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9)
- 2023(7677)
- 2022(6019)
- 2021(5387)
- 2020(4591)
- 2019(10199)
- 2018(9819)
- 2017(19671)
- 2016(10411)
- 2015(11529)
- 2014(11453)
- 2013(11394)
- 2012(10353)
- 2011(8914)
- 2010(9189)
- 2009(8711)
- 2008(9006)
- 2007(8487)
- 2006(7396)
- 2005(7162)
- 学科
- 业(70681)
- 企(68124)
- 企业(68124)
- 管理(55208)
- 济(53274)
- 经济(53209)
- 业经(24406)
- 财(22963)
- 方法(22788)
- 农(18778)
- 务(17872)
- 财务(17868)
- 财务管理(17853)
- 企业财务(16913)
- 数学(15574)
- 数学方法(15533)
- 技术(14644)
- 农业(13967)
- 划(12470)
- 策(12204)
- 制(12095)
- 企业经济(11875)
- 和(11389)
- 经营(10972)
- 中国(10484)
- 体(10115)
- 技术管理(10096)
- 理论(9996)
- 体制(9272)
- 决策(8603)
- 机构
- 学院(159078)
- 大学(151546)
- 济(74704)
- 经济(73575)
- 管理(71310)
- 理学(60614)
- 理学院(60187)
- 管理学(59817)
- 管理学院(59509)
- 研究(44204)
- 中国(39573)
- 财(38264)
- 京(30584)
- 财经(29646)
- 经(26889)
- 江(24902)
- 农(23887)
- 经济学(22285)
- 科学(21908)
- 商学(21777)
- 财经大学(21675)
- 商学院(21585)
- 所(21182)
- 中心(20793)
- 经济学院(20167)
- 经济管理(19472)
- 业大(19342)
- 州(19176)
- 北京(19012)
- 农业(18657)
- 基金
- 项目(95668)
- 科学(78634)
- 研究(73622)
- 基金(72466)
- 家(60213)
- 国家(59617)
- 科学基金(54801)
- 社会(49989)
- 社会科(47627)
- 社会科学(47612)
- 基金项目(38256)
- 省(38205)
- 自然(34305)
- 自然科(33603)
- 自然科学(33596)
- 自然科学基金(33102)
- 教育(32098)
- 划(29686)
- 资助(29140)
- 编号(28935)
- 业(28280)
- 创(24045)
- 部(21718)
- 成果(21644)
- 制(21627)
- 创新(21396)
- 国家社会(20796)
- 发(20665)
- 重点(20390)
- 人文(19814)
共检索到24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让让
大量双低企业的存在是导致某些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基于这类企业主要参与者的"成本——收益"简化模型,分析了其"空转"或"不退出"行为发生的经济机理。本文以我国汽车行业"双低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使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1)经营绩效的高低不是导致低效企业空转时间长短的关键要素,即市场竞争对企业退出决策没有实质性影响;(2)在受规制的汽车行业,地方政府保护是"双低企业"长期存在的体制性诱因;(3)进入和退出政策在标准与实施机制上的不对称,延长了企业的空转时间。从企业实际退出或者失败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让让
大量双低企业的存在是导致某些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基于这类企业主要参与者的"成本——收益"简化模型,分析了其"空转"或"不退出"行为发生的经济机理。本文以我国汽车行业"双低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使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1)经营绩效的高低不是导致低效企业空转时间长短的关键要素,即市场竞争对企业退出决策没有实质性影响;(2)在受规制的汽车行业,地方政府保护是"双低企业"长期存在的体制性诱因;(3)进入和退出政策在标准与实施机制上的不对称,延长了企业的空转时间。从企业实际退出或者失败角度进行的Probit检验也部分佐证了经营绩效和产业政策的相关性。本文还分析了汽车行业"特别公示制"这一退出机制的实施困境:进入规制导致了对在位者的过度保护,使得低效企业更易获得政府"父爱主义"保护的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行政性退出壁垒。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产能"问题而言,只有实现低效产能企业的有序退出,才能破除政府直接干预企业微观行为的体制基础,从而使市场在企业退出决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查先进
从信息市场的外部效应、信息作为公共物品、信息市场的非竞争性和垄断性以及不完备信息 4个方面对信息市场失灵作了分析。政府干预在纠正信息市场失灵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表 1。参考文献 18。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开群
我国产业竞争中,出现竞争悖论——产能过剩。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个悖论。长期中,市场竞争机制可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调整过剩产能,同时,市场机制也会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得低集中度的产业集团转向高集中度的产业集团(小集团),小集团容易实现集体行动,进一步调整并化解过剩产能。然而,现实中,政府干预市场,导致市场失灵,使得产业难以优胜劣汰,同时,造成低产业集中度,即大集团无法转向小集团,使得大集团难以实现集体行动,导致产业长期维持产能过剩局面。因此,化解产能过剩,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职能,改革政府相关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亚飞 吴继光
本文针对转型国家(以我国为例)的金融发展与改革的特征,运用金融发展和经济 增长理论以 及公共选择 理论中关于政府作用的最新理论,寻求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依据,并分析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及政府干预的原则。
关键词:
金融 政府 干预 原则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查先进 严亚兰
为防止和纠正信息市场失灵 ,政府应采取多种手段干预市场。但许多时候 ,政府干预的结果也不甚理想 ,即政府失灵。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政府干预机制 ,并将市场手段与政府干预手段结合。参考文献 5。
关键词:
