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8)
2023(6400)
2022(5245)
2021(5029)
2020(4166)
2019(9875)
2018(9327)
2017(18693)
2016(9596)
2015(11271)
2014(10893)
2013(11290)
2012(10615)
2011(9855)
2010(9585)
2009(9095)
2008(8883)
2007(7746)
2006(6681)
2005(6120)
作者
(26447)
(22382)
(22135)
(21155)
(14513)
(10625)
(10100)
(8644)
(8512)
(7888)
(7768)
(7640)
(7156)
(7083)
(6977)
(6931)
(6573)
(6543)
(6491)
(5936)
(5525)
(5373)
(5196)
(5154)
(5008)
(4948)
(4804)
(4442)
(4442)
(4235)
学科
(54638)
经济(54592)
方法(29812)
(29248)
数学(28233)
数学方法(28159)
管理(28019)
(22911)
企业(22911)
中国(15868)
(13616)
贸易(13607)
(13304)
(12710)
(11663)
(11576)
(9413)
金融(9413)
(8652)
银行(8649)
(8638)
(8379)
业经(8207)
体制(7603)
(7538)
(7239)
财务(7228)
农业(7215)
财务管理(7213)
企业财务(6984)
机构
大学(151821)
学院(146824)
(80219)
经济(79314)
管理(59502)
研究(52658)
理学(51696)
理学院(51231)
管理学(50857)
管理学院(50564)
中国(44608)
(35751)
(31265)
财经(29565)
经济学(28034)
(27440)
经济学院(25481)
科学(25140)
(24918)
中心(23553)
财经大学(22531)
研究所(22297)
北京(20474)
(18810)
(18541)
(18522)
商学(17910)
商学院(17764)
(17342)
金融(17101)
基金
项目(94928)
科学(77888)
基金(76128)
研究(70178)
(65250)
国家(64838)
科学基金(56749)
社会(50805)
社会科(48628)
社会科学(48620)
基金项目(38872)
自然(34240)
自然科(33566)
自然科学(33559)
自然科学基金(33086)
资助(32795)
教育(31843)
(30698)
(27250)
编号(24920)
(24636)
国家社会(23428)
中国(22544)
教育部(22331)
重点(20928)
人文(20863)
成果(20217)
(19791)
(19572)
大学(19444)
期刊
(80344)
经济(80344)
研究(49146)
(26564)
中国(25863)
管理(22309)
科学(19318)
(18994)
金融(18994)
学报(18057)
财经(16481)
(15486)
经济研究(15473)
大学(15018)
学学(14198)
(14180)
(13077)
国际(11548)
问题(11355)
世界(10801)
技术(10727)
农业(10495)
业经(10062)
技术经济(8420)
统计(8357)
教育(7987)
理论(7301)
(7095)
商业(7068)
(6904)
共检索到220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辰  钱元辰  
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问题.应用非参数方法和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表明要约收购的定价具有锚定效应,发现历史收益正影响收购后的溢价.此外,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历史收益显著正影响收购的成功率.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揭示了异常收益和异常交易量在公告日达到峰值,并且发现在要约收购中存在可能的信息交易者.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龙振海  
本文以2005年到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要约收购为研究背景,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交易期内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交易期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的价值。该结论表明,在减弱非市场化因素干扰的背景下,受制于本身机制设计的机构投资者并不能显著提升目标公司的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玲  曹军新  
一、要约收购的法律规范10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旨在规范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行为,促进公司收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两年前证监会就开始酝酿《收购办法》,期间征求意见稿的草案曾几易其稿。此次推出的《收购办法》,重点是对上司公司要约收购的规定。我国对要约收购的规定,早在股票市场成立之初就有。1993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春  李善民  
协议收购中的强制要约是一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制度。2002年我国法律借鉴英国的立法精神,对强制要约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又对该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经验数据,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强制要约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强制要约制度实施前后市场对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反应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强制要约的实施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信号,尤其是在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该制度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市场对协议收购产生积极的反应。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强制要约制度的评价和改善提供有益的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贺镜帆  干胜道  
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间的并购为样本,收集了近八年收购公司的经验证据,研究收购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反应。研究内容从两方面进行讨论,一是研究了收购公司股票宣告日前后若干天内的短期股票绩效问题,二是研究了收购公司并购后三年内的长期股票绩效。同时,还研究了进行横向合并的收购公司的股票绩效问题,并对收购公司长期股票绩效与短期股票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向德伟  宋彩霞  罗祥城  
要约收购这种企业并购行为在西方资本市场上比较普遍,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在调整要约收购标准、建立部分要约收购制度、修改要约收购的定价方式、实施反收购和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路  肖土盛  
