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9)
2023(10209)
2022(8325)
2021(7620)
2020(6299)
2019(14629)
2018(14218)
2017(27432)
2016(14185)
2015(16291)
2014(16106)
2013(16549)
2012(15850)
2011(14781)
2010(14795)
2009(14148)
2008(13720)
2007(12016)
2006(11012)
2005(10297)
作者
(41721)
(35129)
(34865)
(33472)
(22735)
(16673)
(15892)
(13467)
(13451)
(12421)
(12367)
(11786)
(11446)
(11303)
(11286)
(10850)
(10288)
(10232)
(10174)
(9391)
(8952)
(8424)
(8320)
(8045)
(7983)
(7944)
(7496)
(7159)
(7147)
(6686)
学科
(94350)
经济(94283)
管理(41685)
方法(38033)
(37049)
数学(35171)
数学方法(35051)
(27753)
企业(27753)
中国(22990)
地方(19090)
(17871)
(16200)
(16089)
贸易(16076)
(15600)
业经(14660)
(13549)
(13540)
地方经济(13422)
(13341)
金融(13341)
农业(12239)
环境(12124)
(12076)
银行(12070)
(11688)
(10767)
(10569)
(10143)
机构
大学(227103)
学院(222032)
(118553)
经济(116827)
管理(85529)
研究(82998)
理学(72971)
理学院(72237)
管理学(71462)
管理学院(71023)
中国(66847)
(51535)
(47349)
科学(42785)
财经(41872)
(40788)
经济学(40610)
(38445)
中心(36717)
经济学院(36574)
研究所(36554)
财经大学(31416)
(31123)
北京(30779)
(30171)
(29062)
(26339)
师范(26158)
业大(25888)
科学院(25087)
基金
项目(141219)
科学(113583)
基金(108799)
研究(103921)
(93959)
国家(93332)
科学基金(80547)
社会(73365)
社会科(70045)
社会科学(70028)
基金项目(55640)
(48961)
自然(48204)
自然科(47039)
自然科学(47027)
资助(46331)
自然科学基金(46290)
教育(46138)
(41767)
编号(38312)
(34461)
国家社会(33374)
(31582)
成果(31518)
重点(31424)
教育部(30564)
中国(30158)
人文(29020)
(28255)
大学(27390)
期刊
(131035)
经济(131035)
研究(74096)
中国(43021)
(37783)
管理(33117)
学报(29542)
科学(29210)
(26181)
(25924)
金融(25924)
经济研究(23731)
财经(23230)
大学(23080)
学学(21566)
(20167)
农业(17841)
问题(17667)
技术(17662)
(17230)
业经(16448)
国际(15411)
世界(15025)
技术经济(13680)
教育(13525)
统计(13419)
(11402)
经济问题(10859)
理论(10635)
决策(10450)
共检索到348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开放战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促进资本形成,发现扩大开放有利于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带来产出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不同资本效率的分析,证实了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即市场开放促进了高效率资本的形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芳芳  王磊  周亚虹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整合的事实,实证分析了市场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总量生产率分解方法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检验了上述机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该文采用中国各省份之间的交通成本构造市场整合的工具变量,然后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排除扰动项同期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整合有助于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人均GDP增长,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大力破除地方政府的各种市场保护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芳芳  王磊  周亚虹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整合的事实,实证分析了市场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总量生产率分解方法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检验了上述机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该文采用中国各省份之间的交通成本构造市场整合的工具变量,然后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排除扰动项同期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整合有助于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人均GDP增长,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大力破除地方政府的各种市场保护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博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胡慧源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1995~2010年数据,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指标扩展到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三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海燕  
文章通过对我国1998-2003年FDI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效应以及单向因果关系,FDI的增长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由于利用FDI过程中存在外资利用结构引发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以及国内储蓄的低效利用,削弱了FDI对GDP增长的正向效应。从这一结论出发,给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红波,屠新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蕾  
本文以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切入点,同时考虑不同类型的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可能对人力资本有效供给的影响,重点考察教育产出①结构、技术进步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生产性资本和科技经费投入的资源配置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这两类人力资本供给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中国人力资本供给的相对过剩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职业型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难以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了素质型人才的经济产出的影响力,普通高等教育的拓展对中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影响力较弱,无法抵消劳动人力资本供给变化率的负向作用。因此从经济长期增长的角度出发,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国家应该多投入一些资源用于职业教育的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和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对国别间人均产出的巨大差异的解释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国别间技术差距在减少,反而人均产出差距增大。我们发现一国的人均产出水平的影响因素除了技术进步,还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朴  林垚  刘凯  
本文通过构建多部门和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过去20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能够刻画生产率、产品流动性摩擦、劳动力流动摩擦以及投资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将模型应用于30个省级行政区域并进行校准,本文研究了中国从1997—2012年间的经济增长,发现生产率冲击和投资冲击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此外,贸易壁垒冲击和劳动力流动成本冲击也对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对国际贸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省际间贸易壁垒冲击的影响更强。此外,劳动力流动成本冲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伴随时间推移越来越重要。利用本文的模型,我们还在一般均衡视角下分析了广东省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区域传导效应以及北京和上海劳动力流入壁垒上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还发现,对劳动力市场和产品流通进行改革以构建更高层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减少劳动力流动摩擦和产品流动摩擦,能够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敏纳  
文章在测度2005年中国各省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共服务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是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共服务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必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宁  白云飞  
优化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是促进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配置在促进不同粮食产区农业发展绩效方面的差异。提出在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保证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升科技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