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6)
2023(11313)
2022(9521)
2021(9025)
2020(7592)
2019(17716)
2018(17268)
2017(33494)
2016(17391)
2015(19599)
2014(19071)
2013(18702)
2012(17140)
2011(15129)
2010(14894)
2009(13380)
2008(12953)
2007(11050)
2006(9332)
2005(8040)
作者
(46461)
(39277)
(39039)
(36913)
(25177)
(18696)
(17779)
(15165)
(15039)
(13585)
(13481)
(13122)
(12130)
(12114)
(12107)
(11872)
(11499)
(11270)
(11218)
(11137)
(9482)
(9429)
(9229)
(9025)
(8854)
(8734)
(8408)
(8139)
(7767)
(7515)
学科
(79905)
经济(79830)
(51749)
管理(51011)
方法(42430)
(41699)
企业(41699)
数学(39089)
数学方法(38695)
(19889)
(19676)
中国(19125)
(15227)
贸易(15213)
业经(15025)
地方(14861)
(14795)
(14223)
农业(13149)
(12905)
金融(12903)
(12609)
银行(12601)
(12535)
财务(12503)
财务管理(12473)
(11988)
企业财务(11907)
技术(11243)
(10804)
机构
大学(244244)
学院(241094)
(110186)
经济(108445)
管理(101637)
理学(88913)
理学院(88089)
管理学(86806)
管理学院(86357)
研究(76596)
中国(61126)
(49169)
(49163)
科学(41608)
财经(40509)
中心(37946)
(37278)
经济学(35344)
(35239)
(33701)
(33581)
业大(32654)
经济学院(32204)
研究所(31935)
财经大学(30862)
北京(30148)
(28651)
师范(28380)
商学(27868)
(27748)
基金
项目(170821)
科学(137981)
基金(129751)
研究(125376)
(112963)
国家(111787)
科学基金(98214)
社会(83978)
社会科(79977)
社会科学(79953)
基金项目(68345)
自然(63029)
(63013)
自然科(61665)
自然科学(61652)
自然科学基金(60614)
教育(58150)
(53958)
资助(53236)
编号(48937)
(39824)
成果(37958)
重点(37655)
国家社会(36571)
(36214)
(36012)
教育部(35510)
人文(34402)
创新(33878)
科研(33117)
期刊
(109529)
经济(109529)
研究(69403)
中国(42105)
(38167)
管理(37792)
科学(32250)
学报(32119)
(28892)
大学(26453)
(26147)
金融(26147)
学学(25066)
技术(22069)
财经(20747)
教育(20142)
农业(19721)
经济研究(18502)
(17784)
业经(16886)
问题(14937)
(13617)
统计(12909)
技术经济(12535)
理论(12318)
国际(11867)
世界(11833)
(11691)
(11590)
商业(11365)
共检索到348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欣裕  张甜甜  孙浦阳  
跨国生产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其所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市场开放引入跨国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在理论机制上厘清了市场开放通过要素投入渠道推动跨国生产发展。本文利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外商投资企业数据,测算了来自150个国家(地区)在我国近800个国民经济四分位行业的跨国生产规模,结合本文构建的市场开放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上游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了其他国家(地区)在华各行业开展的跨国生产水平。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排除其他改革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欣裕  张甜甜  孙浦阳  
跨国生产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其所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市场开放引入跨国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在理论机制上厘清了市场开放通过要素投入渠道推动跨国生产发展。本文利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外商投资企业数据,测算了来自150个国家(地区)在我国近800个国民经济四分位行业的跨国生产规模,结合本文构建的市场开放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上游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了其他国家(地区)在华各行业开展的跨国生产水平。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排除其他改革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开放能显著促进跨国生产水平的增长,即存在增长效应,并且服务业市场开放的促进作用大于制造业市场开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斌  李秋静  李川川  
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型项目,在新冠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发挥了国际运输新动脉的作用。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利用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跨境铁路运输是否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研究发现:首先,跨境铁路运输显著促进了中国对欧洲、中亚等国的出口贸易,加快了中国向西开放的步伐。其次,机制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了固定贸易成本,通过降低综合运输成本减少了可变贸易成本。再次,拓展分析表明,从班列类型看,相对于中亚班列,中欧班列对价值链产品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强;从出口二元边际看,中欧班列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更强,而中亚班列对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更强。总之,进一步发挥跨境铁路运输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对中国“稳外贸”至关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也琳  王辉龙  
增加值出口率是判断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重要指标,但在产业和双边层面该指标会失效。本文将增加值出口率核算拓展至国家、产业和双边层面,并分析了代表国家在这三层面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不同方式,研究发现:(1)一国出口产业结构显著影响该国增加值出口率,由于经济全球化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增加值出口率持续下降,而发达国家增加值出口率较为稳定。(2)产业增加值出口率可判断不同国家相同产业参与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方式,美、德等发达国家农业处于国家价值链下游直接参与全球价值链,服务业处于国家价值链上游并支持下游制造业、间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志芳  
测算全球39个主要经济体2002-2012年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并在Hausmann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半成品与零部件等细分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影响国家价值链提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化产品内国际分工并不必然导致价值链的升级,东道国的生产技术、物质资本,对外直接投资等因素对全球价值链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本文提出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制度质量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出口品技术含量影响的内在理论机制。使用WIOD数据库基于附加值贸易法计算了各国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以此作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代理变量,并利用166个国家HS1996六位码产品数据测算了各国出口的技术复杂度。最后基于1995-2011年37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质量与出口品技术含量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全球价值链与制度质量的交叉项的系数也显著为正,实证结果全面印证了理论假说;区分时间段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效应有所减弱;区分OECD...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民春  乔刚  
