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5)
- 2023(6874)
- 2022(5394)
- 2021(4795)
- 2020(4084)
- 2019(9170)
- 2018(8874)
- 2017(17836)
- 2016(9442)
- 2015(10509)
- 2014(10434)
- 2013(10501)
- 2012(9435)
- 2011(8067)
- 2010(8307)
- 2009(8214)
- 2008(8644)
- 2007(8080)
- 2006(7209)
- 2005(7061)
- 学科
- 业(69279)
- 企(66794)
- 企业(66794)
- 济(51833)
- 经济(51776)
- 管理(49412)
- 业经(24377)
- 方法(22888)
- 财(19955)
- 农(18373)
- 务(17546)
- 财务(17543)
- 财务管理(17537)
- 企业财务(16626)
- 数学(15401)
- 数学方法(15351)
- 技术(14429)
- 农业(13689)
- 策(11953)
- 企业经济(11796)
- 划(11635)
- 制(11333)
- 经营(10782)
- 和(10430)
- 技术管理(9950)
- 中国(9933)
- 理论(9749)
- 体(9587)
- 体制(8824)
- 决策(8511)
- 机构
- 学院(148309)
- 大学(140818)
- 济(71351)
- 经济(70336)
- 管理(66371)
- 理学(56289)
- 理学院(55908)
- 管理学(55503)
- 管理学院(55230)
- 研究(41421)
- 中国(37754)
- 财(34460)
- 京(28485)
- 财经(27422)
- 经(24787)
- 江(23753)
- 农(22597)
- 经济学(21113)
- 商学(20771)
- 商学院(20595)
- 科学(20450)
- 所(20056)
- 财经大学(19964)
- 中心(19306)
- 经济学院(19129)
- 经济管理(18572)
- 业大(18293)
- 州(18288)
- 北京(17778)
- 农业(17655)
- 基金
- 项目(87603)
- 科学(72314)
- 研究(67061)
- 基金(66435)
- 家(55108)
- 国家(54553)
- 科学基金(50487)
- 社会(45954)
- 社会科(43810)
- 社会科学(43798)
- 基金项目(35080)
- 省(34995)
- 自然(31647)
- 自然科(31026)
- 自然科学(31020)
- 自然科学基金(30569)
- 教育(29110)
- 业(27446)
- 划(26901)
- 资助(26880)
- 编号(26263)
- 创(22279)
- 部(19818)
- 创新(19722)
- 制(19372)
- 国家社会(19172)
- 成果(19121)
- 发(18947)
- 重点(18640)
- 人文(18262)
共检索到231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彦伟
本文从建立新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入手,阐述了企业被推向市场的必然发展趋势;并从四个主要方面阐明了工业企业统计改革必须以市场意识为导向,尽快实现由上级提供统计资料为主向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为主的彻底转变。现予刊发,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心赤,于建娜
工业企业统计的出路何在?根本出路在于将工业企业统计建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信息库、智囊库式的综合经济信息中心,拓宽信息源,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信息。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要求企业统计在为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所需统计资料的同时,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包括产品产量、质量、销售、物资、能源、劳动工资、技术设备、财务成本、投资等有关资料,提供国际同行业生产状况、市场行情等资料,并经常开展对经营活动的统计分析、市场预测,要达到这个目的,建立综合性的经济统计信息中心是根本保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绍慎
一、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国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和产品经济的统计模式,在企业内部缺乏动力与活力。概括起来有:一是分散。企业内部的统计业务都分散在职能部门,各自向上级主管的“条条”负责,没有一个综合统计部门管理企业的全部统计工作。只有分散的纵向业务联系,没有横向的统一的组织管理和综合汇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珊
工业企业统计执行的是“报告统计”模式,统计工作主要是为计划和上级服务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工业企业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特别是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工业企业统计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工业企业统计新模式,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从企业改革的实际来看,建立工业企业统计的新模式应遵守下列原则:(1)一定要满足生产经营型工业企业的需要。(2)要实现工业企业统计总体观念的转变。(3)与国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振裕
