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5)
2023(14588)
2022(12729)
2021(12153)
2020(10167)
2019(23348)
2018(23436)
2017(45107)
2016(24487)
2015(27836)
2014(27384)
2013(27164)
2012(25202)
2011(22855)
2010(23132)
2009(21472)
2008(21192)
2007(18949)
2006(16788)
2005(15007)
作者
(71792)
(59394)
(59140)
(55973)
(38110)
(28372)
(26722)
(23030)
(22432)
(21353)
(20426)
(19978)
(18976)
(18687)
(18211)
(18116)
(17573)
(17518)
(17026)
(17016)
(14812)
(14674)
(14286)
(13574)
(13331)
(13325)
(13313)
(13220)
(11993)
(11745)
学科
(94046)
经济(93933)
管理(73230)
(71154)
(59407)
企业(59407)
方法(42452)
数学(36245)
数学方法(35817)
中国(28432)
(26053)
(23799)
业经(21726)
技术(21684)
(21256)
(20073)
(17943)
贸易(17929)
地方(17866)
(17763)
银行(17712)
(17398)
农业(17151)
(17004)
理论(17002)
(16738)
金融(16736)
(15945)
(14540)
财务(14475)
机构
大学(356170)
学院(351856)
管理(139975)
(139252)
经济(136088)
理学(120377)
研究(119089)
理学院(119008)
管理学(117050)
管理学院(116391)
中国(90793)
(77105)
科学(73189)
(66691)
(60341)
(55000)
研究所(54555)
中心(53044)
财经(52924)
(51822)
业大(51159)
北京(49539)
(47938)
(47310)
师范(46894)
(43062)
农业(43044)
(42392)
经济学(41224)
财经大学(39293)
基金
项目(233068)
科学(183289)
研究(172959)
基金(168085)
(146038)
国家(144806)
科学基金(123948)
社会(106986)
社会科(101211)
社会科学(101185)
(90683)
基金项目(89423)
自然(80466)
教育(79251)
自然科(78603)
自然科学(78577)
自然科学基金(77191)
(76851)
编号(70980)
资助(68673)
成果(59191)
(51971)
重点(51711)
(51565)
(49520)
课题(48983)
创新(47838)
项目编号(44177)
教育部(44157)
科研(44095)
期刊
(155808)
经济(155808)
研究(108468)
中国(70559)
学报(54544)
管理(54246)
科学(51459)
(49859)
(48757)
教育(43332)
大学(41302)
学学(38425)
农业(34831)
(34139)
金融(34139)
技术(30656)
财经(25853)
业经(25439)
经济研究(24335)
(21993)
问题(20385)
图书(20071)
科技(19892)
理论(18805)
(18570)
技术经济(17950)
实践(17140)
(17140)
现代(16412)
(16298)
共检索到528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杰  刘海波  张亚峰  
以水下捕捞机器人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市场导向下的科研人员创新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定技术路线时科研人员需整合其他领域的相关技术,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解析时科研人员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判,科研人员对自身的研究领域存在着路径依赖。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提出研究和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引入目标用户评价机制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罗洪路  
知识创新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确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创新的关键耦合域,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创新模式,明晰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创新重点和阶段,该研究为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淑敏  杨小丽  
高校科研人员是高校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力量。在当前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借助扎根理论探究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因素,构建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动力的"能力-动机-情境"模型,包括创新能力、创新需要、创新诱因和创新情境4个主范畴及其对应的16个子范畴。以期为研究如何推动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龙  
农业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打造创新链,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环节。研究总结新时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新挑战,提出强化有组织科研引领,确立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筑基的理念;树立系统推进全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坚持平台交叉融合支撑产业发展的理念;逐步建立制度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行阐释,提出新时代深入推进农业高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成果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模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旭宏   张鹏程   赵书松   刘明伟  
新时代背景下人才成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与核心资源。事实上,组织中很多创新成果来源于员工非正式创新实践而非组织预先规划。因此,员工如何突破约束,实现自主创意到创新成果的实质性跨越,是当前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创新约束的视角,整合创新发展多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中规范的译码程序对三家企业的90名样本进行剖析,构建了非正式创新发展阶段的整体模型。研究发现,非正式创新发展在产生、细化、支持、实践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员工需要识别每个阶段最关键的约束情境,激活突破动机并采取相应策略,才能有效推进创新发展进程。本研究在理论上厘清了非正式创新的概念内涵和轨道边界,揭示了员工自主创意向组织创新成果涌现的过程黑箱,实践层面为激发员工自主创新活力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哲根  杨璐  栾绍娇  
结合接力创新,以2017年教育部62所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DEA—BCC模型,分别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进行评价,并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6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异大;多数高校为非DEA有效,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并不完全匹配,存在低匹配和不匹配情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天柱  侯锡林  马佳  
采取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接力创新特性。在此基础上,从"高校-企业"接力创新这一新视角,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主要包括主动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双向协同机制、信息交互机制、对接辅助机制、价值实现机制与环境优化机制。最后,对加速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云宪,宫志远  
科研单位尤其是农业院所由事业型向企业型改制转企后 ,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经济日趋全球化 ,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要以新的观念立题研究 ,抓住市场机遇 ,多方筹措资金 ,加强经营人才培养 ,创造好的内部、外部环境条件。通过兴办科技实体和改革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来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蓬鹏  李冬梅  姜心禄  赵丹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本文构建了"认知—评价—行为"三层次的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四川农科院、达州农科所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研究表明:对转化政策的了解、科研单位配套政策、项目资金等级、转化平台、转化渠道、科研人员利益分配比例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影响较大。因此,从提高种业科研人员的认知和增强其对成果转化外部环境的评价出发,加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传力度、提供单位配套政策、加大对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搭建与利用、积极拓宽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峰  李垣  
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从"组织文化"观和"行为"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市场导向对创新的影响,认为市场导向有利于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以及改善短期绩效,但是,由于过度关注于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抑制了根本性的创新,从而不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木容  黄如花  
通过对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环境下的信息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科研人员希望图书馆加强文献传递服务、科技动态信息服务、国外学术信息机构及搜索引擎导航服务、在课题开展的各个阶段对不同信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进一步推广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文革  
在经营大病保险过程中,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以"收支平衡、保本微利"为经营定位,切实减轻参保人的医疗负担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保险行业积极应对,以更好地适应新变化、新情况。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保险机构和广东财险行业排头兵的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始终坚持自身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扎根南粤,创新服务,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健康发展中实现了较好的平衡。2014年实现保费收入144亿元,累计承担保险风险责任金额14万亿元,是广东省当年GDP总量(6.8万亿元)的2.1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可  张亚峰  肖冰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从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现有以实践为主的研究难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中科学与市场界域的高效互动关系,利用新的理论视角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势在必行。将边界组织拓展到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构建了作为边界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作为科学与市场间边界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可以充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利用分析框架,对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进行分类案例分析,并提出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创新发展策略。该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与应用,既是理论层面对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研究的拓展,也为实践层面发现与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缺陷,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玉  郑童桐  刘辉  赵醒村  
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概念、范畴的定量分布特征,制定出一个包含91个概念20个范畴及8个主范畴、4个核心范畴的评价模型,并根据三级编码过程中参考点与材料来源的数量分布拟定各主范畴与核心范畴的权重系数,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基于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层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内陆与沿海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差距明显三大特征,本文重点从科技成果转化各类主体的参与和激励机制方面,剖析内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基于完善创新链的视角提出建议。要完善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科技创新基金;加强成果转化激励;完善国资管理体制;提升成果转化平台水平;建设科技创新西部中心和科技创新联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