基于2011—2017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制造业就业总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已呈现出"机器换人"现象;同时工业机器人使用减少制造业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龙  陆根尧  
本文在描述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性事实基础上,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特性,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从行业和地区两个层面分别提出理论假说,采用2003—2010年中国地级城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集聚程度与较强的集聚趋势,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我国东北、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从行业层面上看,制造业需求、信息化程度、知识密集度和国有化程度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显著的影响;从地区层面上看,制造业集聚、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和地方保护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同样存在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陈金丹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显著促进服务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2)机制检验结果厘清了服务业OFDI可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提高服务企业生产率;(3)三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服务企业和高管有海外经历的服务企业从OFDI中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溢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服务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以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刚  刘旸  
本文基于1998—2012年我国双边贸易数据和细分行业数据,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进口价格弹性为-0.30,出口价格弹性为0.48,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无论是国别层面还是行业层面,出口价格弹性大于进口价格弹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进口以原材料等资源类商品为主,而出口则以制成品为主;进出口收入弹性大于价格弹性,说明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汇率只是次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孙文杰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能否充分利用开放性的资源迅速提升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竞争水平已成为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本文在Grossman和Helpman技术创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FDI资本综合分析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层面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对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测算。经验研究表明,在控制外资溢出效应的前提下,短期内由于外资企业进入带来的负面竞争效应十分明显;而在长期,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生产率差距的缩小,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会促进内资企业研发生产率的提升。按不同市场竞争程度分组的检验表明,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中,内资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春辉  张银丹  田伟健  
通过全国303个城市创新指数匹配当地市长和市委书记数据,考察了地方领导人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长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特征,当市长任期为4. 4年时,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效应达到最大,但市委书记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籍贯地、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特征分组中,市长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晋升年龄限制假说下,对于晋升受年龄限制的市长组,其任期与城市创新力间关系的拐点值以及拐点右侧负向影响的程度皆高于晋升不受年龄限制的市长组;对于创新水平居中的大多数城市而言,市长任期与城市创新力的倒"U"关系显著成立,但对于创新能力过高或过低的城市,市长任期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青   王偲竹   刘尔卓  
本文使用2005年7月—2022年6月股票市场的交易数据和汇率变动数据,利用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 (DCC-MGARCH)模型,探究汇率风险如何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结果发现:汇率风险因子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的重要因子;汇率风险溢价是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总风险溢价的6.65%,且新兴市场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略高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行业层面,行业内国有公司占比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行业竞争程度和公司规模仅显著影响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宏观层面,对外贸易和货币政策均显著影响汇率风险溢价,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发达国家汇率风险溢价。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汇率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显著上升,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中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程度逐渐凸显。本文的研究对于认识汇率风险溢价的重要性,思考如何防范汇率风险向资本市场蔓延,管理我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文伟  宋光辉  
文章通过结合Sharpe模型的参数构造一个基于风格层面的基金反馈交易检验模型,对我国在2004年之前成立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金普遍采取正反馈交易策略,价值型基金比成长型基金具有明显的正反馈交易特征;在熊市时期,债券型基金的正反馈交易特征最为突出;在牛市时期,成长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反馈交易特征;历史业绩突出的基金更容易在随后时期内采取正反馈交易策略,这种策略在熊市中会恶化业绩,而在牛市中往往会提高其随后的业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亮  曹元  
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现代企业承担的民生社会责任密切相关。反思两者之间的深层关系,我们认为:国家治理的民生重任构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历史背景;企业承担民生社会责任是国家治理社会期待的企业与人民生计的和谐健康关系;国家治理的民生本质嵌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道义;国家治理的民生建设机制内蕴了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