国外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国家同经济不发达国家,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限于资料,很难介绍得很完善。这里,只是根据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作一综合简介,而不是对国外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进行全面评价。一、从统计报表制度的设计思想来看,国外十分重视统计调查的经济效益。在工业企业对外报送的统计报表的内容上,总的情况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调查项目比较多,调查内容比较细,调查频率比较高;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则相反。经济发达国家,调查内容比较多,经济不发达国家,则比较少。据了解,苏联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共有15种、848项指标。日本的工业普查,即统计年报,共有17个部分、75项指标。非洲的索马里,1974年工业普查表式,共有45项指标、73笔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瑛,王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将由国家行政命令和指令量计划宣传管理的经济单位向着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变。企业的统计工作如何改革以适应这一形势,上级统计部门如何促进企业的统计改革,根据我们在石家庄、邯郸、唐山、长沙、武汉、上海等地的调查研究,初步有以下看法。 一、建立以综合统计部门为中心,与车间(科室),班组纵横联系的统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提供全面的生产经营统计信息。 目前,企业领导十分注意发挥人、财、物、供、产、销的优势,在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销对路产品、降低消耗、综合利用等方面狠挖潜力,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还要了解生产经营的全面情况,特别是产、销、存及资金回收的情况。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维琪
工业企业协调会计、统计、业务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工业企业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一方面,由于构成工业企业核算体系的会计、统计、业务核算在体制、核算范围、方法口径、指标分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忠信
综合统计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全厂各项经济指标的汇总、分析、管理和考核工作,是企业拟订经营方案,制订生产计划和指挥生产的参谋部。一个工厂企业要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不断向前发展,这就要求工厂企业的领导者——厂长(经理)对工厂企业内部各项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林青
工业企业的改革,带动了企业内统计工作的改革。统计工作怎么改?统计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已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关于成立综合统计机构问题在企业内成立综合统计机构,是多数人比较集中的意见,也是企业统计工作者的迫切要求。成立综合统计机构,要配备强有力的人员,企业的一切统计工作统一由它掌握,各专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彦云 车明佳
研究目标:回顾我国企业统计知识图谱演化过程,总结当前企业统计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一步探究互联网时代企业统计的新变革与新体系架构。研究方法:以工业为例,从统计内容、统计手段、统计管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应用五个层次构建互联互通互动的工业互联网企业统计新体系,对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并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知识图谱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统计逐渐弱化面临消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统计提供新机遇,传统统计学向全新统计内容、量化方式、管理形式、作用结构、生态解析的广义统计学迈进。面对新企业统计体系和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统计理论方法要在交叉融合发展中逐步创新。研究创新:从全面量化与分析方法结合的角度构建互联网企业统计新体系,统筹部署交叉学科共同作用下的企业统计发展新路径。研究价值:为广义统计的学科升级和企业统计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
企业统计 工业互联网 广义统计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耀华
工业企业是整个工业系统的细胞。工业企业统计工作是工业各部门统计工作的基础。只有全面完成基层统计工作任务,才能为国民经济统计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保证各级领导机关在制定经济决策时有可靠的依据。工业企业统计人员应做哪些工作呢?1.完善原始记录。工业生产原始记录是技术操作过程和工艺演变的真实记录,是工业统计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必须根据行业的生产特点、技术指标、设备性能、工艺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秋萍
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反映一个企业统计工作的水平。但是,目前一些企业的统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工作做得不够,那么,如何转变这种被动局面呢? 一、要使统计人员明确工业企业统计分析的基本任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桂琴
工业企业收益应是工业企业在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既包括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也包括非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所谓工业企业收益分配,就是这些新创造的价值,即经过调整后的工业净产值加上其他销售利润和营业外收入,在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分享的数额。其他销售利润(主要包括材料销售利润、运输净收入和包装物出租等非工业性劳务的利润)、营业外收入和工业净产值,都是构成企业收益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对其收益进行分配时所应包括的内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彦玲 马力平 陈首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