明  
采用生产函数法,论文详细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267个城市的要素价格扭曲。接下来,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数据,构建泊松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生产效率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按行业、区域分别划分样本以及稳健性检验均表明:(1)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低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高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则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2)地区运输成本和环境管制强度对于不同效率企业选址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其他区域特征解释变量对于选址企业数量的影响均显著,且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在测度地区创新的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基础上,使用最新发展起来的能区分异质性影响并同时消除变量之间内生性的非可加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分位数模型,考察了资本市场扭曲对地区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异质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扭曲对地区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均产生了抑制作用,尤其对转化效率抑制作用更突出;并且负向作用在不同的分位点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低分位点负向作用更为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通过改善资本市场扭曲,进而提升地区创新效率的效应,只在高分位点表现出来。分位点间回归表明异质性的影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