信息市场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研 郭迪 姜坤
基于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检验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基金存在事前的选择效应和事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创新基金的筛选机制由集中到分权决策的变化提供了自然试验的机会,这一外生的筛选机制的变化对创新基金的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创新基金的作用越显著,说明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关键词:
政府研发资助 全要素生产率 激励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跃华 庹国柱 符厚胜
本研究通过对传统农业保险理论的分析,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传统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论以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基础从逻辑上并不严密,指出以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理论引发的市场失灵理论也不严谨。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质上是一种支农政策,与其他支农工具一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农户福利,但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农业保险本身的性质,而在于农业保险与其他支农工具相比所具有的特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凌云 潘端莲 纪德兰
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关系到企业的资产安全和经营质量,直接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本文以2003-2009年期间发生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实际控制人角度出发,考察不同的市场化进程下,各级政府的动机和行为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有显著影响,且这一干预因政府层级和各地的市场化进程而异。因此,在讨论企业对外担保行为的相关问题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影响这一行为的根本性因素,从而寻求应对之道。
关键词:
对外担保 政府干预 政府层级 市场化进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俊霞 金彦海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尽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融资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困难更加凸显。究其原因来说,在这一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因此,单纯靠市场机制自身发挥作用无法化解融资难题,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从政府具体扶持对策来说,特别要强调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政策合力,以及加快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 市场失灵 政府扶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冬艳
企业兼并是企业间产权有偿转让的一种经济现象和法律形式。我国企业兼并过程中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企业兼并行为进行干预 ,才能使企业兼并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而当前我国企业兼并中政府干预行为存在严重不足。
关键词:
企业兼并 政府干预 政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卫星 高洪民
利用2003—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企业集团、政府干预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企业集团降低了非效率投资从而提高了投资效率,并且企业集团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对称性,即对于过度投资样本,企业集团可以降低过度投资程度;对于投资不足样本,企业集团可以减少投资不足程度。其次,政府干预增加了非效率投资从而降低了投资效率,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于过度投资样本。再次,企业集团可以缓解政府干预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卫星 高洪民
利用2003—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企业集团、政府干预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企业集团降低了非效率投资从而提高了投资效率,并且企业集团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对称性,即对于过度投资样本,企业集团可以降低过度投资程度;对于投资不足样本,企业集团可以减少投资不足程度。其次,政府干预增加了非效率投资从而降低了投资效率,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于过度投资样本。再次,企业集团可以缓解政府干预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天荣 焦跃华
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理论动机是克服市场失灵,初始动机是谋求竞争与垄断之间的平衡,普适性动机是实现国家产业政策、维持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在企业并购中,政府的主要行为是构建和完善并购的法律制度环境,依法限制滥用并购手段,借助企业并购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干预跨国并购等。
关键词:
政府行为 企业并购 并购动机 并购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谦 李艳 张忠潮
论政府对林业企业的适度干预张谦,李艳,张忠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改革以被理论和实践证明是搞活国有企业的良策。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从直接管理国有企业向管理国有资产转移。从实物管理向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