笔者利用2001—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考察了企业并购行为与并购后高管任职去向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公司高管晋升与并购绩效呈显著负相关,且该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中。这意味着毁损公司价值的并购行为反而为公司高管带来职位晋升,这似乎与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相违背。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高管晋升与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冗员)显著正相关,且在控制政策性负担后,并购绩效对高管晋升的负向影响变得不显著。这表明,公司高管在并购中虽因容纳多余雇员而损害了股东利益,但只要完成政府赋予的政策性负担(解决就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汉文  郑鑫成  
基于应计制核算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可操纵应计和可操纵应计,后者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盈余管理手段。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证明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而言通过操纵应计项目进行了正的盈余管理,而且证券市场对可操纵应计作出了价格反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良海  谢志华  周可跃  
选取2001—201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以61天为窗口期,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变更事件具有信息含量;高管变更事件既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好消息,也可能被市场理解为坏消息,具体取决于市场对高管聘任的态度;变更公告发布前累积超常收益率呈上升态势,随着变更公告的发布,累积超常收益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态势;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正,非国有企业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负;自愿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正,强制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为负;非常规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高于常规高管变更累积超常收益率。上述发现对完善企业高管聘任机制、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瑞  方先明  
针对目前国内在研究证券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定义不清、样本少、影响因素和结果分析不深入等问题,本文对证券监管执法的市场反应研究进行了完善和深化,建立市场反应分析模型,对A股市场2004~2017年1424件监管执法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管执法与公司股票的异常收益率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由于监管执法威慑不足、投资者有限注意力、异质信念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行为等原因,证券监管执法的市场反应有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金鑫  张艳青  谢纪刚  
如何利用公开信息在并购公告发布前识别并购目标是并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1年至2008年股权并购且控制权转移的目标公司为样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共线性诊断和Logistic回归技术筛选变量并建立并购目标预测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市场上的并购目标公司具有高财务杠杆、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差、增长乏力、股权分散且股份流动性强等特点。虽然该模型解释能力较强,但其预测准确率不高,说明在中国市场上预测并购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玲  牛杰  
本文以2007—2008年间发布补充、更正或补充更正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财务重述公告发布前后股票累积超额收益率变化进行实证研究,考察不同特征财务重述引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我国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但影响程度较小;进一步的经验证据表明,更正公告、传递坏消息的重述公告以及因会计问题和监管部门督促引起的重述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且影响程度较大。本文认为,从制度规范、审计责任、证券市场和司法实践等方面强化监管,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增福  黎惠玲  连玉君  
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列报,本文考察了这一改革的市场反应。经验研究表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是否进入损益以及不同列报位置,会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市场对于同时在资本公积和利润表下"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的公允价值变动反应充分,而对于仅列入资本公积的情形则反应不足,对仅计入利润表的情形则会过度反应。本文结论验证了利润表引入综合收益列报的重要性,并为"功能锁定"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青  周伟  
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该制度为在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管理层的约束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春  陈玉罡  
本文以2000-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333起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EVA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中的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购当年的公司价值普遍提升,但并购后上市公司要么价值创造不明显要么毁损了价值,并购价值创造没有持续;随后,利用对EVA指标的分解,对价值创造和价值毁损的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兼并收购中价值创造来源于并购后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经营费用的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